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嵋松 王 麗 周 杰 王 鈺 周建民 徐惠波
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藥效毒理安全性評價中心,長春130012
中藥聯合西藥對初治繼發性肺結核病的臨床效果研究
劉嵋松 王 麗 周 杰 王 鈺 周建民 徐惠波▲
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藥效毒理安全性評價中心,長春130012
目的探討中藥聯合西藥治療初治繼發性肺結核病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全國14家醫院門診2009年5月~2010年10月收治的符合西醫初治繼發性肺結核病和中醫肺癆(肺陰虧虛證)診斷標準的患者695例。將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340例和對照組355例。試驗組給予中藥聯合西藥方案治療,對照組給予西藥方案治療。療程均為6個月。比較兩組的中醫證候治愈率、痰涂片轉陰率、X線改變情況等。結果試驗組的中醫證候治愈率為92.10%,對照組為75.42%;試驗組的X線病灶明顯吸收率為82.82%,對照組為63.97%,兩組的上述指標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試驗組的空洞閉合率為69.23%,對照組為63.08%,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痰涂片陰轉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的胃腸道反應、白細胞減少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中藥聯合西藥治療初治繼發性肺結核病(肺陰虧虛證),可明顯減輕臨床癥狀,提高X線病灶明顯吸收率和空洞閉合率,且安全性較高。
中藥聯合西藥;初治肺結核病;肺陰虧虛證;臨床研究
肺結核病(肺癆)近年來已成為三大傳染病之一,按照國家法規要求基本治療多采用西藥治療方法。西醫臨床先從二聯用藥開始,隨著肺結核病人群的不斷擴大,現發展到四聯用藥。無論是二聯用藥,還是四聯用藥,臨床上常見肝、腎功能異常,白細胞減少,胃腸道反應,尿酸值增加等不良事件和不良反應,加之患者多數為農村或打工人群,多數因治療時間太長、不良事件或不良反應而導致患者不能按規定療程的時間,間斷或停止用藥。祖國醫學認為,肺結核病(肺癆)是因人體正氣不足,氣血虧虛,癆蟲侵蝕。歷經多年研究證明,該病傳染性較強。根據國家“十一五”科技重大專項的要求,通過對1500例進行橫向證候調查顯示,初治繼發性肺結核病(肺癆)臨床上多見于肺陰虧虛證候。本研究選擇695例初治繼發性結核病(肺陰虧虛證候)患者,比較中藥聯合西藥與單純西藥的治療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5月~2010年10月在全國14家醫院(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長春市傳染病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成都市結核病防治院、中國人民解放軍309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曹路分院、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浙江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西安市結核病胸部腫瘤醫院、浙江省麗水市中醫院、紹興市第六人民醫院、臺州市立醫院、吉林省結核病醫院)門診收治的患者695例,納入病例獲患者知情同意。研究方案由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制訂,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將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340例,對照組355例,控制脫落率在20%內。試驗組:男性231例,女性109例,年齡為(33.34±12.78)歲,身高為(167.30±7.24)cm,體重為(56.54±8.76)kg,病程為(51.14±62.46)d;對照組:男性238例,女性117例,年齡為(33.81±13.17)歲,身高為(166.97±7.37)cm,體重為(56.47±8.76)kg,病程為(44.89±50.40)d。兩組的性別、年齡、身高、體重、病程、民族、婚姻狀況、工作性質、藥物過敏史、肺陰虧虛證候、合并疾病及癥狀、合并其他用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1.2.1 西醫診斷標準參照《中國結核病防治規劃實施工作指南》[1]制定。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為初治肺結核:①從未因結核病應用過抗結核藥物治療的患者;②正進行標準化療方案規律用藥未滿療程者;③不規則化療而未滿1個月者。
1.2.2 中醫辨證標準參照《中醫內科常見病診療指南:中醫病證部分》[2]《中國現代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3]《中醫臨床診療術語:證候部分》[4]制定。
肺陰虧虛證之主癥:干咳、盜汗、手足心熱;次癥:痰中帶血絲或血點、胸部隱隱作痛、口燥咽干、咳聲短促、咯少量黏痰、顴紅、皮膚干灼;舌紅少津、脈細或細數。
1.2.3 納入標準①符合西醫初治繼發性肺結核診斷標準(涂陰∶涂陽=1∶1);②符合中醫肺陰虧虛;③胸片證實肺內有活動性結核病變;④年齡18~65歲;⑤肝、腎功能正常,空腹血糖<6.0 mmol/L;⑥了解參加本課題的意義及臨床試驗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同意參加試驗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4 排除標準①不符合上述納入標準者;②過敏體質或對方案中任何一種藥有過敏史者;③合并肝、腎、代謝、自身免疫性疾病,內分泌、血液、神經系統疾病,惡性腫瘤、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等患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婦女、精神病患者;⑤慢性纖維空洞性改變者;⑥正在進行標準化療方案規律用藥療程>1個月者;⑦同時參加其他臨床研究者。
