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芳
【摘 要】高校健康檔案信息系統是對高校教職工健康信息的記錄和跟蹤,包括個人基本信息、體檢信息、心理檢測信息、住院信息等與健康相關的各類信息。信息平臺基礎上建設的健康檔案信息系統,與其它信息系統數據標準統一,實現了各業務系統的交流互通,不僅減少醫務人員的工作量,還能保證數據的真實有效及安全性。
【關鍵詞】健康檔案;體檢;信息平臺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校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高校教師面臨的職業壓力呈不斷上升之勢。工作時間過長、睡眠不足、缺乏運動鍛煉等危害健康的行為在高校教師中十分普遍。健康問題在教職工隊伍建設中已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和關注。加強高校教職工醫療保健工作,設立高校教職工健康狀況定期檢查制度,建立高校教職工健康檔案,針對其健康狀況進行動態跟蹤,提供連續、綜合、有效的健康服務,已成為高校教師預防、控制疾病的重要手段。
健康檔案是用來記錄一個人健康,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良好適應能力和道德健康、生殖健康等方面的變化,以及自身所從事過與健康有關的一切行為與事件。建立高校教職工健康檔案信息系統,是對高校人事檔案信息的補充。建立和管理好健康檔案信息系統可以方便教職工客觀、真實、全面的了解自身健康情況,可以正確評估、監控身體健康狀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痊愈。建立和管理好健康檔案信息系統也可以讓學校領導明晰教職工的身體素質,為他們的決策提供依據。
目前,我校的數字校園三大平臺建設已經完成。統一身份認證體系為全校用戶提供可行、可信的認證方式;公共數據平臺,提供了統一的信息標準,解決了信息孤島問題,實現了各業務系統的交流互通;統一信息門戶平臺,提供了覆蓋師生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個性化的綜合信息化服務環境。這種信息化建設突飛猛進的大環境,給建設教職工健康檔案信息系統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機。
二、高校健康檔案建設現狀
由于高校教師“英年早逝”,“教授自殺”的事例屢見不鮮,各高校針對高校教職工的健康問題都給予了充分的重視。就我校來說,所有教職工每年體檢一次,并建立了簡單的體檢系統,實現教師網上查詢個人體檢信息。針對慢性病管理,也有一套簡單的系統,但系統建設年代久遠,不符合我校實際情況,幾乎已經廢棄,主要管理模式仍是“表格表姐”。就心理健康方面,我校現只有針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檢測系統。由于我校仍沒有完整的健康檔案系統,導致對處于亞健康或需要門診隨訪的人群關注度不夠。就如上情況來講,在我校建立一套完善的健康檔案信息系統是十分必要的。
電子健康檔案借助網絡技術,可使教職工隨時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 方便教職工尋醫問藥。同時,也方便醫務人員對教職工健康情況的管理。
三、健康檔案信息系統建設目標及原則
健康檔案是以教師個人健康為核心,醫療衛生機構為教師提供醫療衛生服務過程中的規范記錄,是涵蓋各種健康相關因素的系統化文件記錄,也是醫療衛生機構為教師提供高質量醫療衛生服務的有效工具。健康檔案不能是一疊被隔離在柜子里長期儲存起來的資料,而是一份保管簡便,查找方便,能充分體現其使用價值的電子檔案。
1.系統主要建設目標
以信息服務的模式開發建設,實現數據共享,向全校教職工提供自身健康相關的信息服務。
整合多個與健康檔案相關的系統,保證數據的實時性、準確性,減少醫務人員信息錄入的工作量,避免手工操作導致的錯誤。
在信息平臺的基礎上建設健康檔案系統,通過Internet,教職工掌握自己的健康情況,醫務人員對教職工健康進行監測,及時解決出現的健康問題。
提供完善的查詢統計分析功能,輔助領導決策。
2.健康檔案系統建設原則
(1)服務性原則。健康檔案系統建設的根本目標是為廣大教職工提供便捷的服務,服務性原則是健康檔案建設的根本原則。它應該體現在健康檔案建設的每個環節,從框架系統設計到建設再到后期維護更新,都需要遵循此原則。
(2)標準化原則。健康檔案建設必須符合和遵守學校制定的信息化相關標準要求。系統設計應遵循統一的標準,要確保各個分系統標準的一致性,整個系統能安全地互聯互通,信息共享。
(3)易操作性原則。系統建設應遵循易管理、易使用、方便開發、易學習的原則。
(4)發展性原則。系統建設應實用高效,能適應IT技術和教職工健康檔案業務的發展需求變化,適應應用不斷拓展的需求。
四、健康檔案信息系統實現模式
