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海洋 賀清陽
創建宿舍文化提高道德修養
赫海洋 賀清陽
大學的宿舍既是學習生活的載體,也是文化的容器。除了課堂教學和自習之外,學生在校的時間,幾乎一半是在寢室里度過的,寢室是私密的空間,也是各種思想文化交流碰撞最為激烈、最為自由的地方。本文對宿舍文化的涵義、內容和功能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強宿舍文化建設的原則、創建方式,進一步明確了宿舍文化建設在學生道德培養、人格完善中的重要作用。
大學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優秀人才,培養過程就其本質來講,就是通過校園文化來育人,即通過文化來武裝人、引導人、塑造人、培育人,無論是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還是環境育人等,說到底都是文化育人。
大學宿舍文化是校園文化的一個子系統,在現行的高校宿舍管理制度中,是靠制度管人管事、或靠人管。由于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缺失,無論是軍事化管理方式還是優勝評比的方法,都難以持久,使宿舍管理成為一道難題。宿舍是學生生活休息之地,宿舍管理實際上是一種生活化教育,處處都有文化的印記。宿舍管理如果能設計有益的活動消耗學生的過剩精力,避免無事生非;開展一些集體活動,給學生創造交友投分的機會,感受兄弟姐妹手足之情意;為學生愛好興趣、創意想象、能力才藝展示搭建舞臺,體驗成功后的喜悅等等,就會構成一定的文化環境,不僅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技能水平、鑒賞水平、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人與人、人與集體友好相處、和諧共榮的價值理念。創建宿舍文化,能夠滿足大學生精神、生活、交往之需、彌合制度管理的欠缺,給學生全面發展提供一個和諧的氛圍、良好的環境。
高校宿舍文化是指高校學生宿舍及其周圍的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的總和,是大學生共同生活、學習、互相影響和作用過程中形成的環境和氛圍,它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體是學生,客體是宿舍及其周圍的客觀環境。
宿舍文化的內容包括不同的要素或層次、層面,各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了宿舍文化的整體內容。一是宿舍物質層面文化,即宿舍及其周圍客觀物質環境,良好的宿舍物質環境體現學校教育風格的自然美,它給學生以和諧、明快、舒暢之感,起到陶冶情操和啟迪思想的作用,是其他層面文化的基礎。二是宿舍管理制度層面的文化,它既是宿舍文化的內容,也是其他宿舍文化建設的保障,是宿舍精神文化的物化和具體體現。通過制定規范的管理制度,把良好的、成熟的和行之有效的管理經驗用制度固定下來,能夠使宿舍文化建設科學化、規范化、系統化,并能為宿舍管理提供制度依據,能使宿舍文化建設滲透到學生學習、生活中去。三是精神層面的文化,精神文化是宿舍文化的靈魂,主要通過思想觀念表現出來,包括思想意識、價值觀念、生活信念等。對每一個人的理想、意志、情感及行為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宿舍文化創建是一個系統工程,最終的目標不僅僅是讓學生循規蹈矩、遵守校紀校規、更深層次的意義在于開發學生心智,發展學生的創造性,培養學生的內在修養,使之成為真正的社會人。貼近實際,從學生的成才需求和思想實際出發。
1、宿舍文化與環境育人結合
培養學生公共意識,打造不同特色的文化活動,提供平臺,是創建宿舍文化生態環境的重要環節。讓學生們親自參與設計、美化自己的寢室,使之成為大家共同認可的生活空間和情感天地。如:寢徽、書法、其他學習信息等,讓宿舍空的墻壁成為宿舍文化的載體。“宿舍文化藝術節”、“團結杯”籃球賽、辯論賽等活動,使宿舍文化與校園活動結合起來。定期開展“學習型宿舍”、“特色型宿舍”、“星級宿舍”、“穩定安全先進宿舍”評比、表彰活動、調動大家積極參與的興趣、并利用榜樣的力量,增強宿舍文化的感召力。這種文化氛圍有利于學生控制情緒、約束行為、陶冶情操。
2、宿舍文化與學生黨建工作結合
在學生黨員發展和考核程序上,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一幫一”參與者、宿舍管理中表現突出者;并規定學生黨員必須但任宿舍管理工作,做到“一個黨員一面旗幟”,發揮學生黨員干部的榜樣效應,以點帶面,帶動其他同學向組織積極靠攏。組建學生宿舍委員會,通過他們收集、放映學生的意見,對宿舍自我管理,引導學生對宿舍文化進行研究、探索和設計,消除學生的逆反心理、抵觸心理。
3、宿舍文化與學風建設結合
