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轉轉
【摘 要】本文主要分研究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瓷器貿易,主要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紹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成立,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它除了是經濟組織外,還是荷蘭在東方的統治機構。第二部分分析荷蘭東印度公司瓷器貿易的發展歷史,主要分為瓷器貿易起步階段,與日本貿易繁榮階段,中國和荷蘭的瓷器貿易恢復階段。第三部分分析荷蘭東印度公司瓷器貿易的優勢,其優勢總結為一點就是遍布歐、亞、北美的銷售網。第四部分分析荷蘭東印度公司擁有瓷器貿易優勢的原因,主要原因有:海上霸主地位為其提供了后備支持,敏銳的市場判斷力,擁有許多貿易中轉站,擴大瓷器的購買區域。
【關鍵詞】荷蘭東印度公司;瓷器貿易;發展歷史;優勢地位
荷蘭是世界近代史上歐洲最早的經濟霸主,成立于1602年的東印度公司為其經濟地位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瓷器是荷蘭東印度公司近200年的歷史中經營的主要項目,瓷器貿易對荷蘭甚至整個歐洲影響深遠。因此,本文分析荷蘭東印度公司瓷器貿易的整體情況。
一、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成立
當時的東印度指的就是整個東方世界,荷蘭東印度公司是荷蘭的幾家東方公司合并的股份制公司,它成立于1602年,初始資本為650萬弗羅林,還得到荷蘭政府的支持,他除了具備經濟組織外,還是荷蘭在東方的統治機構,具備司法、軍事權,成為荷蘭爭取海上霸主的有利工具。進過十幾年的爭奪,荷蘭相繼打敗葡萄牙和英國,占領葡萄牙的殖民地,搶奪英國的貿易。1619年東印度公司奪取雅加達,并開展與我國明朝的貿易。1639年荷蘭獨霸與日本的貿易。荷蘭從1637年到1645年連續八年封鎖果阿。1641年荷蘭奪取馬六甲。這些地域和貿易的奪取使荷蘭成功控制這些地方,阻斷了葡萄牙、西班牙的貿易,得到戰略主動權,為殖民地的成立建立基礎。為了方便東印度公司和歐洲的貿易往來,荷蘭開始建立殖民地。1652年好望角成為荷蘭的第一個殖民地。隨后,東方的主要貿易中心Aceh、Macassar和Bantam相繼歸附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勢力范圍進一步擴大,這些殖民地的建立和東印度公司的擴張為瓷器貿易的進行打下基礎。除了殖民地以外,荷蘭為了東印度公司的轉口貿易建立了很多商館,這些商館地理位置非常優越。荷蘭東印度公司接手1598年荷蘭在萬丹建立的商館,當時的萬丹是很多國家出售商品的熱鬧的港口,其中就有中國的絲綢和瓷器,萬丹的占領在有利的阻止了其他國家和中國的貿易,168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把歐洲的其他國家趕出了萬丹,壟斷了萬丹和蘭邦的貿易。荷蘭在北大年、蘇拉特、巴特那、普利凱特、柯欽等相繼建立會館,以這些會館為基礎,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瓷器貿易逐漸強大。
二、荷蘭東印度公司瓷器貿易發展的歷史
1.瓷器貿易起步階段
1602年,荷蘭俘獲了一船瓷器,這使得荷蘭人第一次見到大量的瓷器,1604年,荷蘭人將俘獲的瓷器拍賣得到巨額利潤,這一轟動歐洲的買賣使荷蘭人得到商機,荷蘭東印度公司開始進行瓷器貿易。為了獲得更多的瓷器,荷蘭東印度公司設置了很多的優惠條件,例如,在巴達維亞的中國商船不嚴格征稅,尤其是瓷器的商船。1622年,荷蘭在進攻澳門和澎湖列島失敗后,為了得到對我國的貿易優勢,開始攻打臺灣,1624年荷蘭占領臺灣島,自此之后,我國的商人在臺灣的熱蘭和荷蘭進行瓷器交易,荷蘭東印度公司與1635年得到臺灣的瓷器購買權,瓷器的貿易得到進一步發展。在1604年到1656年的50年時間里荷蘭東印度公司往歐洲運了300萬件以上的瓷器,瓷器成為東印度公司的主要貿易之一。
2.與日本貿易繁榮階段