健康檔案系統由基本信息、健康體檢、慢性病管理、心理檢測、住院及門診信息、查詢統計、個人健康檔案及系統管理等模塊組成。
1.基本信息模塊
包括職工個人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別、年齡、所在單位等;健康行為與既往史: 如吸煙、酗酒、飲食習慣、性格、心理特點、就醫與遵醫囑情況等;家庭遺傳病使;過敏史等。
個人基本信息部分可從人事信息系統獲取。其它內容,以往都是填寫到紙上,即不節約紙張,造成能源浪費,又不利于保存,不方便統計,缺乏實際意義。信息平臺下的健康檔案系統建立后,此部分內容由教職工自己在人事信息系統中進行定期維護,每年只需要對有變動的內容進行更新即可。這樣操作不僅減輕了醫務人員的工作量,同時也完善了人事信息檔案。
2.健康體檢模塊
包括歷年體檢數據記錄及體檢結論和健康處方。依據我校實際情況,將現有的體檢系統整合到健康檔案系統之中。健康體檢信息系統包括基礎信息維護、個人體檢信息維護、統計報表、網上查詢體檢信息、生成體檢報告等。
健康體檢中的個人信息數據同樣由信息平臺中人事信息系統推送數據;基礎信息維護提供科室信息、體檢項目信息、健康處方信息的新增、修改、刪除等功能;個人體檢信息維護包括新增信息、修改信息、刪除信息、查詢信息等操作;統計報表包括慢性病體檢結果統計,異常結果統計等。網上查詢體檢信息是方便教職工查詢自己的體檢結果,并自動生成體檢報告。
3.慢性病管理模塊
在系統中對慢性病患者進行管理,記錄慢性病確診時間,定期隨訪,做好記錄。每次隨訪必須根據當時實際情況(患病的輕重、緩急)設置下次隨訪日期。登陸系統時,系統自動提示當日需隨訪的患病人信息。系統還支持批量短信群發功能,醫務服務人員可以對患者進行短信指導,讓教職工感受到貼心的服務。系統還提供關于慢性病的統計分析,通過對歷年數據的整理進行分析對比,形成趨勢圖。
4.心理檢測模塊
心理咨詢室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測資料。通過信息平臺與心理健康檢測系統進行數據對接,獲取每次的檢測數據。
5.住院及門診信息模塊
資料由教職工個人收集, 由所住醫院提供相應材料的原件或復印件。內容包括自覺癥狀、發現時間、醫院名稱、主治醫生、診斷結果、疾病名稱、住院時間、住院病房、住院號、治療方案和效果、出院時間和目前狀況等病歷摘要資料。教職工可登陸系統,輸入相關信息。學校的醫務人員了解了這些信息,可以更為詳盡的掌握職工的健康情況,為以后的突發情況做好準備。
6.特殊時期的預防措施、疫苗接種管理
包括流感疫苗、乙肝、甲肝和卡介苗等的接種情況。此部分內容需要相關醫務管理人員維護進系統中。方便以后醫務人員對職工健康狀況的追蹤及正確的干預。
7.查詢統計模塊
系統提供個人信息查詢、建檔信息查詢、服務信息查詢等全方位查詢模式;慢性病信息統計、體檢異常結果統計、每年同比結果統計等多功能統計模式。為下一步醫療工作的提供有效依據,也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
8.個人健康檔案
個人健康檔案為個人信息中的一部分,所以被整合到人事信息管理系統中。可實際上這是兩個系統共有的一部分內容。教職工通過統一身份認證登錄到信息平臺中,查看個人健康檔案信息,修改個人資料,通過對此歷年體檢資料的對比,通過對慢性病變化情況對比,了解自身健康的變化情況。對自己的生活、飲食、運動等方面進行調整。以信息平臺為依托,即可以保證信息的準確性,也可以保證信息的安全性。
9.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模塊包括參數設置、用戶管理、數據管理、幫助和退出系統等內容。其中參數設置主要是設置服務器IP地址、端口號、連接數據庫的用戶名和密碼等。用戶管理用于管理用戶名、密碼和權限。數據管理提供了備份和恢復數據庫的功能。幫助提供用戶使用說明。
五、總結
健康檔案信息系統的建立,不僅方便教職工及醫務人員了解教工的健康情況,還可以通過統計分析,動態地對教師個人或教師人群的危險因素與健康狀況進行全面評估、預防和干預。隨著教職工對健康重要性認識的加強,健康檔案管理制度的健全,高校健康檔案管理工作的日益完善,高校教師隊伍的健康狀況也將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 衛勝,詹秋文.建立健全高校教職工健康檔案工作探討.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2(5).
[2] 張湘玉,潘輝,朱婉兒. 遼寧高校教師健康管理現狀與對策.遼寧警專學報,2013(82).
[3] 姜瑋.高校教職工健康檔案建立和使用.經營管理者,2009(3).
本課題為北京語言大學院級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專項資金資助),項目編號為“15YJ1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