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衛紅
【摘 要】閱讀理解題作為語文考題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高考中題目量不斷加大。許多學生因為不懂得正確的解題方法和技巧的要領,往往失分較多。在平時注意加強以下幾方面訓練,也許對提高答題質量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倒讀;三步;三點;找原文;注意事項
現代素質教育對中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閱讀理解題作為語文考題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高考中題目量不斷加大。筆者在語文閱讀理解教學中發現,許多學生因為不懂得正確的解題方法和技巧的要領,往往失分較多,且大多失分非??上?,甚至于是無謂的失分。筆者認為,如果在平時注意加強以下幾方面訓練,也許對提高答題質量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倒讀法”節省時間
解答閱讀分析題的中心步驟就是閱讀,既要閱讀短文,又要閱讀題目??荚囀怯袝r間限制的,怎樣閱讀才能節省時間,這也是平時訓練必須關注的。
有的學生采用“順讀法”,就是先讀短文后讀題目,然后再讀短文尋找正確答案。有的學生采用“倒讀法”,就是先讀題目(四個選項不讀)后讀短文,最后尋找答案。大量事例表明,“倒讀法”的閱讀效率是最理想的。因為這種閱讀方法是帶著問題閱讀,目的明確,容易集中,能及時抓住文中與解題關系密切的信息,從而節省了閱讀時間。“倒讀法”對表層理解的題目(提問時間、地點、原因等)效果最好,對深層理解的題目,要從短文的整體內容出發,進行概括和總結,分析所提供選項,作出準確的判斷。
二、“三步法”閱讀選文
現在的選文大多是文質兼美的文章,它們或注重思辨、啟迪學生智慧,或展示科技新貌、開拓學生視野,或寓理于情,這些材料對大多數同學而言是陌生的,因此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步驟是必不可少的。
(1)粗讀,即快速閱讀包括標題和檢測題在內的所有文字資料。答題時切忌文章都沒完整的閱讀過試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寫答案。通過瀏覽全文,首先要重點理解文章的體裁是記敘文還是說明文;其次要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層次和段落);而后,應記住文章的要點,重要的結論以及一些關鍵性的人名、地點、定義和數字,不同的人名、地點可用鉛筆在試卷上分別打上不同的記號,以便查找。
(2)細讀,即在瀏覽的基礎上,讓學生帶著問題細細閱讀選文,深入了解文章立意、寫作思路、表達方式和表現手法等,做到重點明確、胸有全局。細讀這一步,要求學生重新審視所要回答的問題的要求,關鍵的關鍵字、詞或句子也要讓學生用筆圈下來,作為扣題作答的要點,也是學生回答問題的可能的得分點。
(3)精讀,即在細讀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帶著對材料的初步理解,首先重點品讀檢測題的題干,揣摩出題者的意圖,在有所思考的基礎上再讀選文,同時對那些答題要求較高的題目做到有的放矢、重點關注。
三、“三點法”把握材料
每篇選文都是有血有肉的。但是閱讀過程中,如不能很快地抓住主要內容或主題思想,而被一些具體瑣碎的材料遮住視線,答題就會吃力不討好。
(1)抓題目。標題是文章的眼睛,讀懂了它,文章大概意思也就知曉了三分之一。有些文章題目交代了文章的文體或寫作的方向,抓住了題目,答題一般就不致于產生太大的偏差。
(2)抓住中心句。中心句是文章內容的主要基石,常常是文章題目的闡釋和延伸。抓住它,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認識就會更準確更具體。
(3)抓議論、抒情句。議論、抒情句往往起突出中心、深化主題的作用,是作者感情傾向最鮮明的體現之所在。因此,抓住這類句子,往往能明了文章的立意,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中心。
四、“找原文”果斷作答
有些閱讀理解題,文中有明顯的準確答案,這時要善于利用閱讀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果斷作答。有些試題它直接要求用文中原話來回答,有些試題雖然沒有明確要求用文中的原話來作答,我們也仍可以“從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來回答問題。如若它指定必需要使用學生自己的話來回答的話,我們也可以讓學生將文中的原話加以翻譯,再換言之。
當然也會出現一些要求較高,較難的題目。這些題目,不能直接用文中“原話”答題。這些試題需要結合全文內容,挖掘句子的隱含信息,經過縝密的思考,尋求完美的答案。
五、答題的注意事項
回答問題力求做到以下諸點:
(1)不可不答;不答則無分。學生只有回答閱讀材料要求所的提問題,才能得分。我們老師對學生進行語文閱讀理解訓練時,就必須向學生說明這一點。
(2)不亂答;亂答也不得分。學生不聯系語文閱讀理解問題的要求來回答,我們稱之為亂答題,亂答本質上是與學生不答題一樣,沒有成績。我們在語文閱讀理解訓練中強調學生要答滿線格,但并不是讓學生在語文閱讀理解訓練題線格胡說和亂說。
(3)言之有據,持之有理。所謂“言之有據”就是要學生在閱讀試卷上的文字材料上找原話,找依據,不能憑空瞎說。
所謂“持之有理”就是讓學生根據問題能夠說一個所以然來,能說一個道道來,或謂之“自圓其說”。只要學生言之有據,持之有理,就可以酌情得分了。
(4)規范語言,認真書寫。答案基本考慮成熟之后,還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語言。語言簡潔明了,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復羅嗦,不得要領,往往會費力不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