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2015年第8期《雨花》雜志"/>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時代病癥、人性掙扎與社會焦慮
——讀2015年第8期《雨花》雜志

2015-11-17 23:54:24周根紅
雨花 2015年23期

■周根紅

時代病癥、人性掙扎與社會焦慮
——讀2015年第8期《雨花》雜志

■周根紅

2015年第8期的《雨花》雜志集中刊發了一批魯院學員的作品,在全國產生了較為廣泛的影響,部分作品被《小說月報》《小說選刊》轉載。這些學員來自祖國的東西南北,具有相當的創作實力,代表著一股新生創作勢力的崛起。他們的作品風格各異,對現實生活的書寫的立足點也各不相同,或注重平實的敘事,或長于象征的寓言書寫,或將筆端觸及城市的病態,或反思鄉土社會的陷溺,或揭示人性的堅持與徘徊,或揭示體制的灰暗和腐敗,顯示出對現代社會的批判性敘事,揭示了社會的某種病癥和生存的焦慮。

一、畸形人格與病態都市

城市是一個作家無法回避的寫作題材。它因我們的身居其間而有著取之不盡的寫作資源,也因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而孕育著常寫常新的主題。當城市一步步滑向物質、欲望和光怪陸離時,城市的異化和城市空間里人群的異化,往往成為當下小說所批判的對象。如何去書寫我們生活的城市,如何燭照城市空間的個體存在,是每一個作家提筆就要遇見的問題,也是讀者閱讀這類作品的一種審美期待。孫頻的《丑聞》和鬼金的《黑夜降臨在白色的墻上》選取了兩種不同的內容,前者關注女性身體、欲望與心理的分裂,后者關注異化空間里的人性堅守,雖然它們表達的是城市秩序中的不同問題,卻有著共同的個體意義指向。

孫頻的《丑聞》講述的是一個三十一歲的女博士畢業到高校任職,卻因為愛情的缺失而表現出強烈的情感需求,卻又因此備受屈辱而導致心理錯位的故事。這篇小說很容易讓讀者聯想到故事主人公的身份:女博士。曾幾何時,女博士被看做是男性、女性之外的第三性別。整個社會對女博士一直存在著很多偏見,往往被賦予情商低、極其自我、性格孤僻、性欲壓抑等特性。孫頻將小說的主人公塑造為一個三十多歲的未婚女博士,不知其本意是想通過女博士的情感扭曲心理來迎合或強化女博士的社會偏見,還是想反映女博士這一特殊群體的女性所面臨的愛情婚姻困境。如果是前者,那么這篇小說顯然是對女博士社會偏見的文學圖解,其實,“女博士”的身份偏見已經隨著社會的高學歷教育需求逐漸淡化,現實生活中的女博士也并非如此。因此,我更愿意拋開女博士這一身份標簽,更愿意認為這篇小說要表達的其實是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現象,那就是女性的物化,即使作為高級知識分子的女博士,也難逃女性物化的命運。

《丑聞》分別講述了女博士孫月如與三位男性的性關系。第一位男性是風度翩翩的知識精英、海歸院長李文濤。當有一天她被李院長找到辦公室談話時,她感到受寵若驚,甚至主動與李院長調情。當李院長向她暗示卻沒有行動后,她竟然主動去找李院長,并且為了與李院長的約會妝點自己,購買情趣內衣以隨時等候李院長的召喚。然而,當她與李院長在辦公室發生性關系后,李院長不僅催促他離開辦公室,而且再也沒有跟她有任何聯系。這深深地傷害了她的自尊,覺得是“被睡”了;第二位男性是高中畢業后自主創業的酒吧老板周小華。正是在李院長讓孫月如感受了極大的不被尊重、失卻了人格尊嚴,她就特別想找回這種尊嚴。因此,當酒吧老板對她無比仰視時,她仿佛有種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激動,等待著酒吧老板主動與她聯系,并在頻繁的開房過程中體會到受別人尊重的快感。直到酒吧老板對她有些厭棄,再到她發現自己只是一個第三者時,她理智上要與酒吧老板斷絕聯系,卻又一次次主動約會他;第三位男性是入室搶劫的劫匪。她為了證明自己是否比金錢要有魅力,于是主動誘惑劫匪。劫匪最終選擇了她的身體,她表面上獲得了魅力的證明,然而她內心深處知道自己的尊嚴再次受到踐踏,于是她用匕首扎向了劫匪的后心口。這個劫匪正是多次幫她修理下水道的那個農村青年。女博士孫月如與三位男性的交往過程,其實是她追求自我尊嚴和情感滿足的過程。然而在這個過程中,她一步步發現自己的尊嚴始終沒有獲得承認,相反,一次次的被侮辱和被損害使她一步步走向心理的異化,讓她明白自我身份的物化和工具化。

