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燕青 趙俊玲 許鑫
(1.華東師范大學商學院信息學系 上海 201100)
(2.河北大學管理學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美國圖情院校“兒童及青少年服務”課程調研及啟示
江燕青趙俊玲許鑫
(1.華東師范大學商學院信息學系 上海 201100)
(2.河北大學管理學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圖書館員人才儲備離不開高校對圖書館學子的培養,而圖書館學子的培養則有賴于圖情院校健全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豐富的課程設置。基于此,文章采用網絡調查法對美國圖情院校“兒童及青少年服務”課程進行實證調查,從教學角度對課程設置情況和教學內容進行歸納和分析,從授課內容和學生任務兩方面分析并總結其在課程設置上的若干特點。
兒童及青少年服務;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圖情院校;課程設置
兒童及青少年服務(Services for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是圖書館讀者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圖書館開展面向兒童及青少年的服務有著重要意義。1994年《公共圖書館宣言》中早已提出圖書館面向兒童和青少年的平等服務條款:“每一個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權利,而不受年齡、種族、性別、宗教信仰、國籍、語言或社會地位的限制。”其中,“不受年齡限制”居于第一位,可見圖書館開展面向兒童和青少年的讀者服務早在上個世紀已形成共識。美國圖書館學者艾倫·布什曾做過一份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在美國圖書館學專業的學生中,每10個人中大約有3個人在學習兒童圖書館學課程。美國許多圖書館在招募兒童及青少年服務館員時,都要求應聘者要從專業的圖情院校畢業,另外,對于需要開展兒童閱讀指導服務的青少年兒童館員還需要具有圖書館學和兒童教育學的教育背景。一名好的圖書館員能夠幫助兒童及青少年獲得其終生學習的能力,提高兒童及青少年的信息素養,使他們能利用這些信息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不同階段的孩子具有每個階段的特點和服務需求,兒童及青少年服務并非只是面向兒童和青少年開展的圖書館服務。根據服務對象的不同,可以把兒童及青少年服務進一步分為普通兒童及青少年服務、特殊兒童服務、家長服務、教師服務四類服務人群,其中普通兒童及青少年服務又可以再細分成學前兒童服務、學齡兒童服務、青少年服務三部分。青少年兒童館員需要經過學校長期、有體系的專業培養才能達到圖書館服務的目標,更好地為兒童及青少年服務。自1921年第一家兒童圖書館在湖南成立起,我國圖書館面向兒童及青少年開展的圖書館服務已經走過了九十多年的歷史。雖然我國公共圖書館已逐漸意識到兒童及青少年服務的重要性,并開展了一些針對兒童及青少年的服務活動和調查研討,但青少年兒童館員的人才缺口仍然較大。由于尚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青少年兒童圖書館員專業培養系統,缺乏高素質的專業圖書館人員成為了我國圖書館兒童及青少年服務與國外存在較大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只有受過專業訓練的館員才能更加充分地理解兒童及青少年的需求,幫助兒童及青少年健康快樂地成長。但令人遺憾的是,通過對我國圖情院校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查后發現,迄今為止我國還沒有一所高校明確把兒童及青少年服務作為單獨課程納入到圖情專業的人才培養教學體系中去。
面對國內目前“兒童及青少年服務”課程教育空白的尷尬情況,在當下加快開設“兒童及青少年服務”的相關課程顯得尤為必要,而對此類課程的研究對青少年兒童館員的人才培養和提高公共圖書館面向兒童及青少年用戶服務的水平都有極大的意義。因此,本文調研了美國培養圖書館學專業人才教育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希望從青少年兒童館員人才培養的層面上對我國兒童及青少年服務的發展提供一些參考。