1.3 方法
1.3.1 研究方法采用隨機、對照、單盲、多中心臨床試驗方法。使用中央隨機系統,通過網絡申請隨機號碼,實現隨機分組。
1.3.2 治療方法試驗組:采用中藥聯合西藥方案,即辨證中藥+西藥治療:服用滋陰潤肺免煎顆粒(廣東一方制藥有限公司,批號Q0910005)10 g/次,2次/d加2HRZE/4HR[沈陽紅旗制藥有限公司,異煙肼(H):國藥準字H21022350;利福平(R):國藥準字H21021905;吡嗪酰胺(Z):國藥準字H21022354;乙胺丁醇(E):國藥準字H21022349)]1次/d,口服。對照組:采用西藥治療方案,給予2HRZE/4HR,1次/d,口服。療程均為6個月。
1.4 觀察指標
治療前及治療后每個月進行一次痰菌涂片轉陰率、X線及實驗室(血常規、尿常規、空腹血糖、肝腎功能等)安全性指標檢測。每2、4、6個月進行中醫證候指標檢測。
1.5 療效評定標準
中醫癥狀計分標準如下。干咳:0分為無;2分為白天間斷咳嗽,不影響工作生活;4分為白天咳嗽或見夜間咳嗽,尚能堅持工作;6分為晝夜頻繁咳嗽,影響工作和休息。盜汗:0分為無;2分為頭部盜汗為主,偶爾出現;4分為胸背潮濕,反復出現;6分為周身潮濕如水洗,經常出現。手足心熱:0分為無,2分為手足心微熱;4分為手足心熱;6分為手足心熱,喜露衣被外。痰中帶血絲或血點:0分為無;1分為痰中偶有帶血絲或血點;2分為痰中時常帶血絲或血點;3分為痰中經常帶血絲或血點。胸部隱隱作痛:0分為無;1分為偶感胸部隱隱作痛;2分為時感胸部隱隱作痛;3分為經常胸部隱隱作痛。口燥咽干:0分為無;1分為咽喉微干,稍飲水即可緩解;2分為咽喉干燥,飲水緩解;3分為咽喉干燥,飲水也難緩解。咳聲短促:0分為無;1分為偶有咳聲短促,不影響工作和生活;2分為時有咳聲短促,能堅持正常工作和生活;3分為經常咳聲短促,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咯少量黏痰:0分為無;2分為有。顴紅:0分為無;1分為輕微顴紅;2分為顴紅明顯;3分為顴紅如妝。皮膚干灼:0分為無;1分為皮干;2分為皮干發熱;3分為皮干發熱,不欲觸,有劃痕。
中醫證候療效評定標準:改善率=(治療前總積分-治療后總積分)/治療前總積分×100%。治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證候積分減少≥90%;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證候積分減少70%~89%;有效:臨床癥狀、體征均有好轉,證候積分減少30%~69%;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甚或加重,證候積分減少<30%。
X線療效評定標準如下。①病灶:明顯吸收為病變吸收≥1/2原病灶;吸收為病變吸收<1/2原病灶;不變為病變無明顯變化;惡化為病變擴大或播散。②空洞:閉合為包括瘢痕愈合和阻塞愈合或消失;縮小為空洞直徑縮小≥1/2;不變為病變空洞直徑縮小<1/2;增大:空洞直徑增大≥1/2。
1.6 統計學處理
應用SAS 9.1.3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中醫證候治愈率的比較
試驗組的中醫證候治愈率為92.10%,高于對照組的75.42%(P<0.01)(表1)。

表1 兩組中醫證候治愈率的比較[n(%)]
2.2 兩組痰涂片轉陰率的比較
試驗組的痰涂片轉陰率為41.24%(120/291),對照組為44.11%(131/297),兩組的痰涂片轉陰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X線改變情況的比較
2.3.1 兩組病灶明顯吸收率的比較試驗組的病灶明顯吸收率為82.82%,高于對照組的63.97%(P<0.01)(表2)。

表2 兩組病灶明顯吸收率的比較[n(%)]
2.3.2 兩組空洞閉合率的比較試驗組的空洞閉合率為69.23%,高于對照組的63.08%(P>0.05)(表3)。

表3 兩組空洞閉合率的比較[n(%)]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
試驗組的胃腸道反應、白細胞減少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n(%)]
肺癆病因是正氣虛弱感染癆蟲,癆蟲侵襲,肺臟先受,耗傷肺陰[5-8]。臨床多見于肺陰虧虛。病變部位在肺,肺屬金,喜潤惡燥[9-11]。多年來,國家對肺結核的治療完全應用西藥,從二聯藥用到四聯藥,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肺結核病的治愈問題。長期服用西藥可產生不良反應,導致部分患者不能堅持服藥,出現耐藥、不良反應等。根據國家“十一五”的重大傳染病專項的要求,挖掘祖國醫學寶庫精髓。有研究[12-17]報道,中藥聯合西藥治療肺結核的效果較好。為此,本研究在中醫辨證施治理論的指導下,采用中藥聯合西藥的方法對695例初治繼發性肺結核病(肺陰虧虛證)患者進行治療,試驗組以中醫辨證為法,選用寸冬、沙參、川貝、百合等9味中藥,中藥聯合西藥治療肺結核病,對照組應用國家標準性治療肺結核病的西藥,結果顯示,中藥聯合西藥可明顯提高結核病的臨床療效,減輕臨床癥狀;中藥聯合西藥組的肺結核病X線改變情況優于單純西藥組;兩組的痰涂片轉陰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中藥聯合西藥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西藥組。
綜上所述,中藥聯合西藥治療肺結核病,不但提高了臨床效果,而且減少了西藥產生的不良反應,縮短了臨床治愈療程,為今后探討縮短治療肺結核病的療程提供了臨床依據。
[1]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醫政司,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結核病防治規劃實施工作指南[Z].2008:27.