充分發揮同宿舍同學之間相互影響、互相促進的作用,把學生宿舍開展學風建設作為宿舍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采取措施進行鼓勵和引導。比如可以在學期初由宿舍長根據宿舍成員的建議和實際情況,擬訂一份宿舍學習計劃和學期學習目標,宿舍成員相互監督、互相帶動,還可以采取“一幫一”、“一帶幾”的方式,互相取長補短,互相促進;可以就學風、考風“約法三章”,互相鼓勵,相互監督,營造宿舍良好的學習氛圍,樹立“比學趕幫”的學習風氣,促進共同進步,有效地促進學風建設結合學生發展的關鍵需要,開展學術創新活動。
4、宿舍文化與管理、教育、服務相結合
我們要善于將社會要求轉化為自我要求,因為任何教育只有轉化成自我教育,才能真正達到教育的效果。我們要尊重學生主體,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的基本權利和責任,讓每一位學生都受到民主平等的對待,讓每一位學生的個性都得到應有的發展。一是思想政治導航體系。引導學生關心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事務、培養學生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使學生堅定信念。二是綜合素質培養體系。從人際關系、行為約束、道德規范、習慣養成、素質提高、創新思維等方面培養學生的公共意識,培養高素質的公民。三是動手能力拓展體系。從專業研究、技能提高、知識積累、理論創新、實際運用等方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業務水平和動手能力。輔導員應定期深入學生宿舍,將思想工作做到床頭。
大學精神。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宿舍文化建設要納入校園文化建設的總體布局,統一考慮,統一建設,有利于校風、學風建設,要體現大學的理念,體現科學、求實、民主、創新的大學精神追求。
主體先行。文化要表達共性的東西。宿舍文化主體的確立應該是大多數學生喜歡的帶有共性需求的文化內容,溶精英文化、高雅文化、大眾文化為一體,形成一個良好的文化生態,滿足學生的文化消費需求,使之保持一種健康的精神狀態。
平和交流。文化重在交流。交流最合適的載體就是形象,而形象的創造需要親和力。創建宿舍文化行政管理者、老師、學生等角色處于平等的位置上。這種交流要避免說教,不要過度追求自我利益,錯位訴求,以誠信價值、制度體系為尺度,共同遵守普遍規則,承擔社會責任,在共性中凸顯個性。
開放多樣。創建宿舍文化需要給文化一個更廣闊的天空。宿舍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環境和特定的人群中產生和發展的,有特有的思維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識,展現著學生的創造力,體現著多樣性。要尊重和保護學生利益訴求的多元、價值觀念的多樣,不要輕易地說不。創建宿舍文化,建設有影響力、有感召力的文化傳播平臺,不斷地創造新的文化環境,不斷地改變自己,練就新的品質、新的觀念、新的力量、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語言、展現文化的本質和人的本質。
認同差異。創建宿舍文化要容忍文化的趣味和差異。不同的宿舍由于學養、興趣愛好等不同,反映到宿舍文化創設上,就會形成不同風格品味,形成宿舍間的文化差異。要在宿舍文化差異中發現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自我價值實現的共通的一面,做到和而不同,宿舍文化差異是豐富學生業余生活,塑造不同文化性格和精神氣質的有力手段。
大學生是一個龐大的群體,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現形成和成熟的階段。而宿舍作為學生的“第二家庭”,是道德修養、人格培養的延伸。現行德育的根本任務是端正人的品行,完善人的人格。這需要人的自覺參與,主動學習、實踐、感悟、體驗、反思、修煉。因此充分利用這一陣地,加強宿舍文化建設,開展豐富多采而又切實可行的活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道德修養,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意志力、判斷力、親和力以及獨立人格,學會自己面對人生,創造生活。
[1]田英蓮.創建有益于大學生成長的宿舍文化[J].中國高等教育2009(20)
[2]趙國年,付建軍.加強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充分發揮與人功能[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1)
[3]朱以財試論宿舍文化建設與大學生素質培養[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8(7):98—l
(作者單位:西安石油大學71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