國外已有不少關于“兒童及青少年服務”課程內容上的調查,此外還有學者提出了對青少年兒童館員人才培養的建議和評價模型。如,Winston和Fisher研究美國高校圖情教育課程后發現只有少數課程與館員管理和領導力相關,提出應在圖情教育中增加館員領導力的課程,以幫助青少年館員在信息服務中更好地發揮作用;Downey和Davidson調查了漫畫書和繪畫小說在美國圖情院校“文學和資料”主題課程上的教學利用情況;Yilmaz介紹了兒童圖書館員評價的新模型——OWA(有序加權平均)的方法,利用OWA來評選最佳兒童圖書館館員;Walter首先提出了一名令人滿意的圖書館員應具有的特征,認為現在青少年兒童館員的培養方式和授課課程上存在一些不足。Hamada等通過調查在普通圖書館員核心技能的基礎上提出了數字時代青少年兒童館員必備的三大層次的9項技能,第一層次個人技能主要指青少年兒童館員的基本素養,包括創造性、適應性、自我激勵;第二層次技能指的是青少年兒童館員的職業技能,包括溝通和領導能力、自我學習和專業發展、技術視野;第三層次技能指青少年兒童館員對學科的掌握,包括用戶需求的知識、技術素養以及對電子資源和館藏發展的意識。
隨著我國高校圖情教育改革的推進,當下對國內外圖情院校課程教育的關注越來越多。關于我國圖情院校課程教育改革的研究雖有不少,但多數集中在對信息計量學、文獻檢索、信息素養教育或調整人才培養方案上的研究,具體到從教育角度對兒童及青少年服務進行的研究則略顯缺乏,李晗、華薇娜從課程設置特點和師資力量兩方面對美國高校“兒童及青少年服務”課程進行了分析。周世江介紹了來自挪威、美國、日本的兒童圖書館員教育的基本情況,并舉例談了美國華盛頓大學兒童圖書館員研究生教育課程安排的情況。在筆者前期的國內文獻調研中發現幾乎所有關于“圖書館兒童及青少年服務”的文獻中都提到了目前圖書館兒童及青少年服務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青少年兒童館員人才隊伍建設不足。而且,僅就圖書館目前有限的青少年兒童圖書館員從業人員來看,其中多數不具有圖書館學或兒童學科相關專業背景,多數人員缺乏對兒童及青少年服務的系統認知,而且極少有機會參加圖書館兒童及青少年服務的相關培訓。
以上各文主要涉及青少年兒童圖書館員的教育和培養問題,但對課程安排的具體情況、課程內容和學生的學習任務等方面沒有過多的展開。兒童及青少年服務有其自身的特性,不能一味按照老一套的讀者服務模式走。公共圖書館和專門的兒童圖書館的工作人員除了需要掌握圖書館專業知識以外,還需要了解教育學、兒童心理學相關方面的知識,才能更好地了解兒童及青少年用戶的需求。為適應社會對青少年兒童館員專業人才的需要,提高圖書館的兒童及青少年服務質量,除了公共圖書館或少年兒童圖書館應加快提高自身服務水平外,圖情院校也應努力探索出培養優秀青少年兒童服務館員的教學方案,培養和發展一批具有專業背景的圖書館員才能保證圖書館兒童及青少年服務的最優質量。
3.1 院校選擇與數據獲取
美國圖書館面向兒童及青少年開展的用戶服務最早可追溯到1803年,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其培養專業的青少年兒童館員人才的方法和機制較為健全。本文主要采用網絡調查法對美國圖情院校“兒童及青少年服務”課程進行實證調查,從教學角度了解美國圖情院校關于兒童及青少年服務的課程設置情況,并結合歸納法、個案分析法從課程設置情況和教學內容進行歸納和分析,以期挖掘各圖情院校間“兒童及青少年服務”課程設置的特點。
為使研究具有代表性,本文根據《美國新聞和世界報導》(U.S NEWS&WORLD REPORT)發布的USNEWS 2013大學排名,選取“兒童及青少年服務”(Services for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專業排名前10的學校作為調查訪問對象,逐一進入這些院校的教學網站,了解這些院校關于“兒童及青少年服務”的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情況(見表1)。可以發現每所院校都結合自己的研究特色,在“兒童及青少年服務”這一主題課程上不盡相同地開設了數門課程。其中,以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占絕對多數。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圖書情報學院不僅連續多年蟬聯美國圖書情報專業第一,而且在“兒童及青少年服務”研究上的實力也最強。長期以來,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在圖書情報領域即以課程數量豐富、學生選課自由著稱,調查顯示該校開設的“兒童及青少年服務”課程達26門之多也可以印證這一點。當然這些豐富的課程與美國圖情院校雄厚的師資力量是分不開的。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兒童及青少年服務”課程在國外圖情領域十分受重視,在美國圖情高校已擁有相當數量的研究人員和師生。

表1 美國圖情院校“兒童及青少年服務”課程的開設情況
3.2 課程設置概況