這一時期主要是1645到1683年的明末清初時期。這一時期全國處在戰火中,1644年,明朝滅亡,鄭成功與清軍在南方對抗,盛產瓷器的南方戰火遍野,重要的瓷器生產地如景德鎮遭到破壞,瓷器的生產和銷售受到影響,當時的瓷器出口縮減為原來的三分之一,這一時期瓷器業一直沒有得到緩解。清朝建立后實行海禁政策,瓷器只能在澳門交易,澳門是葡萄牙的地盤,加上后來鄭成功收復臺灣,荷蘭的瓷器貿易受到很大的影響。為了應對危機,荷蘭開始把目光轉向日本和東南亞。165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開始購買日本的瓷器。1659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從日本運出56700件瓷器到摩卡,并把64866件日本瓷器運往歐洲。1670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將16500件日本瓷器運到波斯。1683年以前,荷蘭東印度公司一直是從日本長崎把瓷器運往歐洲。
3.中國和荷蘭的瓷器貿易恢復階段
隨著清朝的繁榮和社會穩定,1683年以后,景德鎮的瓷器生產開始復蘇,清朝的海禁政策逐漸廢除,海外貿易開始恢復,清朝和荷蘭的瓷器貿易得到恢復。1699年,清政府允許廣州進行對外貿易,此時,荷蘭的海上霸主地位逐漸減弱,很多歐洲商人開始在廣州進行瓷器貿易,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壟斷地位打破,荷蘭的瓷器貿易黃金時代結束。
三、荷蘭東印度公司瓷器貿易的優勢
荷蘭東印度公司瓷器貿易的優勢總結為一點就是遍布歐亞和北美的銷售網。17世紀瓷器在歐洲價格昂貴而且受到上層階級的追捧。甚至皇室以賞賜瓷器為榮耀,瓷器高昂的價格給公司帶來極大的利潤,許多人甚至冒著被殺死的風險銷售瓷器。荷蘭是瓷器銷售的中轉站,荷蘭東印度公司一般把東方的瓷器運往荷蘭的幾個城市,然后從這些城市銷往其他地方。荷蘭憑借在東方的霸主地位 ,其城市阿姆斯特丹成為歐洲瓷器貿易的中轉站和銷售網的中心。荷蘭東印度公司瓷器貿易的優勢還表現在其擁有亞洲市場這塊肥肉,在當時的東南亞和南亞,大多數國家都很喜歡中國的瓷器,荷蘭東印度公司抓住這一商機,把精品瓷器運往歐洲的同時,把一些相對粗糙的瓷器銷往東南亞和南亞。1602年到1644年的40年間,荷蘭銷往印尼的瓷器超過420萬件。除了歐洲和亞洲,荷蘭東印度公司還把目光看向了新大陸,把瓷器銷往北美,把北美納進其銷售網。
四、荷蘭東印度公司擁有瓷器貿易優勢的原因
1.海上霸主地位為其提供了后備支持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瓷器貿易的很大支持就是荷蘭強大的海上力量。當時的歐洲商業興起,各國追求原始的資本積累,對外貿易開始受到重視,當時歐洲對外貿易的主要路線就是海上,荷蘭海上的霸主地位為其貿易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證。17世紀的時候,荷蘭的造船業已經超過葡萄牙成為歐洲的首位,曾經就有人說當時歐洲的2萬只船中,荷蘭人的有一萬六千只,荷蘭有海上馬車夫的稱號。除了強大的船只,當時的海上并不太平,搶劫時有發生,因此需要強大武裝的支持,荷蘭東印度公司為此做出很大的努力,準備了40只戰船和一萬常備軍。強大的海上力量為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瓷器貿易提供了強大的后備力量。
2.敏銳的市場判斷力
貿易的開展要想與其他的組織競爭及就要抓住市場,荷蘭東印度公司在這方面做得很好。以前,瓷器在歐洲只是作為觀賞品,沒有像我國一樣用在餐具或茶具上。這樣瓷器的用途受到限制,銷售量就提不上去。為了解決銷路問題,荷蘭東印度公司開始訂購瓷器,他們把歐洲人習慣的餐具、茶具和盆等做成模型,運到我國廣州,要求我國的瓷器生產者按他們模型的要求生產瓷器,這樣的瓷器迎合了歐洲人的喜好,很快收到歡迎,自此,瓷器的用途有了很大的擴展,設計到日常生活,銷售量大大增加。荷蘭東印度公司正是用敏銳的市場判斷力找出瓷器的銷售方向。
3.擁有許多貿易中轉站
