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泉汐
開展大學生心理弱勢群體教育的對策
岳泉汐
大學生心理弱勢群體是心理問題的高發人群之一,為了幫助預防和避免高校心理問題的頻發,本文提出了針對心理弱勢群體的教育途徑,以期促進思想政治工作更好更順利地開展。
高校弱勢群體主要是指那些有心理資源匱乏、經濟實力薄弱、學習成績不佳、交際能力低下、生理狀況孱弱等情況的弱勢學生人群。其中,心理弱勢群體包含于弱勢群體當中,主要是指那些因各種主客觀原因,在經濟狀況、社會位置、權益實現、教育資源占有、教育機會獲得、競爭能力、自身素質等方面處于相對不利或比較劣勢的境況,在教育資源分配和社會競爭中弱于其他學生群體導致出現心理問題,并且這種心理問題在一定程度影響到他們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的學生群體。正因為如此,認識大學生心理弱勢群體的特點,探討解決大學生心理弱勢群體面臨問題的對策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加強大學生心理弱勢群體的教育有助于預防學生突發心理問題。當前,一些心理弱勢群體的學生不愿坦誠自己內心遇到的問題,更不愿接受心理咨詢,擔心自己與別人“不一樣”。這種抵觸情緒恰是心理弱勢群體學生走出困境的阻礙。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應該把握學生這種心理,想辦法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對心理弱勢群體進行適當的預防性心理健康教育,降低其演變成嚴重心理問題的可能性。
其次,加強大學生心理弱勢群體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學生的整體素質。在當前社會轉型期,心理問題已成為大學生思想品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素質等培養的嚴重阻礙。因此,現階段注重加強心理弱勢群體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心理弱勢群體大學生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社會,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是他們成長成才的必然要求。
再次,加強大學生心理弱勢群體教育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整體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學生在政治觀念、道德規范及法律意識等較高層次上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而加強大學生心理弱勢群體教育本身是完善人格、發展人格的重要手段。它所實施的內容彌補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傳統教育理念,忽視人的心理活動而單純通過灌輸說教來解決大學生思想問題。因此,加強大學生心理弱勢群體教育是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了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一)進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檔案
高校應做好新生的心理普查,通過心理測試、個案分析,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在心理檔案中應詳細記錄學生的家庭信息、經濟狀況、個性特征等。測試完畢后,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專家利用專業軟件分析學生的心理狀況。對于那些心理問題嚴重的同學,將采用約談、書信和輔導的方式為他們提供幫助。篩選心理高危易發人群,對在心理健康普查中發現的心理問題嚴重的學生,要進行個別心理咨詢,將普查與重點咨詢結合到一起,將問題解決在萌芽階段。通過心理普查,有助于學校有關部門及時和有針對性地了解新生們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及時采取干預措施幫助新生解決心理方面的困惑。
(二)優化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高校要按照心理健教育的目標,優化“大學生心理衛生”、“健康心理學”的教學內容,開設專題講座,使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識學習和生活中的心理問題,并學會進行自我心理調適,增強學生的情緒控制能力、挫折耐受力、環境應變能力,提高學生的意志力和自信心,從而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如針對新生適應問題,課堂內容的設計可以有:人際交往、分離經歷等。課堂內容豐富多樣,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這樣有助于學生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從而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三)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進行常規性心理咨詢以及特色服務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是開展心理弱勢大學生群體教育的重要依托,在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和防止心理疾病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心理咨詢人員運用心理學原理與技術,對來訪者的心理施加影響,從而改善其不合理行為,解除其心理沖突,達到心理平衡,減少或者消除種種心理弱勢。為此,學校領導要充分重視這項工作,在師資培訓、活動經費、場所設施等方面做出必要的規定,給心理咨詢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保障。其次,學校還可以創辦心理健康網站、熱線、報紙、心理劇場等,加大心理弱勢群體教育的滲透力以及服務范圍。
(四)發揮大學生自我教育的主體作用,全面普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已基本建立,對他們來說,在具備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識的基礎上,最重要的教育是自我教育。通過發揮大學生自我教育的主體作用,實現由他控到自控,使其能夠做到行動上自律、評價上自省、心態上自控、情感上自悅。因此,要積極培訓大學生中的骨干分子,讓學生骨干把心理健康知識和技能輻射到每位學生,啟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調動學生自我心理發展的自覺性和積極性。通過自我調節自己擺脫心理負擔,能正確對待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除掉心理弱勢。
[1]趙欣欣.大學生弱勢群體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科技學院,2011.
[2]黃文進.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結合[J].高校論壇,2007(4):19~21.
(作者單位:長春大學旅游學院130607)
岳泉汐,1988-03-01,漢族,吉林省吉林市人,長春大學旅游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