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云 李雪晶 林 杰 胡建平 樸軼峰
廣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廣州510430
我市增城區265例成人精神病患者殘疾評定結果分析
高 云 李雪晶 林 杰 胡建平 樸軼峰
廣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廣州510430
目的了解我市增城區成人精神病的主要致殘原因,并提出有針對性的預防和治療建議。方法2014年7月,收集我市增城區11個鎮的341例成人精神病患者的相關資料,采用世界衛生組織殘疾評定量表(WHO-DASⅡ)進行殘疾等級評定(實際完成精神病殘疾評定265例),按照殘疾診斷、程度、病程及年齡的不同進行分組統計和分析,考查其主要致殘原因。結果所有致殘原因中,精神分裂癥是最主要的致殘原因,占82.6%,其次是心境障礙,占4.5%。精神殘疾的年齡段分布情況為中年占48.3%,其次是青年(37.7%),老年(14.0%)緊跟其后。結論為減少和減輕精神殘疾,應加強社會心理衛生教育,加大心理咨詢服務范圍,加強藥品、食品衛生的監管,減少精神活性物質的濫用,注重精神病的預防和治療,同時加強農村醫療投入,提高農村精神殘疾的診斷率和好轉率。
精神病患者;精神殘疾評定;致殘原因;防治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競爭不斷加劇,勞動力重新組合,人口和家庭結構發生了變化,原有社會支持網絡逐漸被削弱,社會、生活與工作壓力隨之不斷增加,各種心理應激因素也急劇增加,精神衛生問題日益突出,致殘原因呈現多樣化和復雜化。2009年,中國疾控中心精神衛生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國各類精神疾病患者人數>1億人,精神疾病在我國疾病總負擔中已排名首位,約占中國疾病總負擔的20%,已大大超過心腦血管、呼吸系統、惡性腫瘤等疾病,預計到2020年,這個比率將上升至25%,為此,本研究調查我市增城區成人精神病的主要致殘原因,以期為臨床的預防和治療提供參考意見。
1.1 研究對象
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11個鎮(街道)成人精神障礙導致精神殘持續1年以上未痊愈的患者,且存在認知、情感和行為等障礙,年齡18~79歲,于2014年7月對符合上述條件的341例精神病患者采用世界衛生組織殘疾評定量表(WHO-DASⅡ)[1]予以精神殘疾等級評定,依殘疾程度、病程、年齡不同進行分組統計和分析,探究其主要致殘原因,并通過調研和醫學分析給予預防和治療建議。精神殘疾評定由30位精神病專家分3批于2014年7月1~30日進行評估,實際完成精神病殘疾評定265例。
1.2 評定標準
1.2.1 精神殘疾等級評定由經過專職培訓的精神科醫生根據WHO-DASⅡ值和精神殘疾評定標準統一進行精神殘疾程度的評定,醫生依據患者病歷記錄、住院診斷證明書或其他書面記錄以及對患者檢查過程中獲取的資料進行綜合判斷。
1.2.2 精神殘疾等級一級:WHO-DASⅡ值≥116分;二級:WHO-DASⅡ值l06~1l5分;三級:WHO-DASⅡ值96~l05分;四級:WHO-DASⅡ值52~95分。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同致殘原因與精神殘疾程度的關系
精神殘疾原因依據國際疾病分類(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10)進行評估,結果顯示常見病因為精神分裂癥、心境障礙、精神發育遲滯伴有精神障礙、其他器質性精神障礙、癲癇所致精神障礙、使用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等。其中精神分裂癥發病率最高,是最主要的致殘原因,占所有致殘原因的82.6%;其次是心境障礙,占4.5%。引起二級殘疾的發病率最高,占54.7%,患者多存在嚴重的社會功能障礙和適應行為重度障礙,且生活不能自理(表1)。

表1 不同致殘原因與精神殘疾程度的關系[n(%)]
2.2 不同致殘原因與年齡等級的關系
精神殘疾患者年齡等級分布中,中年患者的發病率最高,占48.3%,青年次之,占37.7%,老年為14.0%;其中精神分裂癥最常見,以中青年人為主,中年人占49.3%,青年人占35.6%,老年人占15.1%(表2)。

表2 不同致殘原因與年齡等級的關系[n(%)]
本研究結果顯示,精神殘疾等級評定依據殘疾程度、病程、年齡的不同進行分組統計,其致殘的嚴重程度、年齡段各有一定的差異,而且各種精神疾病均可導致精神殘疾,臨床工作者應針對不同的精神疾病、殘疾等級、年齡段制訂詳細的治療和康復計劃,提高精神分裂癥早期識別和診斷率,及時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精神癥狀,使其得到徹底緩解,以提高精神分裂癥的臨床治愈率。在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中,應依據患病率、致殘程度的輕重有效地分配社會醫療資源[2],并做好精神病患者出院后的康復訓練以及社會功能訓練,以此達到減輕和減少精神殘疾發生的目的。同時依據患病年齡段加強精神疾病的早期發現,以避免和減輕精神殘疾的發生,才有利于以最小的醫療投入獲得最大的防治效果[3]。
20世紀始,人們的生活環境不斷改變,社會、生活與工作壓力也逐漸變化,我國開始面臨大規模的殘疾,其發病原因也呈多樣化和復雜化,特別是精神疾病的發病率呈迅速上升趨勢。本研究中,265例成人精神病患者中,精神分裂占82.6%,且大部分為重度殘疾,提示精神分裂癥是精神殘疾的最主要致殘原因,且易導致嚴重的社會功能障礙,此結果與既往研究[4-7]基本一致,因此提高精神分裂癥的早期識別和診斷率,及時有效地控制精神癥狀,使患者得到徹底緩解,才能提高精神分裂癥的臨床治愈率。同時疾病后期應加強綜合性的康復治療措施,進行康復訓練以及出院后的社會功能訓練。多項研究[8-12]證實,康復治療、社區康復、農療康復訓練等綜合治療康復措施對精神殘疾有延緩的作用。做好人群危險因素普查,規律合理用藥,控制危險因素,提倡心理健康,及時排解和舒緩精神、心理壓力,以減少精神殘疾的發生。
城鎮環境中,致精神障礙的除精神分裂癥、心境障礙、精神發育遲滯伴有精神障礙等因素外,還有小部分使用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的精神障礙,又稱中毒性精神障礙或中毒性精神病,其是指攝入各種能明顯影響精神活動的物質所致的精神障礙,本病占精神科住院患者的0.3%~0.9%,臨床上較常見的由酒類、大麻、興奮劑和多藥并用等引起的精神障礙[13],因此加強藥品、食品衛生的監管,減少精神活性物質的濫用等將有利于減少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的精神障礙[14-15]。
綜上所述,為減少和減輕精神殘疾,應加強社會心理衛生教育,加大心理咨詢服務范圍,加強藥品、食品衛生的監管,減少精神活性物質的濫用,注重精神病的預防和治療,同時加強農村醫療投入,提高農村精神殘疾的診斷率和好轉率。