調查發現,“兒童及青少年服務”的課程設置情況與圖情學科建設水平密切相關,開設“兒童及青少年服務”課程的學院除了西蒙斯學院和肯特州立大學外,其它8所學校均為iSchools聯盟院校成員。iSchools聯盟院校是以美國圖書情報院校為首,致力于對信息、技術和人三者關系的調查研究,倡導加強對信息用戶和圖書館服務的認識和理解。iSchools聯盟院校可看作全世界范圍內圖情領域研究和圖情教育的頂尖院校,從這些院校對“兒童及青少年服務”課程的開設情況可以看出,在美國,“兒童及青少年服務”研究已經形成了一個專門的研究方向,并且有較廣闊的研究前景。
根據院校課程內容、課程名稱、研究方向和培養目標的不同,筆者把美國圖情院校關于“兒童及青少年服務”的課程分為四部分:①側重文學和文學讀物的課程;②側重資源和資料的課程;③側重技術和媒體的課程;④側重兒童及青少年服務項目的課程(見表2)。經統計,在“兒童及青少年服務”的相關課程中,國外圖情院校最關注的是兒童及青少年的閱讀和文學讀物的選擇,該課程數量最多;其次為評價和指導兒童及青少年利用資源和資料的課程;“技術和媒體”課程、“兒童及青少年服務服務項目”的課程數量則相對較少。

表2 不同課程主題的開設情況
3.3 教學內容分析
3.3.1 “文學和文學讀物”主題課程
“文學和文學讀物”主題課程是美國圖情院校“兒童及青少年服務”課程最為重要的內容,在“文學和文學讀物”主題課程上,這些院校的授課內容大同小異,主要包括:①介紹主要的兒童文學作家、插畫家和他們各自的代表作品。②了解兒童文學的發展歷史及不同類型的讀物,如字母書、詩歌、童話故事、探險書等啟蒙讀物的特點和發展歷程。③針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兒童及青少年的信息需求進行深入分析,挖掘適合他們的兒童讀物,設計一套符合兒童及青少年閱讀需求的圖書館服務方案。
為了加強學生對課程的學習和進一步理解,美國圖情院校布置了豐富多樣的學生任務。“文學和文學讀物”主題課程布置給學生的任務有:①選擇青少年當前關心的一個文學話題,描述這個話題的產生原因、當前現狀和未來趨勢。②課堂演講,讓學生們在十分鐘內完成對一位兒童作家或插畫家的介紹,包括主要作品、作品的風格和對兒童文學的貢獻這三方面。③閱讀若干書籍,完成筆記記錄,包括流派、背景、插畫、時間、簡單情節、人物性格、主題、風格等其它特性。④撰寫兩位凱迪克圖書獎獲得者的人物傳記,看看他們對于目前工作和兒童文學發展的看法,以及他們是如何適應圖畫書出版的歷史潮流趨勢的,賞析作品中常用的藝術元素和作品風格。⑤比較哈利波特小說和雷蒙斯尼奇小說的區別。
3.3.2 “資源和資料”主題課程
在“資源和資料”主題課程上,將幫助學生掌握:①幫助兒童及青少年選擇適合他們學習發展的資源和資料,包括紙質形式的文獻和電子資源。②了解兒童及青少年選擇資源和資料的方式,以及他們對資源和資料的評價標準。③比較和評價各類圖書獎、圖書閱讀節上的獲獎作品。
“資源和資料”主題課程的學生任務包括:①創建一個青少年兒童館員“知識包”。“知識包”指的是包含印刷型、電子型、人文知識等常用資源的知識儲備包。②寫一本書的書評。選擇一本喜歡的讀物,為它寫一篇書評(150~200字),并為該書寫一句注解(類似推薦語)。③比較同一人物的兩本傳記的區別。④完成書話會(Booktalk)閱讀報告。根據每周的閱讀任務,在書話會上完成以下閱讀內容的介紹:題名、書的類別、作者等信息、來源(該書被哪些機構推薦或獲得了哪些獎項)、適合讀者閱讀的年齡范圍、簡要評析本書的質量(其文學或藝術價值)、一句話介紹本書對孩子的潛在用途、一句話評估該書在孩子中的影響力。⑤讀ALA網站的禁書名單,完成閱讀筆記。⑥比較兩本書的主題,分析在文本內容和文化代表性上體現的差異。
3.3.3 “技術和媒體”主題課程
在“技術和媒體”主題課程上,美國圖情院校尤其關注信息時代下技術的變化以及圖書館的應對措施和轉型方案。這些課程內容探討了在信息化背景下,技術對人的影響,尤其是對判斷力較差的兒童及青少年的影響。具體授課內容包括:①了解兒童及青少年對技術和媒體的使用及依賴;父母對兒童及青少年使用這些技術和媒體的態度;以及如何限制他們的過度使用。此外,還特別探討了“玩游戲的好處”。②關注教育技術的變化。重點關注學校里教育技術的發展對當代兒童及青少年學習上產生的影響,包括移動教學這種新興的教學方式;比較校方和老師對教育技術發展的關注度、重視度和利用程度。③社交網絡媒體研究。研究各種社交工具的特性,以及這些社交網絡媒體在滿足兒童及青少年用戶信息需求上開發實現的功能。④介紹適合兒童及青少年生活學習的網站、軟件和硬件。⑤關注網絡中兒童及青少年的安全與隱私問題。⑥討論在信息化時代下產生的數字鴻溝和社會公平問題。⑦討論未來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趨勢。
