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悅華
美術課可以通過審美教育提高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鑒賞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可以通過審美教育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促進其智力的發展;美術課可以通過對學生進行美術知識教育和美術技能訓練。通過美術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藝術的創造能力,形成正確的人生觀,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想上一堂好課,我認為,教師首先要學會微笑,給學生一種平易近人的感/覺,讓他們敢于走進教師的心靈。這樣,你便會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為你的美術課堂打下了堅實的感情基礎。課堂上,如果學生敢于、樂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和觀點,那么你的美術課堂便充滿了和諧,充滿了活力。給學生以更多的微笑,也就給了他們更多的自信,給了他們更多的學習選擇權,以至學生會相信老師不會輕易否定他們,更不會批評他們。這樣,學生就找到了張揚個性的空間。何愁美術課堂沒有活力與激情?
在教學中,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材實際,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充分運用直觀教具,創設教學情境,把學生帶入良好的學習環境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講三年級上冊《魔幻的顏色》一課,內容是認識原色與間色,學習色彩基本知識并進行調色練習。學生看著我用紅、黃、藍三種顏色象變魔術般地調配出多種不同的色彩,使小衣服變得更漂亮了,這樣,學生在教師創設的課堂氣氛中,積極主動地去探知色彩的基本知識和進行色彩練習。這樣做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又培養了學生的色彩感受能力和色彩的應用能力。
欣賞是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材中每一冊都有一些欣賞的內容,如水墨、油畫、水彩、鉛筆、色粉筆、浮雕……對于畫種、材料、表現方法教師只能泛泛而談,或者給學生一張圖片說明:這就是浮雕,這就是油畫。有了動畫課件,教師就可以當場演示、當場制作出不同的效果,并在制作過程中讓學生進行理解和感受。例如在欣賞浮雕作品時,先用數碼相機拍攝一些學生的頭像,然后根據需要點擊浮雕或油畫以及另外的效果,這樣學生就可以直接欣賞同一內容的不同表現形式了,效果很好。
作畫者要力求在較短的時間里進入角色,達到最佳的競技狀態,切忌漫不經心、胡思亂想、精力不集中。動筆之前,要有一個充分感受被畫對象的過程,包括對象的基本形體比例、明暗層次、氣質、環境、個性特點等,把對象的整體感受印記在腦海里,并認真思考需要采用的方法與手段,包括構圖、工具、繪畫風格等。即“胸有成竹”,意在筆先。教師須及時引導和提醒學生,要認真、投入、快速,采用跑動或移動觀察的方法,把對象鮮活、生動的第一印象和基本特征迅捷地表現出來。觀察時力求做到上下左右同時看,畫左邊,看右邊;畫上邊,看下邊。整體觀察、思考對象的各種關系,擺脫局部觀察的不良習慣。
使美術知識具體化。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中滲透了一定量的美術基礎知識,相對于理解能力不強的小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如《主次分明的構圖》一課,在以往的教學中使用畫圖或拼貼的方法來說明構圖時要把主要的物體放在主要的位置。使用動畫課件可以使構圖知識具體化:打開動畫課件,用復制粘貼的方法導入一些蔬菜、水果、陶罐的圖片,接著用移動和自由變換的功能來說明構圖的要求,通過不同的演示來說明什么樣的構圖是合理的,實現了使抽象的知識概念轉化成了具體直觀的可視現象,達到了教學的有效性。
美術課程評價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改進教師的教學,促進美術課程不斷發展的重要環節。不論是在學生的創作過程中,還是面對學生的美術作品,都應給予及時的表揚與鼓勵,讓學生都能感到獲得成功的快樂,使他們更富有創作勇氣和熱情。即使學生的創作與現實不符,也不要急于批評,要耐心地了解學生的創作意圖。所以我在評價學生的美術作品時,站在學生的觀點上去認識了解他們的作品,讓他們更好地進行創造。
美術課教學內容十分廣泛,大部分客觀事物都可以成為表現的對象。在美術課的開始階段,高度地評價學生的參與學習興趣和參與學習態度,有助于學生將主動參與意識貫穿教學始終。如教學《染紙》一課中,學生對宣紙的特殊浸染效果很感興趣,很想動手調一調。教師就應該對學生的這一學習熱情予以肯定,加以表揚并保護學生的參與意識,鼓勵他們動手試一試。這樣,學生主動性被激發,主體意識得以增強,從而使其向教學內容的深入方向發展,同時又提高了學生參與整個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美術可以陶冶人們的情操,給人以美的情趣和藝術的熏陶。美術課對于培養學生感受、理解、評價各種美的能力,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具有特殊的作用,小學美術教師必須對美術課高度重視。要想使每個學生都學好美術這門課程,首先要培養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美術教學活動要富有趣味性,學生參加起來才有主動性和積極性。發現融音樂性、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的游戲,更能激發學生的激情,以及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讓他們在愉悅中不知不覺地掌握所學的知識,使美術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從而使學生對美術產生濃厚的興趣。美術教育不是為了培養一個個小畫家,而是在于培養其生活技能、生活的創造力,以良好的心態、靈活的思維、健康的人格來面對社會的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更新觀念,要以愉快的心情、引人人勝的方式為學生創設生動有趣的、具有現實意義的教學氛圍,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在美術活動中喚起孩子對美術的追求、大膽的想象和勇敢的創造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