王淼
(南陽市圖書館 河南 南陽 473063)
美國圖書館“讀者決策采購”的興起、特點與發展趨勢分析
王淼
(南陽市圖書館 河南 南陽 473063)
美國圖書館的讀者決策采購(PDA)經歷了初步探索、廣泛實踐和快速發展等演變歷程。其特色包括:通過試驗積累經驗、采選模式異彩紛呈、詳細設置采購參數、嚴格保證圖書質量等,其趨勢體現為與出版商的合作變得緊密、經費的傾斜力度將會加大、績效評估的地位愈加突出、聯盟采購將成為常態機制、讀者個性化采購得以實現等。美國圖書館界PDA的實踐經驗可以為我國圖書館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有益的啟示。
美國;讀者決策采購;讀者驅動采購;圖書館
一直以來,圖書館的館藏補充只有理念、方法、技術都是與時俱進的。只有“圖書館員決策”的采購機制未曾變化。然而,近年來在美國圖書館界逐漸興起,以至西方圖書館界紛紛效仿的“讀者決策采購”(Patron Driven Acquisition,PDA,又稱“用戶驅動采購”)則顛覆了這項傳統,實現了從以圖書館員為中心的“圖書館采購”向以用戶為中心的“讀者采購”的重大跨越。自從胡小菁的《PDA——讀者決策采購》發表之后,國內圖書館界對PDA給予了愈來愈多的關注,研究活動涉及PDA的產生背景、原因、案例、模式、特點、優勢、問題、爭議、策略等方面,但也僅此而已。在我國,尚沒有任何圖書館敢于品嘗PDA的滋味。相比之下,作為PAD的開創者,美國圖書館界對PDA不僅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而且構建了配套的操作程序、技術平臺、制度規范,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值得我國圖書館界學習、思考和借鑒。
1.1 初步探索期(20世紀90年代)
“圖書館決策采購”模式存在的“需求”、“采購”、“閱讀”相互分離的弊端早就被圖書館界認識,為此曾做了諸種努力。比如在美國圖書館界曾試行的“及時制”(just in time)采購模式,就試圖通過分析館際互借數據來明確采購圖書的學科范圍、類型和特定資源。但是,“及時制”無法解決預付款、圖書絕版、斷版等問題。真正意義上的PDA始于巴克尼爾大學圖書館于1990年啟動的基于館際互借申請的直接購買試驗,并被其他圖書館借鑒。美國圖書館界之所以青睞PDA,是因為它們都面對著圖書利用率不高、資產閑置、投資回報率低、圖書館經費緊縮等現實問題,而PDA對解決這些問題有獨到之處。校方對圖書館提出的改革壓力也推動了對PDA的研究與實踐。比如,康奈爾大學要求圖書館“改善資源建設投資”、“評估圖書館服務項目”。實踐證明,PDA提高了圖書采購的針對性、保證了資金投入效益、彌補了館際互借缺陷、促進了館藏建設理念和模式的重大轉變,而不只是流通服務和綱目購書的創新。
1.2 廣泛實踐期(本世紀前10年)
進入新世紀,圖書館面臨著更大的挑戰。2002年,Anderson對普渡大學圖書館的PDA進行了總結,認為與傳統采購方式相比,PDA具有明顯優勢。這篇文章增強了其它圖書館實踐PDA的信心。尤其需要提到的是,現代信息技術為PDA插上了翅膀,Web2.0奠定了PDA的技術基礎。一方面,圖書館深入挖掘讀者需求信息,準確把握個性化閱讀傾向有了可能性。另一方面,技術的標準化、規范化、兼容化,使圖書館和出版商、書商原本獨立的系統實現無縫鏈接,PDA運作效率明顯提高。這一時期,PDA的局限性與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包括:館藏失去系統性和特色、結構失衡;參數難以精確化;讀者權力的無限性造成經費超支;圖書館員的選書能力無從發揮;圖書質量得不到控制;對重點讀者服務的弱化;出版商積極性不高等。
1.3 快速發展期(2011年以來)
2010年,ARCL在《學術圖書館十大趨勢》中把PDA排在首位,認為圖書館藏的增長已經由讀者驅動。2012年,ACRL在同名報告中指出,應將PDA作為圖書館藏可持續發展的一項原則。據2010年Emilie Delquie對全美250家高校圖書館關于PDA的調查結果,“已經采用”、“一年內采用”、“三年內采用”PDA的圖書館數量分別是32、42、90,合計近2/3。2010年以來,除大學圖書館外,一些中小型學術圖書館也加入到PDA的行例,比如威廉瑪麗學院、威爾斯利女子學院等。在美國,PDA已經成為圖書館戰略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標準工作流程的必要環節。PDA思潮還波及國際。目前全世界有約600家圖書館采用了PDA。
2.1 通過試驗積累經驗
