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白 楊麗梅 諶廷潮
依法治國是我國憲法規定的治國方略,而依法治軍指導思想又是依法治國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將軍隊建設的方方面面納入法治軌道,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從而確保軍隊在黨的領導下,永葆人民軍隊本色。
一、當前依法治軍中存在的問題
1.部分單位、干部思想上不重視,開展工作隨意性大
領導機關既是落實法規制度的組織者,又是法規制度的執行者。領導干部條令法規學習得好不好,理解得深不深,掌握得準不準,直接影響到條令法規在部隊的貫徹落實。依法治軍方針提出后,依照法律履行職責的理念在軍隊官兵中深化,各級軍事部門在工作中學法、用法,軍事法制化不斷加強,但是與依法治軍的要求相比仍相差較遠。部分同志存在經驗主義思想,想當然地憑過去的經驗開展工作,不嚴格按照規章制度,無視法律法規,造成部隊在具體的制度管理上出現漏洞。
2.軍隊干部法治觀念淡薄
法的制定和生效之后,就存在著實現的問題,也就是法的實施,只有實施并實現了法律,才能產生相應的法律秩序,才能達到我們所期待的社會效果。軍隊訓練、日常工作必須以軍隊內部規章制度為主線,圍繞這條主線開展工作,但是在具體實施上仍需要人來執行,需要人來發揮法的作用。目前,部分軍隊干部法治觀念淡薄,一些干部往往只重視自己職位的權利,淡化了法治意識,忽略了自己所應承擔的義務,存在官本位思想,導致了有法難辦、有章難循、執法難嚴、違法難究的現象,這些現象嚴重沖擊了部隊正常的訓練和管理,影響部隊戰斗力的生成。
3.立法不健全,軍事法律體系不完善
立法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礎,是依法治國之本。沒有通過法定方式制定的法律的存在,任何社會是無法達到和實現法律的治理的。新修訂的共同條令的發布實施,標志著我軍正規化、法制化建設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但是我們應充分認識到我國在軍事方面的立法還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依法治軍不僅僅體現在軍隊管理上而是把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各項工作都納入法制化軌道。就軍隊建設而言,包括依法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依法帶兵、依法決策、依法行政等諸多方面;就國防建設而言,包括依法調整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關系、依法落實兵役制度、依法規范軍政軍民關系、依法保護軍事設施等一系列的內容。總之,依法治軍,要做到形式法治與實質法治的有效統一。
二、堅持依法治軍方針的有效對策
1.牢固確立官兵法治理念和法治信仰
近年來,全軍認真學習胡主席關于加強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的一系列重要指示,通過廣泛深入開展法制教育,廣大官兵的法制觀念和依法辦事能力明顯增強。部隊應加強法制教育,加大學法力度,采用官兵易于接受、深入淺出的形式,并在軍隊各類院校的思想政治課中,組織學員學習依法治軍知識,通過實施軍事法律法規、強化守法意識,使廣大官兵自覺遵守各項軍事法律規范、條令條例、規章制度,增強法制觀念。在生活中,還要用法律幫助官兵解決涉法問題,讓官兵從守法、知法、懂法、用法中受益,使法律成為官兵們的一種信仰,提高自身法律素養,遇到問題能夠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2.責權結合,強化責任意識
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無沒義務的權利,職責和權力也是對等的,權力越大職責就越大。軍隊各級領導干部和各級機關要牢固樹立責任意識,在行使手中權力的同時明白自身肩負的責任,把規章制度落實到實處,及時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落實下級反映的問題。開展和部署工作時,嚴格按照條令條例和規章制度指導和管理部隊。部隊干部要發揮表率作用,用自身行動去維護條令法規的權威性和嚴肅性,要做履職盡責的模范。
3.公正司法,大力維護軍事司法權威
司法公正是社會正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既包括實質公正,也包括形式公正(作為制度的公正),其中尤以程序公正為重點。程序正義并不是僅僅是指程序本身的完善與否,而主要是指一種觀念或價值取向。也就是說,它要求我們改變傳統的訴訟觀念,樹立一種全新的認識。通過改革促進司法公正,深化軍隊司法體制改革,合理配置軍事司法資源,對各級軍事法制工作機構體制編制進行科學設置,不斷強化軍事司法監督體系。
4.科學立法,不斷完善中國特色軍事法規體系,形成長效監督機制
國際形勢變化日趨復雜,非傳統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有效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新世紀新階段軍隊的歷史使命,對完善軍事立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須依法治軍,完善和健全監督機制。依法治軍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要有效制約軍事行政權,使決策權、管理權、指揮權等軍事權力合法合理的運用,保證國防和軍隊建設不因領導者能力的強弱和領導者的更替出現反復,用法律和規章制度對權力的執行者進行長效監督;查漏補缺,不斷完善相關立法,圍繞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完善立法,根據軍隊體制編制調整改革步伐完善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