[2]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內科常見病診療指南:中醫病證部分[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8:14-16.
[3]佘靖,洪廣祥.中國現代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20-90.
[4]國家技術監督局.中醫臨床診療術語:證候部分[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7:20-23.
[5]劉詠梅.北沙參粗多糖的提取及對陰虛小鼠的免疫調節作用[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05,26(4):224-225.
[6]劉成彬.驗方論治肺結核研究[J].光明中醫,2009,24(3):575-576.
[7]周建民.肺結核中醫證候的古文獻研究[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26(1):41-42.
[8]王勝圣.肺結核中醫證候的研究概況[J].光明中醫,2010,25(5):903-904
[9]宋智冰.王鈺教授治療肺病學術思想探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10):15-16.
[10]王勝圣.肺結核中醫證候規律及其與客觀指標相關性的研究[J].中醫臨床研究,2011,3(15):13-14.
[11]張尊敬.雙百口服液配合西藥治療初治肺結核療效研究[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1,29(12):2639-2641.
[12]任鵬飛.當歸及其有效成分藥效學研究進展[J].陜西中醫藥,2012,9(25):125-128.
[13]張葉娜.肺泰膠囊輔助治療復治涂陽肺結核52例[J].中國中醫藥技,2012,19(1):84-85.
[14]徐思清.白及的止血作用及其臨床應用[J].內蒙古中醫藥,2014,31(11):94.
[15]吳柳花.黃精對長期超負荷游泳致陰虛內熱模型大鼠的作用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4,10(39):1886-1891.
[16]游昕.茯苓多種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科學,2015,43(2):106-109.
[17]張玄薇.對葉百部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亞太傳統醫藥,2015,11(3):42-44.
Clinical effect study of TCM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on initial treatment of secondary pulmonary tuberculosis
LIU Mei-song WANG Li ZHOU Jie WANG Yu ZHOU Jian-min XU Hui-bo▲
Evaluation Center of Pharmacodynamics,Toxicity and Safety,Jilin Provincial Academy of TCM,Changchun 130012,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CM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treating initial treatment of secondary pulmonary tuberculosis.Methods From May 2009 to October 2010,695 patients conforming to the diagnosis criteria of initial treatment of secondary pulmonary tuberculosis by western medicine and tuberculosis of TCM(pulmonary yin-deficiency syndrome)were selected in the outpatient of 14 nationwide hospitals from.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 group(n=340)and control group(n=355).Experiment group was treated by treatment plan of TCM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whil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western medicine.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6 months.The cure rate of TCM syndrome,the negative rate of sputum smear and change of X-ray and so on betwee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pectively.Results The cure rate of TCM syndrome of experiment group was 92.10%,and control group was 75.42%;the absorption rate of X-ray lesion of experiment group was 82.82%,control group was 63.97%,and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f above-mentioned indexes(P<0.01);the closing rate of cavity in experiment group was 69.23%,control group was 63.08%,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P>0.05).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f the negative rate of sputum smear between two groups(P>0.05).The incidence rate of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 and white blood cell reduction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P<0.05). Conclusion TCM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treating initial treatment of secondary pulmonary tuberculosis(pulmonary yin-deficiency syndrome)can obviously reduce the clinical symptom,improve the absorption rate of X-ray lesion and the closing rate of cavity,and its safety is higher.
TCM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Initial treatment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Pulmonary yindeficiency syndrome;Clinical study
R521.9
A
1674-4721(2015)12(b)-0124-04
2015-07-02 本文編輯:許俊琴)
國家“十一五”重大科技重大專項(2008ZX 10005-010)
劉嵋松(1961-),女,碩士,主任醫師,主要從事中醫臨床工作
▲通訊作者:徐惠波(1965-),主任藥師,研究方向:中藥及中藥新藥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