學生需要完成的任務有:①媒體調查任務。調查新聞媒體上對兒童及青少年的新聞報道,按宣傳資料、教育發展趨勢、社會信息需求等對這些信息進行分類,思考圖書館員能如何幫助他們。②用戶調查任務。了解現在的兒童及青少年主要利用技術做些什么,是娛樂多還是學習多,以及他們學習這些技術的途徑。③社交需求調查任務。了解目前兒童及青少年的社交需求,調查不同發展階段兒童及青少年使用社交媒體的異同。他們對社交媒體的依賴性,社交媒體在他們日常生活中發揮的作用與影響。④網站規劃任務。團隊合作完成關于“講故事”網站的規劃建設書,包括目標分析、用戶培養、故事書目、相關活動方案、效益評估等。⑤描述當前海報和傳單在信息傳播中的問題及其未來的發展趨勢。
3.3.4 “兒童及青少年服務項目”主題課程
聯合國兒童權利大會指出:每一個孩子擁有發展他們全部潛能的權力,擁有自由獲取信息、資源和參與各種活動的權利,而不受孩子的年齡、種族、性別、地區、國家、文化背景、語言、社會地位以及個人技能和能力的限制。“兒童及青少年服務項目研究”主題課程即在此基礎上研究不同類型兒童及青少年的特性并為他們提供相應的多元化信息服務。這門課程主要培養學生三方面的能力:①學會策劃和開展兒童及青少年服務項目。②學會制定合理規劃和用戶服務方案。③學會制定目標、科學規劃和開展兒童及青少年服務的能力。旨在幫助學生提早熟悉圖書館的工作環境,了解圖書館組織架構、圖書館的合作方和資金來源等多方面的組織運作過程,開展符合社會需求和圖書館發展的服務推廣方案。
相應的學生的任務有:①為青少年開展一項科技或數碼創意活動。②觀察一位兒童圖書館員(至少5次觀察,每次不少于1.5小時),看她/他在不同的工作日下的工作,并對她/他進行一個采訪,完成內容記錄及相應觀察報告。③每名學生組織一個講故事的活動。④分別向兩類群體(3歲小孩及其父母、9歲及以上的兒童)完成10分鐘講故事的任務。⑤為兒童及青少年開展一項信息素養活動。⑥設計一份針對兒童及青少年開展的暑期閱讀計劃或課后計劃的活動方案。⑦針對特殊的兒童及青少年開展服務周到計劃。⑧針對移民或留學的兒童及青少年開展的多元文化計劃。⑨工藝展示。親手為青少年孩子做一份手工作品。
在上述任務中,學生任務“④講故事”別具特色。故事,用生動或質樸的語言傳承了人類歷史的記憶,傳播了特定社會背景下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念。“講故事”任務的設計,與美國圖書館“故事時間”的盛行離不開。這項任務主要為了鍛煉學生們——這些未來的圖書館員,在面對不同用戶群體時的溝通交際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和遇到緊急情況時的應變能力。美國圖情院校考慮到應提高學生未來的職業競爭能力,幫助學生快速融入未來圖書館員的角色,多數院校都要求學生掌握面向不同用戶講故事的能力,在課前完成幾分鐘的故事講述任務,并把它列為重要的成績考核方式之一。“講故事”已被多所學校單獨列為一門課程,如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和德雷克塞爾大學,在“講故事”課上,除了專業老師的授課外,美國圖情院校還邀請了圖書館里有豐富“講故事”經驗的的青少年兒童館員來教授學生面對不同讀者講故事的技巧。“講故事”這門課程要求學生們掌握以下5個學習目標:①了解故事在兒童成長中的作用,并懂得如何挑選一個值得講述的好故事。②學習利用音樂和詩歌來講故事;掌握不同類型讀物的講故事能力,如:繪本、文學故事、漫畫書等。③掌握針對不同用戶講故事的能力,除了普通的兒童及青少年外,還包括一些特殊人群,例如:如何講述一個故事能讓在老人院生活的老人感興趣;面對智力有缺陷的這類特殊兒童群體時該如何講故事;如何幫助新生兒父母快速掌握講故事的能力等。④調查圖書館“故事時間”的開展情況。
美國圖情院校為深入提高學生講故事、演繹故事的能力,培養學生成為優秀的青少年兒童館員,布置了許多有趣的學習任務,舉例如下:①每位同學需要在課上完成5~10分鐘限定時間內三種不同故事類型的講述,包括:民間故事、個人故事與用數字形式展現的故事,并遞交文字材料。②為了幫助學生們積累故事素材,提前為以后成為“講故事人”做好準備,每位同學需要組建一份未來文檔(至少包括15個)。未來文檔指通過閱讀不同流派、不同文化的故事后完成相應故事記錄。其中,未來文檔中應含有民間故事、個人故事、童話故事、神話故事及當代文學等不同類型的故事,并且每個故事記錄需要包括以下6部分:標題、來源、故事的類型及簡要說明、文化來源及判定方法、與年齡和受眾層次的預測;講述這個故事的準備(語音語調,需要注意的地方等)。③設計一個故事時間項目,明確主題和用戶年齡。④觀察發生在身邊的關于“講故事”的故事,寫一篇“關于講故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起著什么樣的作用”的論文。從這些學習任務中我們不難看出,美國圖情院校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就注重提高學生們的閱讀積累,布置的學習任務也頗具特色,且適應性強,能幫助學生快速過渡到未來青少年兒童圖書館員的職業角色中去,提前做好職業準備。
4.1 注重歷史學習,緊跟時代發展
