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海霞
臺灣高等職業教育產學研合作模式特色研究及啟示
嚴海霞
臺灣的高等職業教育在生源人數相對缺乏的大背景下仍能占有一席之地,歸結原因就是其明確的辦學定位、務實致用的辦學宗旨,注重學生專業技能培養的同時,更加注重校企合作和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本文以臺灣龍華科技大學校企合作模式為例,通過對其產學研工作的成功經驗的探究,對大陸高等職業教育的產學研工作給予啟示。
臺灣;高等職業教育;產學研工作;特色;啟示
臺灣和大陸高職在教育目標的設定上有異曲同工之妙,前者以培育產業實務人才為己任,不斷創新育人模式,使其在生源競爭激烈的高等教育體系中極富特色并占有一席之地。臺灣高職院校密切關注產業界的發展動態,對產業界的形勢以及未來走勢進行具體分析,了解企業界對勞動力技能、素質各方面的需求,然后為學生量身訂做培養方案。
1.四元一體的全人教育
在產學研合作模式上臺灣高職教育選擇的是四元一體的全人教育,即強化多元學習、生活實踐、職場體驗;注重培養文化創意素養;推動學生自主學習認證及領導力提升,以及強化學生競爭力指標。因此一方面學校本身的硬件投資數額較大,教學實習、實驗設備都非常精良;另一方面又積極與企業合作,為學生提供配套的實習工作崗位。臺灣高職院校無論是在教學上還是在信息宣傳、成果展示上都注重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將現代化、高科技化的手段運用到教學過程中。
2.學校教育與地方產業緊密結合
早在2009年,臺灣地區高等職業教育體系中實施“產學連結績效計劃”,用以促進和獎勵大專院校發展產學研工作,提高大專院校產學合作運營單位的專業與組織能力,引導大專院校設置多元彈性學制,提高科技研發成果產量,帶動企業發展。在臺灣積極的產業政策引導下,高職院校有效結合地方產業資源,創新產學研合作模式,進一步提升學校人才競爭優勢。
3.政府、企業、學校三方共建的產學研合作模式
臺灣地區高等職業教育的產學合作由政府、企業、學校三方參與,屬于官、產、學合作的類型,“官”在產學合作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帶頭作用與指揮作用,而“官”提供的政策、法規、資金支持也是產學合作得以順利展開的前提條件。政府部門主要負責出臺能夠促進產學合作順利實施的相關政策、制度,協助規劃現行各部門產、學、研合作機制;為學校提供資金支持;組織參與產學合作的各部門建立專門推動產學合作的機構,有效推動大專院校進行研發、轉化、孵化組織整合,加大資源利用效率。高職院校則按照相關制度規定及產業界的需求培養理論知識與技能兼備的實用型人才;鼓勵教師赴民營機構深耕服務,提高實務能力,積極參加科研項目。合作廠商的主要責任是規劃和執行學生實習的工作分派與輪調計劃,為學生提供工作崗位進行專業技能培訓;為高職院校提供業界師資,參與學校的課堂教學、教學計劃制定;協助高職教師進行產學合作研究。官、產、學三方密切協調、充分配合,定期召開會議,探討課程設置、學生選拔、學制銜接、資源共享、企業人才培育、權責劃分等問題。
教師是實施教育活動的重要方面,在現代教學體系中,雖然教師的主體地位在逐漸轉換,但其自身的專業和技術能力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因此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推進高等職業教育產學研工作的重要環節。近年來,教師隊伍的數量增長速度和教師素質有呈反比之勢。越來越多的年輕教師剛邁出校門,又走進校門,使得教師隊伍呈現年輕化的趨勢。尤其是對技能要求較高的一線操作類專業,更是缺乏經驗豐富的“師傅”型教師。產學合作之所以在臺灣的高職院校中開展得有聲有色,其中一個關鍵的前提是:高職教師在有效的激勵機制下取得了很多有用的科研成果并在業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科研能力得到了業界的一致好評;而大陸現階段對教師的評價仍過分強調學術論文與縱向課題,大部分高職教師還不具備獨立開展科研承擔產學合作項目的能力,導致許多優秀的學術資源并不能真正地投入實際生產需要中。
結合以上分析,大陸高職教育從師資方面入手推進產學合作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高職院校仍然要以高學歷的專職教師為主,同時又要聘請業界經驗豐富的技術、管理精英進學校講課,為學生傳授技能知識,或聘請知名的企業家、工程師一起參與學校的課程規劃,為學校教學工作、學生培養、未來發展出謀獻策;其次,可以有計劃地選派教師到企業進行實地考察、技能學習,或到國外的優秀院校進行考察學習,了解國外職業教育產學合作的進展,學習他們的先進理念,促進師資的國際化;再次,提高教師學歷層次,科研能力,技術指導能力、課程開發能力,輔助學生參加技能大賽培養創新意識。
產學合作的發展與經濟的發展、高等技職教育的發展是協調一致的。科技的進步帶動了企業生產設備的更新換代,生產技術、工作方法、管理方式隨之發生變化,產業升級、經濟轉型勢不可擋。就業單位對畢業生的技術操作能力、工作適應能力、創新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設置、人才培養方式、教育體系也隨之而變。為配合經濟建設需求,完成人才培養目標,產學合作從內容到形式都不得不做出相應的調整。借鑒臺灣地區高職產學合作的成功經驗,結合大陸產業發展、高職辦學的實際情況,才能趨利避害走出一條符合中國特色的產學合作之路。
[1]謝芳.臺灣高等技職教育產學合作研究[D].湘潭大學2013.
[2]何珊珊.臺灣地區高等技職教育產學合作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
[3]孟祥仁,紀秀明.臺灣技職教育的新動力:產學攜手合作計劃[J].職教通訊,2010(02).
(作者單位: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21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