PDA是一項新事物,先行試驗,然后推廣是美國圖書館實施PDA的普遍做法。2008年10月,德克薩斯大學達斯分校的尤金·麥克德莫特圖書館在未事先告知讀者的情況下啟動了PDA試驗項目,然后在2009年擴大了PDA的范圍和規模。通過試驗,發現了一些問題。如杜克大學圖書館于2009年啟動PDA項目不久,就由于讀者積極參與,采購欲望強烈,使預算用盡,不得不終止了項目。試驗還表明,沒有書商的支持,不可能有可持續發展的PDA。尋求與書商的合作,是美國圖書館PDA項目的基礎。與杜克大學圖書館、愛荷華大學圖書館、丹佛大學圖書館合作的書商分別是ebrary、YBP、EBL等公司。通過合作,共同探討了PDA程序、規則、技術,以及互惠互利等方面的問題,增進了彼此的了解,夯實共信基礎,擴大與深化了合作內涵,最終實現共贏。
2.2 采選模式異彩紛呈
PDA采購模式較為豐富。對紙質書的PDA,可以歸納為兩種模式,即“館際互借請求生成訂單”(普渡大學圖書館等采用)、“讀者通過檢索OPAC生成訂單”(丹佛大學圖書館等采用)。相對而言,電子書的PDA可供選擇的模式更多,取決于圖書館與書商的合作意向、系統觸發機制和購買的資源類型。比如,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圖書館在與EBL的合作中,所有圖書一次瀏覽5分鐘或者若干頁(10頁以內)免費,超出時間或頁數則提供三種選擇:其一,短期租借24小時,按次付費。費用是電子書價格的10%~15%;其二,中介獲取,瀏覽超過5分鐘后,通過郵件發送請求,由圖書館批準后短期租借或者購買;其三,自動購買,根據讀者提出短期租借的次數觸發購買。另有一些書商向圖書館提供紙質書與電子書結合的PDA采購模式,如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圖書館采用的My Library系統。為了便于合作,許多書商正在征求、研究圖書館提出的建議,開發功能更全面的系統,滿足不同讀者的閱讀需求。
2.3 詳細設置采購參數
讀者是PDA的中心,但缺乏選書的專業知識、技能和經驗,也不知道圖書館的經費預算,更不可能把握圖書館藏書體系的合理結構。所以,如果無限度地開放讀者的權限,將會造成采購失控。因此,圖書館事先需要詳細設置PDA采購參數,即“預設文檔”。比如,俄亥俄州立大學圖書館的預設文檔內容包括:圖書價格不得高于200美元;須為近2年內出版的圖書;優先考慮學術著作;不能通過館際互借得到的圖書;可以購買補充本校教科類圖書體系的教材;除班級或學術研究的目的,不得購買計算機指南、流行文學和小說類圖書;若有例外情況,可根據現實情況處理。參數設定的實質是圖書館對館藏結構的設計和宏觀控制,規定了讀者的權限范圍,只有符合參數要求的圖書,才有可能通過PDA實現采購。
2.4 嚴格保證圖書質量
除了預設出版社、出版時間、圖書價格、作者、學科類型、觸發次數等參數,確保“不超范圍”采書外,美國大學圖書館還著力培養和提高讀者的選書能力。因為,讀者選書能力的差異,對圖書質量有直接的影響。比如,薩母休斯頓州立大學圖書館的學科館員認為,通過PDA購買的圖書只有30%是有必要的。而普渡大學圖書館的研究認為,85%的通過PDA購買的圖書質量都是可以的。美國圖書館還對讀者進行分類,設置不同的權限。比如,教師、博碩士擁有選書優先權,而低年級學生的權限級別相對較低。加強圖書館員對PDA的干預能有效保證圖書質量。一方面,圖書館員對書商提供的目錄事先甄別和篩選。另一方面,安排專人對讀者的請求進行審核,判斷是否符合本館資源建設政策。以信譽、業績、實力、模式、服務等為標準優選、精選書商,也是保障圖書質量的重要方法。
3.1 與出版商的合作變得緊密
出版社處于圖書產業鏈的上游,其與圖書館的合作態度決定著PDA能否順利進行。但是PDA的副作用卻讓出版商對PDA望而卻步。OCA的PDA項目組指出,出版社的消極是PDA的主要絆腳石。其一,PDA將使出版商的打包銷售、捆綁銷售模式不再可行,圖書銷量減少;其二,出版商的資金回籠線拉長,庫存積壓風險增大;與圖書館的談判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經費、人力成本。然而,PDA對出版商并非無利可圖,關鍵是要找到共贏的商業模式。愛荷華大學圖書館PDA項目證實,出版社向圖書館提供的書目越多,圖書銷量就會越大。這些出版社包括牛津大學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等,美國許多大學圖書館都有與出版商擴大合作的計劃和愿望,而Taylor、Emerald、Wiley等出版商也為PDA提供方便條件。
3.2 經費的傾斜力度將會加大