荷蘭在殖民地的爭奪中得到很多交通便利位置優越的地方,這些地方后來成為重要的貿易中轉站。開始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商館設立在北大年和萬丹,這里成為貿易中轉站,大批的瓷器自這里運往歐洲。隨后,荷蘭得到巴達維亞,貿易中心逐漸轉向這里。在荷蘭占領臺灣后,荷蘭東印度公司直接把中國的瓷器從臺灣運回歐洲。這樣的貿易中轉站不僅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得到利益,也是荷蘭和亞洲的貿易關系得到鞏固。
4.擴大瓷器的購買區域
荷蘭以前的國家如葡萄牙主要是購買中國的瓷器,荷蘭在購買中國的瓷器基礎上,擴大其購買的區域,開始購買日本、越南和波斯的瓷器。日本瓷器是歐洲人感受到東瀛的氣息,這是與我國不同的,日本的瓷器色彩鮮艷,受到很多歐洲人的喜歡,雖然在數量上不能與中國相比,但是也占了一席之地,荷蘭還取得和日本的貿易壟斷權。越南瓷器和波斯瓷器雖然質量不是很精致,但價格相對便宜,受到東南亞一些國家的喜歡。這些國家瓷器在中國進行海禁時,緩解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貿易危機,維持其貿易的發展,也是其貿易可以壯大的原因。
五、總結
瓷器使中國的文化在歐洲迅速傳播。17世紀,荷蘭憑借其海上霸主地位的優勢迅速發展瓷器貿易,在幾十年的發展中,建立了一個收購、銷售集中的貿易網。但是,在18世紀,受到英國的打擊,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霸主地位被打破。但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瓷器貿易的影響是巨大。大量的瓷器運往歐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歐洲的藝術風尚和生活,促進了東西文化的交流,也促進了荷蘭和歐洲的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我國資本主義的萌芽。
參考文獻:
[1]李倩.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遠東貿易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9.
[2]厲益.1602-1740年荷蘭東印度公司蔗糖貿易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2.
[3]Els M.Jacobs.Merchant in Asia:The Trade of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during the Eighteenth Century[M].Leiden:CNWS Publications,2006.
[4]H.V.Bowen,Margarette Lincoln and Nigel Rigby,The Worlds of the East India Company [monograph],Woodbridge,UK&Rochester,NY:The Boydell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 and Uninersity of Leicester,2002.
[5]Tonio Andrade.The Companys Chinese Pirates:How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Tried to Lead a Coalition of Pirates to War against China,1621-1662[J].Hawaiis:Journal of World History,Vol.15,No.4,2004.
[6]余張紅.17世紀中期-19世紀中期中西陶瓷貿易[D].寧波大學,2012.
[7]劉勇論.18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華經營之道[J].海交史研究,2011,(02)
[8]黃燕燕.東印度公司與中國貿易[J].品牌(下半月),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