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毓芬
【摘 要】如何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起來,在課堂上重視“學”,促進“學”,激活課堂氣氛,在發現中質疑探究,學生體驗情感,教學課堂更有成效。
【關鍵詞】數學;教學方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中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初步學習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這就要求數學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來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使學生確實體驗到身邊有數學,用數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解決問題能力。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就應在教學中努力搭起數學與生活的“腳手架”,注重教學方法,讓教學活起來。
一、融洽師生關系,激活課堂氣氛
良好的課堂教學心理氛圍不僅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健全學生個性完善人格,它不僅會影響學生的情緒狀態,對學生的認知效果產生積極或消極的作用,而且會影響學生的修改發展,對他們的學習興趣、探索精神、獨立意識和創造能力都會產生深刻的影響。著名教育家愛默森說:“教育成功秘訣在于尊重學生。”對學習的“困難生”,哪怕是微小的進步都要給予恰當、真誠的表揚與鼓勵,特別是對“問題生”更應特別注意,對學習中出現的錯誤要寬容、耐心地糾正,以不損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前提,指導學生有效地思考學習,讓其拋開“不敢開口、不習慣開口”、怕丟臉、怕犯錯誤的心理障礙,從“學會”到“會學”、“愛學”、“樂學”。充滿人性化的語文課堂教育應達到這種境界:充滿著激情、傳播著美,富于啟迪和感召,引導學生熱愛自然,體悟生命,感受崇高,激勵學生喚醒自我,仁愛博大,富有自尊,促進學生主動性、創造性民主平等精神的發展;引導學生具備懷疑批判精神,做一個善于發表觀點的人。因此,教師應以教學課堂和活動課堂為主陣地,培養和發展學生健全的人格。
二、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在發現中質疑探究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質疑就是不依賴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輕易認同別人的觀點,通過自己獨立思考,判斷,勇敢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它敢于擺脫習慣,教師的權威,打破傳統的束縛,產生一種新穎、獨到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理解與思維的發展。在教學中,并不是教師給學生灌輸某一個公式或某一個定理,而是引導學生發現矛盾并能抓住這些矛盾引導學生質疑。如在講“圓的面積單位”時,一位學生提出問題:“老師,我不想用正方形做面積單位,能用別的圖形做面積單位嗎?”教師及時肯定了學生敢于向教材挑戰,善于質疑的精神,它往往可以使學生作進一步深入細致的觀察,思考和探索,而觀察,思考和探索正是數學學習不可缺少的部分,繼而提出研究性問題,這是創造個性的具體體現,應加倍愛護和指導,使課堂上處處閃爍著探索、創新的火花,達到學習的目的。
三、創設情景,讓學生體驗情感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能使學生以愉快的心境學習,思考并獲得知識,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心理學上所說的愉快教學法。教師應把教學內容和實際相聯系,模擬真實生活情景,貼近學生生活,力求課堂教學生動,形象,活潑。例如,在學習中,常使課堂充滿歡聲笑語,學生情緒高昂,教學氣氛變得輕松,愉快,自然,使學生消除緊張情緒,發展學生的情趣,增進師生間,同學間的友誼。
(1)數學教學生活化。把握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導入生活化,激發學習興趣;教學語言生活化,讓學生易學易懂;讓學生把生活中的數學故事記錄下來,讓學生感受到生活離不開數學,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積極開展小組互助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團結互助,共同努力,共同進步。通過積極鼓勵和表揚,讓小組里面的優等生自愿幫助差生。在練習課時,讓學生自己出題目,在組內交換做,交換改。通過出題,做題,改題,鞏固了學習的知識。
(3)開展適當的競賽,提高學習熱情。適當開展競賽,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小學生在競賽條件下比在平時正常條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學習。競賽中,由于小學生有著很強的好勝心,總希望爭第一,得到老師的表揚,利用這種心理可以使學生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大增。教學中可以組織各種比賽,如“看誰算得快又對”,“看誰的解法多”,“比誰方法更巧妙”等,都能使學生“大顯身手”。比賽形式多種多樣,可以全班比賽;可以分男女同學比賽;可以分小組比賽;還可以將學生按能力分組比賽,使每個學生在各個層面上獲勝的機會增加,激勵的作用將會更大,參與的熱情就會更高。怎樣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游戲有很大幫助。盡量把知識點教學活動,轉化成的方式,讓學生更加樂于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
總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不是知識的容器。教師傳授知識、技能,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積極性,引導學生自己動腦、動口、動手,才能變成學生自己的財富。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要善于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要讓學生有進行深入細致思考的機會、自我體驗的機會,在教學實踐中重視情感因素,根據各個年齡階段的學生不同心理特征,創造性地運用教學法,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習,防止出現兩極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