“耗盡圖書館的經費”曾是2008年在美國查爾斯頓召開的PDA專題會議上最有爭議的話題。在PDA試驗早期,許多圖書館都出現了超支和預算花盡,后續采購乏力的問題。但是,隨著一系列管理措施的跟進,這種狀況有了明顯改觀,經費使用效益大幅度提升。于是,一些圖書館加大了對PDA的經費投入。比如,普渡大學圖書館PDA試驗費為總經費的5.5%,后期漲到10%。有的圖書館PDA經費已達全部資源采購費的50%,亞利桑那大學圖書館甚至達到80%。電子書較紙質書PDA經費增加的比例更大。其一,與電子書的利用率高有關。據楊百翰大學圖書館的統計,PDA采購電子書比紙質書便宜26%,而使用次數卻為紙質書的13.75倍甚至更多。其二,與電子書經費絕對值增加有關。據統計,2000~2009年,美國(ARL)中的113所大學圖書館的電子資源經費增漲幅度達到528.66%。
3.3 績效評估的地位愈加突出
美國圖書館有績效評估的傳統,其系統成熟的評估理論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引入到PDA實踐之中。通過對PDA的評估,發現問題,分析癥結,提出措施,不斷改進。比如,美國奧比斯圖書館聯盟利用完善的評價機制對PDA項目效益進行整體評估,包括購買圖書的質量;是否符合圖書館資源發展戰略;采購圖書的流通情況;讀者使用報告;投資回報率等。楊百翰大學圖書館通過記錄成本、使用量、平均使用成本等指標,對各種模式績效進行了定量評估,在認為PDA是性價比較高的采購模式之一的同時,提出對讀者選書能力、資源體系平衡、資金保障等問題的擔憂。績效評估還會收到其他意想不到的成果。普渡大學圖書館就從PDA評價中得出了交叉學科的發展趨勢,為學校學科設置提供了參考。美國許多圖書館對PDA的評估已經實現了科學化、常態化、標準化、規范化、動態化,作用和地位越來越突出。
4.4 聯盟采購將成為常態機制
在美國,基于PDA的圖書館聯盟初現端倪,聯盟模式主要有兩種。其一,總分館聯盟。比如,紐約州立大學有64個學校,其中10所分校圖書館自愿加入了總館發起的PDA合作館藏建設項目,如果聯盟內有館藏,就直接傳遞給需要的讀者。如果沒有館藏,則觸發購買,費用由聯盟共同承擔。其二,區域圖書館聯盟。比如,美國奧比斯圖書館聯盟由跨行業、跨區域的37個圖書館組成,于2011年成立“讀者PDA試點實施小組”,聯盟成員對PDA效果普遍感到滿意。PDA聯盟取得了不少經驗。比如,對于聯盟內的較大規模、實力雄厚的圖書館,以采用收藏為主的館藏模式,而對于較小的、實力弱的圖書館,則存取的館藏模式更可取。圖書館PDA聯盟也遇到了一些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比如,與書商、出版商的合作;讀者培訓;說服OCLC改進WorldCat目錄;聯盟內部的運行機制,等等。
3.5 讀者個性化采購得到實現
PDA針對的是讀者的個人需求,而非大眾需求。從“長尾理論”(The Long Tail)的角度理解,PDA服務的是“小眾市場”,而非“大眾市場”,但是“小卻有力量”,無數小的市場將匯聚成巨大的市場和服務空間,不僅為出版商、書商,而且為圖書館創造更多的發展機會。特別是基于數字出版的“按需印刷”技術的應用和商業模式的形成,將使PDA的個性化特征愈發明顯。比如,美國密歇根大學圖書館、猶他大學馬里奧特圖書館都安裝了Espresso Book Maxhine(EBM)自動印書機,可以在7分鐘內印一本300頁的電子書,完成打印、裝訂、裁邊,并呈現在讀者面前。從圖書館來講,PDA與按需印刷、按需出版的結合,將使圖書館隨時補充原本需要等待批量印刷才能得到的館藏,特別是對短版書、絕版書、斷版書的補充有重要價值。從出版社來講,將會主動發現和挖掘讀者的個性化需求,制定更加多元化的經營戰略,增強市場競爭力。從讀者來講,其個性化需求將得到“即時滿足”,甚至可以自己操控終端,過把“編輯癮”,即便是同種內容的書,也可以只是“自己有而他人無”的全球唯一的一本完全個性化的圖書。
從本質上講,PDA就是“還權于讀者”,是保障讀者權益的重要形式和途徑。我國圖書館同樣存在圖書采購的針對性差、利用率不高,以及經費增加乏力等問題,把PDA引入我國圖書館領域,具有必要性。需要指出的是,我國圖書館與美國圖書館采購圖書的招標政策、結算方式,以及必然涉及的版權法律等都存在著差異。我國圖書館的技術條件、出版社和書商的認知態度與現實能力、讀者的采購素質等也都制約著PDA的應用。但是,美國圖書館的經驗表明,許多問題通過不斷的探索是可以得到解決的。我國圖書館對PDA不能排斥,不能望而卻步,而應積極關注,精心規劃,合理組織,選準突破口,開展實踐。
[1]Perdue,J.etc.Borrow or buy?Cost-effective delivery of monographs[J].Journal of Interlibrary Loan,Document Delivery&Information Supply,1999(4):19-28.