在課程設置上,美國圖情院校十分注重對歷史的學習,共有6門課程和歷史相關,包括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西蒙斯學院、羅格斯大學等高校都開設了兒童文學史課程。通過學習相關歷史課程,學生能夠形成對兒童及青少年服務的更清晰認識,從而能夠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開展相應的服務。在注重歷史學習的基礎上,美國圖情院校還緊跟時代發展,利用現代技術豐富傳統課程,由此開設的“技術和媒體”主題課程發展成為了“兒童及青少年服務”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例如,華盛頓大學關于講故事的課程——數字時代的講故事(Storytelling in a Digital Age),重點關注信息時代下技術變化給兒童及青少年帶來的影響,以及如何借助數字化浪潮順勢而為,更好的了解信息時代兒童及青少年的學習需求,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講故事的新形式,從而提升服務能力。一方面通過數字化渠道,如設計一個吸引人的“故事網站”,把各種各樣有趣故事匯集到這個網站,通過互聯網這一渠道,借助Web2.0的傳播,讓聽故事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實現,不僅如此,通過故事網站,還可以使討論更加積極活躍,達到交流的目的。另一方面則是在講故事的過程中,融合現代技術元素,讓故事更生動地展現在用戶面前。比如利用視頻、音頻等多媒體技術來豐富講故事的內容和形式,讓講故事不僅僅是傳統的面對面的你講我聽,而是從不同角度以多種形式來立體呈現。互聯網的發展和數字出版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尤其是新一代兒童及青少年,他們更加習慣利用電子或數字的方式來閱讀和獲取信息。這樣新穎的方式,能夠“迎合”兒童及青少年的口味,更順利的開展服務。
4.2 強調用戶細分,精細挖掘需求
在調查中發現,雖然目前我國也有部分院校開設了“信息用戶服務”的相關課程,但學生學習的內容十分籠統概括,專門針對兒童及青少年服務開設的課程更是寥寥無幾,缺乏對兒童及青少年服務課程的重視。相比之下,美國圖情院校開設的課程極其強調對用戶進行細分,即使同樣的主題,也會針對不同的用戶、不同的資源情況再進行設置,如佛羅里達州立大學信息學院根據兒童和青少年在信息需求上的差異而分別開設了兒童信息需求(Information Needs of Children)和青少年信息需求(Information Needs of Young Adults)兩門課程。華盛頓大學“資源評價和利用”的這一主題根據兒童和青少年在資源認知和獲取上的不同也開設了兩門課程:兒童資源的評價和利用(Children's Materials:Evaluation and Use)和青少年資源的評價和利用(Young Adult Materials:Evaluation and Use)。現代信息環境競爭日趨激烈,要想在未來的信息競爭中取勝,深入挖掘信息用戶的需求是必須的。用戶細分有助于圖書館員從更深的角度上了解和把握某一群體的用戶特征,深度挖掘用戶需求,為讀者提供個性化服務。美國圖情院校針對這一特定用戶群體開展的精細化研究,深入挖掘兒童及青少年需求的研究態度和理念值得我們借鑒。
4.3 注重積累閱讀素養,構建良好知識儲備
美國圖情院校要求學生在成為合格的青少年兒童館員前,應有良好的知識儲備,特別是兒童故事的儲備,他們將對學生閱讀素養的培養貫穿到平時的課程任務中。多數院校都要求學生配合老師完成每周布置的不同類型的閱讀任務,如小說、童話故事、詩歌等和閱讀報告,以契合下周老師的講課內容。閱讀量從兩周一本到一周三本數量不一,學生們可以選擇完整閱讀一本書或選擇書中的某些章節,完成相應閱讀日志的記錄。以羅格斯大學新伯朗士威校區的兒童資源(Materials for Children)課程為例,學生們一學期單這一門課程就需要完成30本左右的閱讀書目量(見表3)。

表3 羅格斯大學新伯朗士威校區的學生閱讀書目
4.4 開展豐富的任務和實踐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為了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未來出色的青少年兒童館員,美國圖情院校特別重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和社會實踐的能力,在課堂討論過程中,老師會鼓勵和引導學生主動發言、參與討論來展現自我風采,我們可從豐富多樣的學生任務中窺見一斑。并且,學生還需要到公共圖書館、中小學學校或其他場所開展“講故事”、“書話會”等活動,從實踐中真正接觸兒童及青少年群體,了解他們的真正需求;此外,通過這類課外實踐活動,還可以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活動組織能力,從多角度鍛煉學生能力。通過各類課堂任務和實踐活動,不僅從各方面增強了學生的表達能力、開展和組織活動的等多方面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學生畢業后迅速轉型成未來的青少年兒童圖書館員,較快融入到圖書館的工作氛圍中。
