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梳理了目前國內高校人文社科類學科開展實驗教學的現狀,并結合浙江大學探究型實驗教學改革的實例,探討了探究型實驗對于人文社科類學科實驗教學的意義。實踐證明,探究型實驗與人文社科類學科具有內在的契合度,人文社科類學科應用探究型實驗教學能有效提升人文社科類學生的創新實踐水平。
【關鍵詞】人文社科類學科;實驗教學;探究型實驗
1人文社科類學科開展實驗教學的必要性
長期以來,實驗教學一直是理工農醫類專業的“專屬領域”。由于人文社科專業的特殊性,國內高校實驗教學領域一直存在著“重理輕文”、“重硬輕軟”的現象[1];高校實驗教學人員也普遍持“人文社科類專業不用做實驗”的觀念。這就導致無論是在實驗室軟硬件建設還是實驗教學方法研究方面,人文社科類專業都遠落后于理工農醫類專業。
而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的發展,當前社會對具有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具體到人文社科類學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純理論和純思辨教學無法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同時,由于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自然科學與人文社科領域交叉融合的趨勢愈演愈烈,人文社科類學科的研究方法和范式都發生了極大的轉變。
在此情況下,提高人們對人文社科類學科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培養具有實踐創新能力的人文社科專業學生,就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
2國內人文社科類學科實驗教學現狀
教育部在《關于做好2008年度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08】82號)中,首次將文科綜合類作為單獨的實驗中心類別進行評審,糾正了“人文社科類學科不需要實驗室”的觀念,在制度上為人文社科類學科實驗教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以下從實驗室建設和實驗教學方法兩方面就目前國內人文社科類學科實驗教學現狀進行簡述。
2.1人文社科類學科實驗室建設
有研究者認為,根據人文社科類學科實驗教學特點,可以建設四類實驗室:理論探究型實驗室、開拓應用型實驗室、公共基礎實驗室、實務運作實踐基地。自教高司函【2008】82號文件之后,部分學校逐步建設了一批人文社科類學科綜合實驗基地或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如北京聯合大學、遼寧大學等。這種綜合集成式的實驗教學模式,突出了跨專業的實驗實踐項目,形成了以項目為載體、利用多個實驗室之間的分工協作共同完成實驗任務的實驗教學模式,在實踐中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2人文社科類學科實驗教學方法
人文社科類學科實驗教學與理工科實驗教學存在著較大差異。有研究者將這種差異總結為以下幾點:①人文社科類學科實驗教學側重人文素養培養,理工科側重科學精神養成;②人文社科類學科實驗對象具有復雜性,理工科具有確定性;③人文社科類學科實驗教學實踐性強,理工科則實施性強;④人文社科類學科實驗教學對實驗設備依賴度較理工科低;⑤人文社科類學科實驗結果不確定,理工科則相對穩定。
正是由于以上差異的存在,使得人文社科類學科的實驗教學方法明顯有別于理工類學科。前者往往通過“觀察體驗、情境模擬”的方式(例如模擬法庭、現場模擬同傳等)將學生帶入實驗模擬的真實環境中利用所學理論開展實踐。這里不存在某種明確的“因果律”和抽象的實驗模型,而是更加重視對復雜現實情境的模擬,并訓練學生在該情境下應用專業知識做出決策、判斷和行動的能力。
3探究型實驗與傳統實驗教學的區別
不考慮專業性質的差別,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思維活動特點出發,還可以將目前的實驗教學分為以下幾種形式:基礎規范型實驗、綜合設計型實驗和研究探索型實驗。
浙江大學陸國棟老師認為,無論以上哪種實驗教學形式,其根本內涵都是創新性,創新性實驗教學又必須以開放性實驗教學為支撐,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了探究型實驗的概念,即探究型實驗=創新性實驗+開放性實驗。
與傳統實驗教學方式相比,探究型實驗具有三個基本特征:①“廣義實驗”特征。除了實驗室教學以外,科研訓練計劃、創新創業計劃、學科競賽計劃都可以納入到實驗范疇內;②課堂融通特征。即理論與實驗融通,課前、課中及課后的融通,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融通;③學生主體特征。激發學生內在的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充分重視學生作為實驗教學主體的地位。
探究型實驗的開展,其過程又包括實驗選題、方案設計、內容融合和過程互動四個方面,與傳統實驗教學方式相比:探究型實驗的選題重視“新”、“實”和“宜”,即創新性、實踐性和可行性;方案設計重視實驗方法的引導和思路的啟發,教師由“授之以魚”變為“授之以漁”,指引學生獨立面對實際課題,尋找解決方案;內容融合,強調實踐與理論的結合和相互促進;過程互動,強調了實驗進行過程中師生的互動模式,避免傳統實驗課中教師和學生“一對多”的“大批量生產”模式,而以3-5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輔導,小組內的分工協作和小組間的競爭與經驗共享,都極大的改善了實驗教學效果。
4探究型實驗教學在人文社科類學科中的應用——以浙江大學為例
通過對探究型實驗概念的梳理,可以發現,無論是探究型實驗所強調的“廣義實驗”基本特征,還是整個實驗開展過程,其內在精神都與人文社科類學科特點相契合。筆者所在的浙江大學目前已經以探究型實驗教學為中心開展全校范圍內的實驗教學改革,浙江大學的各人文社科類學科實驗中心是探究型實驗教學改革的中堅力量,主要包括傳媒實驗教學中心、經濟學院實驗教學中心、公共管理學院實驗教學中心、人文學院綜合實驗教學中心、刑偵法醫實驗中心等。具體實踐過程中,人文社科類的探究型實驗與實習、社會實踐的聯系較為緊密,選題生活化,實用性和應用性都很強,重視過程式和體驗式學習,同學們在實驗過程中,需要走出校園,深入社會和企事業單位進行調查走訪,如管理學院開展的企業沙盤模擬項目、公共管理學院開展的城市空間規劃項目、刑偵法醫實驗中心開展的基層法律援助項目等。以公共管理學院實驗中心為例,為更好的幫助學生完成《空間規劃》實驗,學院組織學生根據浙江省麗水市行政區劃進行分組,每組5至6人,在對麗水市進行實地實習考察之后,對麗水市各區縣的人口、經濟、環境等規劃背景進行分析與預測,完成了各個小組的實踐報告。并且,學生在實地考察與小組實踐報告撰寫過程中,結合相關理論知識學習,完成個人實驗感想。
根據學生反饋來看,浙江大學經過一個學年的探究型實驗教學改革,人文社科類學科的學生對于這種形式的實驗教學總體認可態度,調查表明80%以上人文社科類學生在經過探究型實驗課程之后,都大幅度提升了在實踐中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建立新型的高校文科實驗教學體系.許桂芳.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 2007(3).
[2]文科實驗室的建設意義與策略——以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科綜合實驗教學中心為例.朱科蓉.現代教育管理, 2010(7).
[3]搭建文科綜合實驗平臺 培養文科復合創新人才.徐平.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0(6).
[4]從文科與理工科實驗教學差異的視角談文科實驗教學.倪麗娟, 陳輝.實驗技術與管理, 2013(1).
[5]探究型實驗的思路、模式與路徑——基于浙江大學的探索與實踐.陸國棟, 李飛, 趙津婷, 劉向東.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