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勝
課堂教學改革的落角點要培養高素質的學生,要有利于學生終身發展。為了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展示、學會交流,學會發現,學會創造,掌握一套適應自己的學習方法,做到在任何時候學習任何一種知識時都能“處處無師勝有師”。結合校情、師情、學情,生情,我校在長期不懈的教學研究活動中探索出了一套“預習交流 合作探究 展示分享 當堂檢測”四環節教學模式。
一、基本操作模式
第一環節:預習交流:自主獲取知識,完成預習
根據學生知識儲備、學習內容和學生特點在導學案中設計預習交流題,提前一天把導學案發給學生,指導預習,便于學生掌握新知識。使學生養成主動預習,積極學習的好習慣。以英語學科為例,在預習交流這一環節可設計一些學生本節課要學到的新單詞、固定短語、新的語法點,讓學生在課前完成。預習交流部分教師應多側重于后進生的檢查,因為這些題大都是一些基礎性的,后進生有能力完成,這樣也能提高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在檢查時我制訂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案。
第二環節:合作探究:小組合作、探究疑惑
1.自主學習
教師給學生3-5分鐘的自學時間,讓學生自己對所學知識掌握,然后通過導學案中知識梳理及借助工具書、輔導書對所學知識有一定初步認識。在這一步驟中引領好學生自主學習是關鍵。因為只有學生自主學習了,自己有了些知識的儲備,才能進行組內的探究、交流。學生的自主學習不是不要老師,把老師置身事外了,而是,自主學習的效果完全取決于老師對學生的引領,單純的用請同學們自學某某部分內容這句話來交代是起不到自主學習的理想效果的,教師通過精心設計的導學案來指導同學們學習,讓學生做自主學習習題,回答問題,進行小活動等多種形式來完成,在學習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不只是看著他們,而是個別指導,時刻關注同學們學習的動向,并當好學生學習的參謀和指導員。
2.小組交流
學生通過提前預習和自主學習以后,肯定發現了許多問題,比如:自己不理解的知識點、句型、,可以要求學生將困惑提出來,在小組內討論解決,在這一環節教師要求學生都會的題和學生都不會的題不做交流,因為學生都會做了就沒有交流的必要,學生都不會的再交流還是不會,這就需要我們的講解,這樣不僅可以節約時間,還能提高交流的時效性。
3.合作探究
到這個時候學生已經基本上解決了基礎性的問題,可是學生還存在“為什么”和“怎么做”的問題,比如在上一節閱讀課時,教師應針對學生提出的疑點和相關的新發現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此間盡可能發揮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問答,教師啟發引導,并及時對各小組的表現進行評價加分,充分利用組與組之間的競爭,最大限度地調動每位同學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讓課堂因互動而精彩。
第三環節:展示分享,展示交流成果、鞏固提高
展示分享是應用教育心理學原理,利用初中學生的學習規律和渴望表現的心理特點,通過學生不同形式的學習展示,來調動學生的學習內驅力,并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水嘗無華,相蕩乃生漣漪;石本無火,相擊才生靈光。”在學生課前全面預習的基礎上,課堂上以組為單位進行了探究,在展示分享中學生的感性知識相互碰撞。通過比較、質疑和反思,不斷優化個人和小組的學習成果,直至達成共識。
第四環節:當堂檢測,反饋矯正,拓展、升華提高
課堂教學之末,針對本節課的知識點,學習重難點,易混點,易錯點,在導學案中設計當堂檢測題,題量不應太多,但要精,針對本課知識點設計,題的難易程度也要有梯度,即要照顧到后進生,還應設計一兩道拓展提高題照顧到優等生(這些題可不要求后進生做),先給學生2-3分鐘自己完成,然后同桌之間對改,對每一題的出錯情況進行分析,對出錯率高的題的著重講解,然后抽查學生講解,如果全班同學都理解了,可以讓他們在同桌之間互相講解。可別小看了給他人講解的過程,這其實也一個知識再塑造的過程。
二、課堂教學四環節在實踐存在的一些問題和思考
1.在學生自主學習時放任自流
教師往往認為 “預習交流 合作探究 展示分享 當堂檢測”課堂四環節的教學模式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進而掌握知識,因此安排學生自學時,課堂上多數時間采取了“放羊式”,該講的不講,該引導的也放給學生去“死啃”,結果不僅效率低,更嚴重的是出現了很多知識缺陷和漏洞,學生不會的照樣還是不會。
2.小組合作交流、討論缺乏有序的組織
在小組討論,合作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時,由于小組長缺乏一定的組織與管理能力,往往出現組內學生討論無序、隨口亂說,都急于先表達自己的意見,特別是不服從組長的安排,造成混亂的場面,影響學習效率。
3.課堂出現為展示而展示的情境
大部分教師片面的理解展示的目的,認為只要有展示,課堂就精彩,所以出現了只重形式,但與所學內容無關或關系不大的無效拓展展示,既浪費時間,又影響教學效果。
4.合作探究與展示分享的時間難以操控
在合作探究與展示分享環節,看到學生積極的探討與充滿激情的展示,教師不舍進入到下一環節,這樣往往造成在這兩個環節上耗時過多,導致當堂檢測環節被迫留于課外,以至于當堂檢測達不到當堂檢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