[1]于晶妮.精神病患者殘疾鑒定5651例分析[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2,18(4):376-377.
[2]陳曦,黃東鋒,林愛華,等.廣東省成人精神殘疾主要致殘原因和對策分析[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9,24(10):938-941.
[3]李秀美,孫紅波,黃鎮順.精神殘疾評定結果分析428例[J].中國社區醫師,2013,15(23):21-22.
[4]李詠國,焦琨,朱學平.康復治療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精神殘疾41例報告[J].中國臨床康復,2003,7(3):486-487.
[5]林壯國,王啟源,張向陽,等.慢性精神分裂癥社會功能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民康醫學,2004,16(1):55-57.
[6]呂欽諭.精神分裂癥醫院康復的現狀與發展[J].精神醫學雜志,2010,23(5):393-396.
[7]黃衛東,班瑞益.精神分裂癥患者延緩致殘的康復治療研究進展[J].西部醫學,2011,23(10):199-201.
[8]黃衛東.精神分裂癥延緩致殘的康復治療近況[J].中國臨床康復,2002,6(13):94-95.
[9]董秀全.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護理體會[J].基層醫學論壇,2008,12(8):712-713.
[10]張士巧,崔衛東,王嵐.農療康復訓練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治療的意義[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12):128-129.
[11]穆莉莉,蘇京利.農村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庭-社區康復治療[J].中國民康醫學,2005,17(12):725-726
[12]鄭洪波,馬崔,方少心,等.57例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治療效果分析[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4,10(4):202-204.
[13]范肖冬,汪向東,于欣.ICD-1O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54-60.
[14]黃東鋒,陳曦,林愛華,等.廣東省城鄉殘疾人社會參與狀況的比較[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8,23(10):913-915.
[15]陳曦,黃東鋒,林愛華,等.廣東省成人視力殘疾主要致殘原因和對策分析[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8,23(10):922-923.
Analysis of disability evaluation results in 265 patients with adult psychosis in Zengcheng district of our city
GAO Yun LI Xue-jing LIN Jie HU Jian-ping PIAO Yi-feng
Guangzhou Civil Affairs Bureau Mental Hospital,Guangzhou 51043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ain reasons in disabled with adult psychosis in Zengcheng district of our city,and to propos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Methods Materials of 341 patients with adult psychosis from 11 towns in Zengcheng district of our city in July 2014 were collected.The disabled grade was evaluated by WHO-DAS Ⅱ scale(265 cases were evaluated in practice),and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disability diagnoses,degrees,disease courses and ages.The main causes of disability of these patients were examine.Results Of all the causes of disability,schizophrenia was the leading cause(82.6%),followed by mood disorder(4.5%). 48.3%of these patients were middle-aded,37.7%were young,and 14.0%were old age.Conclusion In order to reduce and relieve psychic disabilities,should strengthen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enlarge the service area of psychological consulting,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drugs and food hygiene,reduce the abuse of active substances,pay attention to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mental disease,at the same time to enhance rural medical care input,and to improve the diagnosis rate and improvement rate of psychic disability in rural areas.
Patient with psychosis;Psychic disability evaluation;Causes of disability;Prevention
R749
A
1674-4721(2015)12(b)-0154-03
2015-06-19 本文編輯:李秋愿)
廣東省廣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2014yz-00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