[2]Cornell University Library.Report of the collection development[EB/OL].[2014-12-09].http://staffweb.library.cornell.edu/system/files/Collection UsageTF-Report Final 11-22-10.
[3]Kristine J.anderson Robert S.Freeman etalbuy don't borrow:Bibliographers analysis of academic library collection development through interlibrary loan requests[J]. Collection Management,2002(3):1-10.
[4]ACRL.2012 top ten trends in academic libraries:A review of the trends and issues affecting academic libraries in higher education[J].College&Research Libraries News,2012(6):311-320.
[5]Dlenares.Patron Driven Acquisition-Librarian Survey.[EB/OL].[2014-12-13].http://www.libraries.wright.ed.
[6]劉華.以讀者為主導的文獻資源建設[J].圖書情報工作,2012(5):89-93.
[7]蔡屏.PDA認識誤區之解析與建議[J].圖書情報工作,2013(16):65-70.
[8]Deboral L.Give the people what they want[EB/OL].[2014-12-09].http://www.pegplus.com/pdfs/pdasurvey.Pdf.
[9]Hadro J.patron-driven ebook model simmers as ebrary joins ranks[EB/OL].[2014-12-23].http://www.libraryjo urnal.com/lj/communityacdemiclibraries/887246-419/patr on-driven-ebook-model-simmers-ashtml.Csp.
[10]MacicakS,SchellLE.Patron-Driven,Librarin-Approved:Apayper-viewModel for E-books[J].Serials:“The Journal for the Serials Community,2009(3):31-38.
[11]Hodges D,Preston C,Hamilton M J.patron-initiated collection development:Progress of a parading[J].Collection Management,2010(3):208-221.
[12]Kristine J.Anderson,Robet S.freeman et.al.Liberal Arts Books on Demand:A Decade of Patron-Driven Collection Development,Part1[J].Collection Management,2010(3):125-141.
[13]Walters W H.patron-driven acquisition and the educational mission of the academic library[J].Library Resou arces&Technical Services,2012(3):199-213.
[14]Doyle G,Tucker C.Patron-Driven Acquisition-Working Collaborativelyina Consortial Environment:An Interview with Greg Doyle[J].Collaborative Librarianship,2011(3):212-216.
[15]老玩童.讀者服務新思考之一[EB/OL].[2014-12-09]. http://oldlibrarian.blogspot.com/2011/08/blog-post.html.
[16]Rebecca Schroeder.When patrons call the shots:patrondriven acquisition at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J]. Collection Building,2012(1):11-14.
[17]彭陶,孫慧明.近十年美國ARL大學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探析[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2(6):62-65.
[18]Wiley L,Clarage E.building on Success:Evolving Local and Consortium Purchase-on-Demand[J].Inter lnterlending&Document Supply,2012(2):105-110.
[19]Schroeder R.when patrons call the shots:Patrondriven acquisition at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J].Collection Building,2012(1):11-14.
[20]胡芳.國外圖書館基于PDA的合作館藏建設典型案例及啟示[J].情報資料工作,2013(1):98-101.
[21]曾小英.圖書館按需打印的實踐與未來[J].圖書館建設,2012(1):29-32.
Analysis of“Reader Purchasing Decision”in America
PDA expierenced preliminary exploration,wide rangepracticeand rapid development.The PDA made closer cooperation between libraries and publishers.American libraries'expierences may be useful for the same work in China.
American;readers drive purchase decisions;procurement;library
G253.1;259.712
A
10.11968/tsygb.1003-6938.2015035
王淼(1977-),女,南陽市圖書館館員。
2015-03-04;責任編輯:劉全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