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啟藝
【摘 要】初中英語教學策略不知被多少學者反復論述過,但是我們的論述往往都是從考試的角度出發的,沒有多少人是在真正的研究了課標以后才去認認真真的做研究,接下來,筆者將結合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標準來說說初中英語的教學行為。
【關鍵詞】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學行為
為了更好的實施英語的教學,筆者將根據新課標的基本理念來指導英語新課標要求下的教學行為。
一、注重素質教育,充分體現語言學習對學生發展的價值
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首要目的是為學生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打基礎,為他們繼續學習英語和未來職業選擇提供有利條件。同時,英語課程將更有利于學生體驗中外文化差異,豐富自身思維方式,增進國際理解,提升人文素養。
基于這樣的理念,我們的教師在教學中應更好的發揮英語教育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能夠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又能夠學會如何學習,養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和合作意識,學習如何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基本關系,形成創新意識,發展科學精神。從而使學生通過英語學習促進學生基本素質的全面提高。學習語言的目的就是為生活所用,所以,在英語的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將教學和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比如,在“visiting”這個教學話題中,筆者就是以聯系生活實際的方式來展開教學的。在上課之前,筆者為學生布置了預習作業,那就是說一說自己曾經旅游過的地方,待上課時,大家交流學習。這樣的話,學生就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學習英語了,從而使英語的學習聯系實際、回歸生活。
二、面向全體學生,充分考慮語言學習者的個體差異性
義務教育是全民教育的基礎,面向全體學生是英語課程義不容辭的責任。課程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 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評價和教學資源的利用與開發等方面都應考慮全體學生發展的需求,使課程應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構建知識、發展技能、拓展視野、活躍思維、展現個性的過程。同時,英語學習在很大程度上是個性化的活動,學習者由于年齡、性格、認知方式、生活環境等方面的差異而具有不同的學習需求和學習特點。只有最大限度的滿足個體需求才有可能獲得最大化的整體教學效益。
三、整體設計目標,體現語言學習的漸進性和持續性
英語學習具有明顯的漸進性和持續性等特點。語言學習持續時間長,而且需要逐漸積累。《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和與之相銜接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將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目標設為九個級別。這種設計旨在體現基礎教育階段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循序漸進的發展特點,保證英語課程的整體性、連續性和漸進性。所以,教師在設計英語課程時也應放眼大局,按照學生的語言水平及相應等級要求組織教學和評價等各項活動,從而使學生在英語上獲得長足發展。
四、強調學習過程,體現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
現代外語教育注重語言學習的過程,強調語言學習的實踐性,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并在此基礎上學習和運用語言。英語課程提倡采用既強調語言學習過程又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成效的語言教學途徑和方法,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造在真實語境中運用語言的機會。所以,教師應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參與、探究和合作等方式,發現語言的規律,逐步掌握語言知識和技能,不斷調整情感態度,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和自主學習能力。
五、優化評價方式,著重評價學生的實際語言運用能力
英語課程評價體系要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特別是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健康人格的發展。評價體系應包括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應著重檢測學生綜合語言技能和實際語言運用能力。
六、開發課程資源,豐富和拓展英語學習的渠道
語言學習需要大量的輸入。豐富多樣的課程資源對英語學習尤其重要。英語課程應根據教和學的需求,提供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時代、題材和體裁多樣的英語學習資源。教師要因地制宜,創造性地利用和開發現實生活中鮮活的英語學習資源,積極利用音像、廣播、電視、書報雜志、網絡信息為學生拓展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同時,教師還應積極鼓勵和支持學生主動參與課程資源的利用和開發。
為了更好的讓學生練習口語,筆者常常為學生舉行一些小型的演講活動。在組織演講活動之前,筆者常常為學生通過視頻或音頻的方式播放一些優秀的英語演講比賽視頻,這樣能讓學生進行一些借鑒和模仿,其實這就是開發了其他的英語學習資源。
總之,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是教學的綱,我們要在大綱的指導下實施恰當的教學,只有符合大綱的教學要求,我們的教學才是有效的,在教學中我們一定要抓住英語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讓英語的作用在我們的手中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賈紅梅.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問題設計的思考與實踐[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0,(08).
[2]喻衛森.教學方法與藝術[M].長城出版社,2001年.
[3]閻承利.素質教育課堂優化策略[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