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5日,我國首個4 500m載人潛水器載人球殼在中船重工725所出廠,表明4 500m載人潛水器關鍵設備國產化邁出重要一步。
出廠的球殼與“蛟龍”號球殼大小相當,直徑2.1m,并采用了相同的技術路徑,過程有點像“切、合西瓜”,即先用厚板分瓣沖壓成形,然后分瓣組裝、焊接成整球。從外觀看,比“蛟龍”號多了兩個觀察窗,由3個增加到了5個,最大的不同是使用了我國自主研制的Ti80鈦合金材料。725所副所長王其紅說,面對這個目前我國規格最大、加工工藝技術集成度最高的鈦合金標志性裝備,工程人員仍是遵循“由小到大”的原則。在長達五年里,先制備出1/4球殼、半球殼,并對球殼進一步研究,突破了Ti 80大規格厚板研制、球瓣成形、球瓣機加工、焊接及無損探測等關鍵技術研究。

我國首個4 500m深潛器耐壓殼出廠現場
(科技日報)
國內首家焊接經銷商團體省一級社團組織—安徽省焊接商會,目前在合肥正式掛牌成立。2015年5月30日,安徽省焊接商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會員大會在合肥市安徽外經戴斯酒店隆重舉行。來自全省各地合肥、六安、淮南、蚌埠、阜陽等地區和部分省外的焊接經銷商和生產企業的五十家會員單位和12名個人會員到會。
(新華網)
2015年5月18日,中石油管道局六公司CPP607機組在第二階段φ219mm雙金屬機械復合管TT焊接施工中,創下日焊接62道口、合格率100%、日鋪管1.55k m的卓越戰績,創造了國內同型海洋管道復合管TT焊接的最高紀錄。
管道局六公司通過與西安泰普特種焊接技術有限公司簽訂技術服務和勞務輸出合同,率先掌握復合管TT焊接技術,并承擔中海油平黃二期海底管道焊接任務。經過幾天的磨合調整,焊接速度從55道、57道穩步提升,最終于5月18日創造了國內同型海洋管道復合管TT焊接施工的最高紀錄。
(金屬加工在線)
在福建省泉州市推進“數控一代”示范工程的進程中,高新技術企業自覺并入發展軌道,在生產中使用智能化機器人,不僅促進了生產效率,而且提高了產品質量。
近日,舒華公司泉州臺商投資區項目車間內,成排的機械手正在焊接健身器材部件。只見這些“手臂”靈巧無比,一招一式,一步到位,毫不含糊。據了解,舒華公司的產品機械加工、焊接工藝環節均采用自動激光切割機和機器人焊接機等智能化設備。

焊接現場
(泉州晚報)
目前,在寶馬7系列轎車的制造中采用了激光進行鋁質車門的焊接。寶馬工程師選擇使用了角焊接頭和激光焊接,同時還采用了填充焊絲來保持凸緣寬度接近絕對最小值,這能夠將橫截面最大化,從而減少材料來增加斷面系數和慣性力矩。
通過激光焊接的車門,斷面系數可以達到電阻焊接車門的1.7倍,慣性力矩可以達到2.3倍,這就使得強度和硬度有了很大的提升。而每輛汽車有四個鋁質車門,每個車門含有超過15m的激光焊縫,這就可以保證鋁質車門比傳統的鋼質車門質量輕30%,而這些緊密而又連貫的激光焊縫不需要粘合劑,可以進一步減輕重量、降低成本。

焊接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