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越 王雅文 李坤玉

【摘 要】復合動詞,即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結合而成的動詞。在現代日語中,復合動詞不僅數量龐大,使用頻率較高,同時還具有表述合理、簡潔達意等特點,在語言交際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對1990年以后在中國國內編寫及出版的各類具有代表性的日語教材進行了考察,就其中日語復合動詞數量及其分布等進行了調查與分析,指出了我國日語復合動詞教學中的問題和不足之處,并對此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日語教材;復合動詞;日語教學;問題與對策
1研究背景與目的
復合動詞是日語動詞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構成類型多樣,語義豐富,同時具有表述合理、簡潔達意等特點。日本國立國語研究所(1956)對《現代雜志90種用字用語》進行的統計顯示,日語中的動詞數量大約占總詞匯量的11.4%,這說明動詞在日語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日語詞匯學習的重要內容。根據森田良行(1978)對《例解國語詞典》的調查,其中動詞共4622個,復合動詞共1817個,占全部動詞總數的40%左右,這從側面說明日本人日常所使用的動詞40%屬于復合動詞。
中國的日語學習者普遍認為日語復合動詞較難掌握,原因在于日語復合動詞的構成和語法與漢語的復合動詞有很大不同。此外,各類詞典對復合動詞的解釋少也增加了學習復合動詞的難度。日語教材是學習者學習日語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有必要進一步研究目前中國國內出版及使用的日語教材中復合動詞的情況,從而了解學習者對復合動詞的掌握情況,這將對進一步提升日語教育質量及今后日語教材及日語教學內容的改革有著積極推動的作用。
2考察對象
以1990年以后在中國國內編寫及出版的各類日語教材為考察對象。具體來說,調查了中國國內具有知名度和影響力的24家出版社,如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等出版的日語教材共計174冊,教材內容涉及初中高級日語會話、日語泛讀、日語精讀和商務日語等科目。
3考察方法
對考察對象中提到的174冊國內編寫及出版的日語教材進行逐字逐句的閱讀,從中檢索出日語復合動詞。另外,由于“復合動詞”的定義日語學界尚未有統一規范的解釋,因此本文使用姬野(1999)中的認定方法,將日語復合動詞的構成類型分為“V1+V2”(動詞連用+動詞)、“形容詞+V”、“副詞+V”和“名詞+V”四種。并利用Excel軟件,將檢索到的復合動詞及其例句一同錄入,創建《關于中國日語教材中復合動詞使用狀況及相關語料信息庫》。
4考察結果與問題所在
將各類教材中出現的復合動詞按構成類型統計如下。
從表1可以讀取到以下四點信息。
(1)隨著日語學習由初中高級的不斷深入,各類日語教材中復合動詞的數量基本呈逐步上升趨勢。就其分布來看,出現在基礎日語和初級日語會話中的復合動詞相對較少,而中高級日語精讀、日語泛讀及日語會話中出現的復合動詞相對較多,這反映了我國1990年以后國內編寫及出版的日語教材基本符合日語學習從簡到難、循序漸進的學習規律,教材中復合動詞隨著學習的推進而增加,編排基本合理。
(2)日語中復合動詞基本由“V1+V2”、“形容詞+V”、“副詞+V”、“名詞+V”四種形式構成。從上表中可以看出,在各類日語教材中“V1+V2”型(動詞連用+動詞)的數量最多,其次是“名詞+V”、“形容詞+V”型的復合動詞,所調查的174冊教材中幾乎沒有出現“副詞+V”型的復合動詞。這也表明“V1+V2”型復合動詞是日語復合動詞的構成主體,需要學習者在學習日語時重點掌握。
(3)除大部分書目中復合動詞是隨著學習的推進而不斷增加以外,也有部分系列書目中復合動詞的出現忽高忽低,如《大學日語泛讀第一冊》(廈門大學出版社)中出現復合動詞179個,而《大學日語泛讀第二冊》中卻只出現復合動詞121個,這說明在教材編寫過程中,對復合動詞的導入有所欠缺,使得日語教學中關于復合動詞的學習缺乏連貫性和系統性。
部分初級日語中復合動詞的導入甚至超過了部分中高級日語中復合動詞的數量,如《初級日語會話教程》(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中出現復合動詞94個,而同樣是會話教程的《中級日語會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與高級日語會話教程(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分別只出現了26個和60個復合動詞,這說明初級日語教材可能因涉及過多復合動詞而增加了難度,相反中高級日語教材因復合動詞導入過少而沒能夠達到應有的復合動詞學習水平。
5思考與小結
針對問題所在中提到的問題,筆者認為可以采取以下對策。①應該加強對日語復合動詞教學的重視。適當增設專門學習復合動詞的模塊,適量增加高頻復合動詞的數量,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合理安排復合動詞出現的數量和難度,并使復合動詞的學習整體呈現系統性、連貫性和反復認知反復記憶的局面。②在編寫教材時,編者要注意橫向對比與縱向對比。橫向對比,即編者要考慮初級類、中級類和高級類日語教材中應分別出現多少復合動詞比較適宜,同時要考慮復合動詞導入數量與學習難度之間的關系。縱向對比,即編者在編排同一系列日語教材時,要考慮該系列教材在由初級、中級到高級的學習推進中有無量和質的遞進。
本文以1990年以后在中國國內編寫及出版的具有代表性的174冊日語教材為對象進行了考察,對其中復合動詞的數量、分布等情況進行了分析,為進一步深入研究復合動詞提供了可靠的數據。日語復合動詞對于日語學習者來說是較難掌握的內容之一,因此通過本文的考察,我們對于目前國內日語教材中復合動詞導入情況有了大致的了解,筆者相信這將對今后進一步提升日語教育質量以及日語教材和日語教學內容的改革提供更多參考。
參考文獻:
[1]國立國語研究所.現代雑誌90種の用語調査(昭和30年),1987.
[2]姫野昌子.複合動詞の構造と意味用法.ひつじ書房,1999.
[3]森田良行.日本語の複合動詞について.『講座日本語教育』.早稲田大學語學教育研究所,1978.
[4]張威.小學校國語教科書に対する複合動詞の実態調査とその分析―第二言語習得學習ストラテジーの改善をめざして.北研學刊(特集號―日本語の複合動詞).広島大學北京研究中心,2009.
[5]王彥花.我國日本語教育中復合動詞的研究―以我國中學日語教材及各種教學大綱為中心.日語學習與研究,2011年第5期.
[6]謝曉東.日語常用復合動詞實態調查與分析.青年文學家·語言研究,2012.
[7]張麗.日語復合動詞研究與日語教學.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第7卷第2期,2012.
作者簡介:
姓名:高越(1992.7~),性別:男,籍貫:內蒙古,最高學歷:碩士,目前職稱:在讀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日語語言學(日本語教育),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日語學院日語語言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