5.1 適應社會需求,增設兒童及青少年服務研究方向
時代的變化影響著圖書館的發展,除了公共圖書館應提升對兒童及青少年的服務品質外,我國圖情院校也應該以培養優秀的專業青少年兒童圖書館員為己任,提供更優質的教育,力求培養更優秀的青少年兒童圖書館員,為圖書館提供人才儲備。但是目前我國圖情院校在兒童及青少年圖書館員培養方面卻存在一些缺失,因此,國內圖情院校可以借鑒美國圖情院校在兒童及青少年圖書館員培養方面的經驗,發揮自身在人才培養上的優勢,設置兒童及青少年服務的研究方向,通過開設此類課程,把兒童及青少年服務納入到教學體系中,加強兒童及青少年服務方面的研究。教學條件允許的高校,還可以根據資源類型再具體細分課程,提高對兒童及青少年服務研究的精細程度。
5.2 提升人才素質,全方位多角度增強學生能力
在增設兒童及青少年服務研究方向的基礎上,應該形成培養“寬口徑、厚基礎、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教育共識。從美國圖情院校開設的兒童及青少年服務課程可得知,該課程不只是局限于圖書館員基礎知識的狹小范圍,而是一門交叉性極強的課程,是一套培養兒童及青少年圖書館員的完整方案,涉及信息科學、兒童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多方面的知識。因此,我們更應該強調對學科間交叉內容的深入學習,通過學科間的知識互補,從多個角度提高學生的知識創新能力。同時,汲取美國圖情院校的經驗,開展各類有助于豐富學生實踐活動的任務,以學生參與為主體,提高學生實踐活動能力,從平時就重視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閱讀素養的培養,全方位立體增強學生各方面素質,為培養未來的青少年兒童圖書館員儲備優秀人才。
5.3 聯合培養人才,增強與行業機構的交流和合作
美國圖情院校一直保持著和圖書館、學會、協會、文化單位等組織、機構的緊密協作,聯合培養青少年兒童圖書館員人才。兒童及青少年服務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而行業之間的密切協作能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實踐平臺,增加學生實踐機會的同時,也能使培養出來的人才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競爭力,更為優秀青少年兒童圖書館員的培養打下了良好基礎。因此,我國圖情院校應加強和圖書館、圖書館協會等第三方機構的合作,促進各機構之間的交流,共同為培養人才努力。在解決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上,國內圖情院校還可以加強和公共圖書館方面的合作,部分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可以由圖書館的相關老師擔任,達到聯合培養青少年兒童圖書館員人才的目的。
[1]周世江.國外兒童圖書館館員教育簡介[J].中小學圖書情報世界,2004(06):58-59.
[2]李裴.公共圖書館與未成年人服務[J].圖書館界,2014(01):68-70.
[3]Winston Mark D,Fisher Deborah.Leadership Education for Young Adult Librarians:A Research Study[J].Public Library Quarterly,2003,22(03):23-35.
[4]Downey Elizabeth M,Davidson Karen.Graphic Novels in Graduate-Level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Literature and Materials Courses[J].New Review of Children's Literature&Librarianship,2012,18(01):67-83.
[5]Yilmaz Murat.The Selection of a Children's Librarian: OWA(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as a New Model[J].Journal of Library Administration,2014,5(07):573-589.
