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琳
摘 要:擴招的不斷進行使得大學生的數量不斷增加,而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的快速進步,大學生就業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隨著大學生就業問題的越來越嚴峻,社會對此給予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該研究者在調查過程之中了解到,當前存在的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大學生錯誤的就業觀引起的。所以要想解決好當前學生結業問題,就必須要幫助當代大學生樹立起爭取的就業觀。在此,該研究者主要就當代大學生就業觀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大學生 就業觀 就業問題 社會需求
中圖分類號:G647.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7(c)-0205-02
擴招的不斷進行使得我國高等教育的人數持續擴大,而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經濟的不斷進步也使得當前社會競爭的程度越來越激烈,由于大學生人數的快速增加,另外還有一些其他因素的影響,當前我國大學生的就業情況并不理想。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面臨著畢業就是失業的問題。隨著這一問題的不斷突出,社會各界也對此給予了越來越高的重視。該研究者通過調查發現當前我國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和其就業觀有著比較大的關系。當前社會就業要求大學生對自我有著理性和深刻的認識,同時還必須要具備有正確、積極的就業觀。而不少學生受到一些錯誤社會思想的影響,其就業觀產生了偏差,這嚴重影響到了學生的就業。
1 當前我國大學生就業觀存在的問題
1.1 過分重視社會地位
隨著公務員地位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學生都將公務員當成自己就業的第一選擇。誠然大學生擁有比較高的素質,同時其知識儲備還有各方面能力等相對來說也都比較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國大學生數量逐年遞增,而公務員的崗位相對來說比較固定,單純追求較高的社會地位、一心想要成為公務員的思想會讓很多大學生陷入公務員的“泥潭”之中,即考又考不上,其他工作自己又看不上,所以最終部分學生就因此失業。其實公務員雖然社會地位比較高,但是大學生正確的認識公務員這一崗位。成為公務員應該是為了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更好地鍛煉自己。所以考取公務員可以當成是就業的選擇之一。但是在此之前學生應該考慮到自己的實際能力水平還有自身修養能否勝任公務員的崗位。否則就算是學生考取了公務員其在以后的工作之中也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最終無所適從。
1.2 拜金主義盛行
當代大學生與社會的接觸比較多,因此社會上一些錯誤的思想可能會對大學生的就業觀產生錯誤的引導作用。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當前社會上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盛行,越來越多的學生只看重物質利益。具體表現在就業選擇上就是大學生考慮到在大學期間花費比較多,因此在畢業之后只選擇薪資高、待遇好的工作。所以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去往經濟發達地區就業,不愿意去經濟比較落后的地方就業。長此以往很多經濟欠發展地區就會因為缺少人才而越來越落后。
1.3 過于強調自我意識
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學生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烈。這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學生的自我意識太過于強烈則可能會產生以自我為中心等一系列問題。當前大學生在就業的時候更多地考慮到自己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在就業的時候將如何更好的服務于國家放于第一位的學生越來越少。工作是否和自己的專業對口、是否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薪資待遇是否良好等才是學生考慮的最多的問題。這體現出了學生的價值觀出現了問題。
1.4 拼搏意識不強
當前大學生在就業的時候更多的考慮如何獲得一份穩定的工作,最好不要有任何波折。這也就是說學生僅僅是在就業,而不是在擇業。這一觀點使得學生對很多有挑戰性的工作望而卻步。不少學生拒絕接受挑戰,他們寧愿找不到工作也不愿意接受自己不滿意的工作。這就使得大學生的就業范圍大大縮小,專業問題、發展問題、工資問題、加班問題還有社會地位等問題成了束縛學生就業的一道道枷鎖,長此以往,大學生群體的就業活力越來越弱,就業問題越來越突出。
2 影響當代大學生就業的各種因素
影響大學生就業觀的各種各因素有很多,但是該研究者認為總體來說只有三點,即大學生的心理、大學生的職業規劃還有大學生的價值觀。這三點基本決定了大學生的就業觀。所以想要幫助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就業觀,就必須要了解這三個方面。
2.1 大學生的就業心理
隨著我國計劃生育國策的不斷實施,當前大學生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因為家里只有一個孩子,因此在其成長的過程之中難免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溺愛,這就使得他們的依賴性相對來說比較強,性格之中的缺點相對來說也比較多。這種性格缺點之中比較突出的一點就是其在生活和學習等各個方面存在有比較嚴重的攀比心理。這種心理的存在使得大學生在就業的時候往往忽視了自己的實際情況,而是以他人的就業情況為參考來選擇自己的就業方向。但是實際上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就業選擇也存在有差異,這樣的心理會對大學生的就業產生消極的影響。
2.2 大學生的職業規劃
職業規劃對大學生的就業有著重要的影響,但是就該研究者的實際調查來看,當前大學生沒有重視自己的職業規劃,大部分大學生都對職業規劃抱有輕視態度,認為其可有可無。他們更加關心能不能順利的拿到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能不能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所以在真正就業的時候因為缺乏完整系統的規劃和明確的自我認知和定位,不少學生都無法找到合適的工作。而且當前社會就業壓力大,社會思想比較混亂,大學生在就業的時候很難清楚的定位目標和規劃自己的人生發展。
2.3 大學生的價值觀
價值觀對一個人的行為會產生巨大的影響。而就業是學生人生之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在考慮這一問題的時候不同的價值觀會引導學生產生不一樣的認識。學生的初次就業對學生的未來發展的影響極其深刻,大學生的知識素養比較高,能力也比較強,其對自我意識也比較強烈,加之當代大學生比較多的接觸社會,所以其難免會以社會上的一些錯誤思想為引導進行就業選擇。這就使得學生的選擇功利性更強,這對學生的長遠發展是不利的。
3 對當代大學生就業觀的一些建議
3.1 提高大學生的能力
一個好的就業崗位必然對大學生有比較高的要求,因此想要擁有良好的就業當代大學生首先就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包括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提高自己的認識還有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等。這些能力的提高對學生自我價值的提升也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高校在培養大學生的時候不僅僅要教導學生專業的理論知識,同時更加重要的是要給學生創造出合適的實踐機會,讓學生能夠在實踐之中更好地認識自己和提高自己。
3.2 幫助學生完善就業規劃
科學合理的就業規劃對學生的就業能夠提供巨大的幫助。所以大學生在校期間學校就要幫助提高學生對職業規劃的認識,引導和幫助大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就業規劃,將就業崗位的要求和自身的實際能力相比較,為自己以后的人生發展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
3.3 提高學生的誠信意識
文明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當代學生要繼承這一優秀文化并將之發揚開去,而繼承和發展文明誠信的美德對大學生的就業也能夠起到積極的幫助作用。在就業過程之中學生要經歷大量的筆試、面試、實習考核等,這些其實都有對學生誠信意識的考驗。有些大學生因為遲到、爽約等不誠信行為使得社會對大學生群體有了一些消極的印象,這不僅對學生個人的就業產生了影響,也對全體大學生的社會地位產生了消極的影響。
4 結語
當代大學生的就業觀雖然有一些問題,但是相信通過合理的引導可以幫助大學生們解決好這些問題。希望各個高校都對此給予積極的重視,并且積極的將其落實到實踐工作之中去。
參考文獻
[1] 劉亞軒,鄭琳娜.淺談當代大學生就業誤區及相關對策[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4):133.
[2] 李蕓.試論大學生就業觀的誤區及其調整[J].新聞世界,2010(8):309-310.
[3] 王文鴿.當代大學生職業選擇的現狀和因素分析[J].世紀橋,2012(5):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