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蓮
基層電大漢語言專業學生學習需求探析
張青蓮
【摘要】基層電大教師要探討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模式,以有效的教學策略和適當的過程監督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的職業發展空間。
【關鍵詞】漢語言專業學生學習需求探析
我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主要來自學校、新聞出版系統、企事業單位的文秘、大多從事與文字處理有關的工作。我就根據學生工作需求制定出適用的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的自主學習計劃。首先針對很多學生來自最偏遠的農村中小學,我就把《計算機應用基礎》安排較長的學習課時,使學生能熟練地使用計算機進行學習。其次把《教育學》、《心理學》和《小學教學研究》作為提升學生職業素養的選修課。再次把《古代漢語專題》、《現代漢語專題》作為重點的必修課。對工作在新聞出版系統的學生,重點是要提高他們運用文字水平的能力。讓他們廣泛閱讀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給他們開列必讀書目。把《基礎寫作》作為必修課,多進行寫作練習,要求他們把每天看過的文學作品寫出讀書筆記,提升他們的寫作水平。對工作在企事業單位的文秘人員主要提高他們辦公自動化水平,文秘寫作水平,要求選修《信息技術與信息管理》、《應用寫作》、《基層寫作》,把他們培養成高技能、運用型的人才。
為了解決成人學生工學矛盾突出的問題。首先教會學生如何下載使用國家開放大學同學APP這款校園學習客戶端軟件,把我的大學裝進口袋里。學生可以利用移動手機進行“隨時、隨地、隨身”的個性化自由的學習。“同學”APP移動平臺能非常好地整合時下流行的微課程資源,能完成很多重要的學習任務,包括手機學習課程資源、提交形考作業、接收班主任通知、面授課提醒、查看課表、查詢成績等,并可以在APP中與老師和同學進行交流。教師可以直接在APP中發布微資源。
建立漢語言專業微信群,與學生時時互動交流。我利用微信布置學生每天需要閱讀的內容,要求同學通過微信寫閱讀筆記,讀書筆記要求寫下列內容:作者簡介、作者主要成就、代表作品、內容提要、關鍵詞、章節精華、讀書心得。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通過查找資料解決問題,養成他們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習慣。通過大量的閱讀寫作,為教學實踐性環節的論文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使學生論文寫作和實習報告寫作變得容易。節假日在微信群組織作品專題討論,要求學生討論必須是原創的。晚上在微信群與學生進行30分鐘的教學輔導答疑活動。主要是解答學生自學過程中遇到的重點、難點、疑點問題,并對此組織專題討論。在期末考試之前,利用休息日給學生提供考試課程的復習輔導,自測練習,做往屆考試題,做模擬試題。加強自檢自測,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通過微信與學生面對面的教學與交流,達到啟迪思維、理解知識,培養能力的目的。
學生能否按時按點的執行這個計劃?這就是我們輔導老師要去檢查執行。我會隨時跟蹤了解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在學習途徑、學習方法等方面及時指導和幫助學生。落實學生課程學習的各個環節,包括線上線下學習、作業完成情況、學習評價、重修重考等。我把學生學習完成情況計入學生的平時成績,學生每門課程有平時成績,這個平時成績根據學生平時學習的情況給成績。我通過微信檢查每個學生的學習,讓他們講解每個章節學習的內容,談談學習的心得,遇到什么難點需要我講解。哪些學生按照自主學習計劃去學習了,哪些學生沒有學習?通過我經常不斷的檢查就可以完全掌握了。對于學習了的同學我會出一些問題讓他們解答,對水平較高的學生我會提一下較有難度的問題,對學習程度差一些的同學我會提一些較簡單的問題。學生完成了一個章節學習的我還會出一些章節小測試,及時鞏固他們的學習成果。對這些學生我會及時的表揚他們熱愛學習的態度,鼓勵他們積極進取。對沒有學習的同學我向他們理解情況。是工作太忙?還是家里有事?還是對學習沒有重視?我會針對不同的情況做學生的思想工作。通過我的循循善誘和經常檢查督促學生基本都會很自覺的去學習。要保持日常的教學輔導活動,利用大量的時間在網上,E-mail、電話、等導學方法來完成輔導教學任務。我針對不同的學生提供不同的期末考核輔導資料的,對于少來或沒有來上面授課的學生的輔導資料順序是:平臺IP課件及期末輔導書中的內容,形成性考核題、而對常來上面授課的學生的輔導資料順序是:期末輔導書中的內容,形成性考核題、往屆考試題。
我通過與學生交流互動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解決他們的學習困難,幫助他們完成學業,按時畢業,圓了他們的大學夢,取得了學生的信任。
參考文獻:
[1]嚴冰.開放大學:我們怎樣當老師[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5.
[2]趙奎玉,王小惠.電大開放教育學習者特征及學習需求的調查分析[J].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4).
(作者單位:甘肅廣播電視大學白銀市分校)
基金項目: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規劃“十二五”課題“開放大學改革背景下基層電大課程教學模式的研究”(項目編號:GS[2014]GHB1194)研究成果之一;甘肅廣播電視大學課題“開放大學背景下基層電大學生學習需求變化與教學模式構建的研究” (課題編號:2014-YB-04)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張青蓮(1964-),女,江西贛州人,漢語言文學學士,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