[6]Walter Virginia A.Who will serve the children?Recruiting and educating future children’s librarians[J].IFLA Journal,2014,40(01):24-29.
[7]Hamada Dalia,Stavridi Sylvia.Required skills for children's and youth librarians in the digital age[J].IFLA Journal,2014,40(02):102-109.
[8]李晗,華薇娜.美國高校圖書情報學院“兒童及青少年文獻與圖書館服務”專業現狀調研[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1(05):22-28.
[9]周世江.美國兒童圖書館員研究生教育課程的設置概況[J].中小學圖書情報世界,2005(01):47-49.
[10]劉進軍,劉曉英,廖敏秀.我國省市級公共圖書館未成年人服務調查與分析[J].圖書情報工作,2012(23):65-69.
[11]黃英.中日圖書館少兒服務之比較[J].新世紀圖書館,2012(05):72-76.
[12]黃如花.美國公共圖書館未成年人服務的特點[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3,39(06):48-58.
[13]U.S NEWS&WORLD REPORT[EB/OL].[2015-01-20]. http://grad-schools.usnews.rankingsandreviews.com/.
[14]iSchools Directory[EB/OL].[2015-01-20].http://ischoo ls.org/members/directory/.
[15]Guidelines for Children's Library Services[EB/OL].[2015-01-20].http://archive.ifla.org/VII/s10/pubs/ChildrensGuidelines.pdf/.
Research on the Curriculum of"Services for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in American LIS Schools
Librarian pool is in the universities.The cultivation of the future librariansdepends on the LIS schools'training scheme and rich curriculum.Based on this view,the paper adopted a network survey to make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course of"Services for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in American LIS schools,and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the situation from th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content.From two aspects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student tasks,this paper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its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urriculum.
services for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education;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hools;curriculum design
G259.712
A
10.11968/tsygb.1003-6938.2015048
江燕青(1991-),女,華東師范大學商學院碩士研究生;趙俊玲(1975-),女,博士,河北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許鑫(1976-),男,華東師范大學商學院信息學系副教授。
2015-01-21;責任編輯:魏志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