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馬爾庫塞是法蘭克福學派的左翼代表,他對資本主義社會從意識形態到技術理性都進行了最激烈的批判。他繼承并改造了馬克思的唯物辯證法和異化理論,他的理性辯證法和以技術理性為批判對象的異化理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現代發達資本主義的新狀態,這對我們認識當今的資本主義社會和重建馬克思主義都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關鍵詞】馬爾庫塞;異化理論;理性辯證法;技術理性
作為一名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左翼人物,馬爾庫塞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是相當深刻的。他不但擅長于理論的創新和批判,還能身體力行親自參加抗議活動,被稱為是“學運的先知”、“青年造反的明星和精神領袖”,與馬克思、毛澤東并稱“三M”。由此可見馬爾庫塞是一位激進的資本主義批判者,本文主要介紹一下他批判資本主義的核心理論——異化理論,并把他的理論與馬克思的勞動異化理論做一比較,從中可以看出在資本主義后現代階段,資本主義批判的理論所展現出的新的維度和邏輯思路,為我們發展和創新馬克思主義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
一、馬爾庫塞異化理論的內容
(一)馬爾庫塞異化理論批判的出發點——技術理性
與馬克思從經濟關系闡發的異化理論不同,馬爾庫塞是從理性的辯證運動來角度來展開批判的。他認為“理性”是哲學中最重要的概念,理性是判斷真假、拯救生存的能力。哲學的理性是辯證的理性,它在現象與本體、真與假、自由與限制的矛盾運動中,肯定人有創造更符合人性生活的能力,但又否定這種能力的終極實現。他認為理性辯證運動必然會導致理性趨向真理的重組和同一,最后形成化歸一切的單面哲學。這種單面哲學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便是指一體化的意識形態,同時它也是這種意識形態的基礎。而這種意識形態的核心便是技術理性的統治和合理化。
馬爾庫塞認為,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把否定思維變成了肯定思維,理性被畸形化,成為技術合理性。雖然資本主義的科學管理和勞動分工提高了生活水準,但也產生了反人性的思維方式,即操作主義和量化——數字化思維,把作為觀察和測量基點的人與倫理、審美、政治的人分開。技術理性要求客觀、中立。但它的中立性具有非人性的傾向性;它為一切目的服務,科學技術成為適用于一切目的的工具,把人類行為量化,把人工具化;技術優先權成了政治優先權,控制了自然也就控制了人;它使人從屬于機構的控制,造成了人的不自由的合理性。
這種技術理性已經統治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成為人一切異化的根源。首先,技術理性被當作滿足一般需要的手段。技術理性的存在會使社會各階層之間不平等,違背一部分人的意志,從而不利于實現人的自由發展,導致異化的出現。其次,技術理性已經成為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新的統治方式,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統治人依賴于發達的技術和自動化。在發達工業社會里,經濟領域的高度機械化、政治領域的認同感和思想文化領域對人的操縱性,最終導致了社會的一體化,人們幸福地接受了統治階級的操縱和控制。發達工業社會呈現出繁榮景象,但隱藏在繁榮背后的卻是不利于人的發展的各種丑陋的異化現象,而這種異化現象正是技術理性帶來的必然后果??梢?,技術理性是發達工業社會異化的根源。
(二)馬爾庫塞異化理論的幾個表現領域
自然的異化:馬爾庫塞認為資本主義制度的缺陷是造成生態危機的根本原因。因為資本主義生產的貪婪性,自然界在開發中被破壞和毀滅,大自然被經濟組織全面控制,成為榨取物質價值的工具。自然與人類的和諧關系被打亂,自然的報復使人類自身也陷入了危機之中。因此,擺脫生態危機的唯一出路是消除異化的生產方式,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世界。
社會的異化:他認為技術理性的統治必然導致極權主義社會。技術理性的發展抵消了反對社會的各階級與派別的存在,輕松地促使政治對立面的一體化。他說:“在技術的媒介作用中,文化、政治和經濟都并入了一種無所不在的制度,這一制度的生產效率和增長潛力穩定了社會,并把技術進步包容在統治的框架內,技術的合理性已變成政治的合理性?!盵1]可見,技術理性統治當代技術本質上是一種極權主義統治的政治性,但具有合理性、合法性與隱蔽性,更易為人們所認同。
人的異化:馬爾庫塞利用佛洛伊德的潛抑理論分析了工業社會通過壓抑人的愛欲來為生產服務的現實。他認為在進入近代技術社會以后,潛抑從“必要”變為“額外潛抑”,履行原則代替了現實原則。也就是說人成為毫無目的地履行某種職責的機器,為生產而生產,在國家機器中占據一個位置,把個人權利轉讓給統治者。他評論到:“把愛欲集中到生殖區,身體的其他部分則留作勞動工具?!盵2]他認為商品化的性欲的釋放和滿足并不能導致愛欲的升華,反而成為壓抑愛欲的工具。
二、馬爾庫塞異化理論對馬克思異化理論的創新意義
馬爾庫塞的異化理論后于馬克思的異化理論近百年之遙,兩者所面對的資本主義社會存在巨大的差別。馬爾庫塞的異化理論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指出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異化現象的新特點,提出消滅異化的革命的新路徑,是對馬克思異化理論的補充。其與弗洛伊德理論的結合,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馬克思理論心理分析方面的不足。
馬爾庫塞對當今資本主義后工業工業社會進行了比較深刻的剖析,揭示了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新變化,實現了對資本主義的認識的深化。他指出技術理性帶來的物質富裕掩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勞資矛盾,其實勞資矛盾依舊存在,只是形式發生了新變化。人們仍然不能放松對資本主義社會存在種種壓榨現象的警惕性。
最重要的是馬爾庫塞的異化理論深刻揭露了技術理性對人的控制,彰顯了人本主義精神。他對資本主義對人的控制和壓抑提出了強烈的控訴,表現出對人性復歸的渴望,對真正自由的向往,彰顯了人本主義精神。盡管馬爾庫塞的異化理論從哲學性質來看并沒有遵循歷史唯物主義的正確路線,但不可否認,它是當代西方哲學中的一次有價值的理論創新。
參考文獻:
[1]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9.7-8,52.
[2]馬爾庫塞,愛欲與文明[M],黃勇等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31.
作者簡介:
李力,1981年生,男,助教,陜西臨潼人,碩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