作者將小說的主人公孫月如塑造為一個女博士,一個熟讀波伏娃的《第二性》、內心追求民主自由性解放的女博士。波伏娃是女權主義者的代表,她的《第二性》從哲學、歷史、文學、生物學等方面探討了女性的處境、地位、權利、性別差異等,揭開了婦女文化運動向久遠的性別歧視開戰的序幕,使女性在這個男權社會有所覺醒。作者將孫月如塑造成一個熟讀《第二性》的知識女性,其實也就是為她所追求的性解放提供理論基礎;而孫月如的閨蜜解青燕則是一個自由畫家,有著N任男友,對愛情婚姻和性有著更為開放的態度,她在孫月如每一次感覺尊嚴受到挑戰后出現,都會給她以開導,實際上擔負著現身說法的現實角色。

然而,悲劇性的是,雖然孫月如在家時不修邊幅,穿著隨意,對愛情婚姻沒有寄予厚望,也想做一個像波伏娃、解青燕這樣的女權式女性,但是其內心是非常矛盾的:既追求性的自由解放,又無法像她的閨蜜解青燕一樣灑脫不羈;既不在意愛情婚姻,又渴望能夠找到一個愛自己的人。孫月如就在這一矛盾和悖論中彷徨,陷入痛苦,身份一次次發生分裂。當李院長與她發生一夜情后,她為自己的主動找了一個借口,那就是“喜歡他”,甚至還抱著一絲當院長夫人的憧憬,說服自己對李院長沒有什么企圖,只是單純的羨慕。然而,當李院長不僅沒有給她一個電話、一個短信,甚至見面時像什么也沒有發生時,她既感到尊嚴被侮辱,又想既然睡過了,總歸要給她點好處,“能裝作什么都沒發生過?真的睡了就睡了?”當酒吧老板留下她像棄婦一樣被扔在賓館,她想著不再聯系酒吧老板,但終于撐不下去,還是主動聯系了他,并且直接去了他們常去的賓館。孫月如的痛苦其實是一個女性處于男權社會的痛苦,是一個女性被物化的時代的痛苦。女性如何在這個被物化的社會把握住自身,進行自身身份定位,尋找身份認同,并從男權的枷鎖里解脫,其實都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孫頻的《丑聞》用女博士作為主人公,很大程度上暗含著這樣一種觀點:知識無法解決女性物化的身份焦慮。孫頻將小說主人公塑造為女博士的意義也正在于此。

鬼金的《黑夜降臨在白色的墻上》是一篇頗具先鋒意味和象征意義的小說。這篇小說以跳躍性的筆法,碎片式的敘事,欲言又止的講述,建構出一幅以林靜萍為人際網絡的生活畫卷。不過,這幅畫卷充滿著陰暗、壓抑、混亂、陰郁等氣氛,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小說所彌漫著的死亡氣息。小說從第六病房入手,而第六病房的病人基本上是有去無回的,他們能夠呼吸的時間非常有限。林靜萍的父親因腫瘤就住在第六病房,并被醫生告知治療的意義不大,活著的時間不會太長。第六病房為這篇小說奠定了敘事的情感基調,成為小說鋪陳開去的底色。小說人物也基本上都是在這個背景上展開:父親的戰友在車禍中去世,小妖精的丈夫替領導坐牢卻最終死在了監獄里,老高因貪污腐敗最終選擇了自殺,明莉莉的丈夫用七刀捅死了妻子的情人……這一切的死亡充斥著小說文本,讓整篇小說滲透著一股陰沉的氣氛。二是小說還充斥著一種越軌的生活行為。與青工偷奸的張菲,老高的情人美婷,在外養著小鮮肉的明莉莉,頂替別人坐牢的丈夫,染上毒癮的小妖精。在林靜萍的熟人朋友們的生活里,其實林靜萍也并不了解她們過著怎樣的生活,但她能夠想到,“我們看到的只是外表的光鮮,榮華富貴,其實,里面更多都是腐爛的……”小說通過這樣一個群體,揭示病態城市和人性的沖突、道德的淪喪和家庭秩序的倫理困境。在這幅城市病態社會的陰暗齷齪的圖景中,我們從中能感受到現代城市文明給人性帶來的深深的憂慮。

死亡和越軌是這篇小說所描寫的兩種生活狀態。前者是趨于靜止的,后者是充滿躁動的。林靜萍所生活的,正是這樣一個充滿死亡和躁動的病態畸變的城市環境,然而所不同的是,她還有著內心的堅守。她因為不能生育,前夫的家人無法接受,逼迫前夫與她離了婚。雖然有人給他介紹過幾個,但她并不滿意。反而是林靜萍在第六病房外碰見的那個坐輪椅的男人引起了她的注意。雖然這個男人在整篇小說里涉及的筆觸很少,但是卻隱隱約約躲藏在這個故事文本里。他成為林靜萍的精神上的一種寄托和追求。這個寄托和追求通過林靜萍在夢境中與輪椅上的那個男人的精神交流告訴了讀者:“站立行走,會讓我感到對人群的恐懼,我低于人群,會看到更多的真實,你們,你們看不到的真實,包括自我。對于自我的認識我曾尋找那些黑暗中的玻璃,但現在,我的自我在輪椅上。是的,在輪椅上。我知道很多人嘲笑、鄙視我這樣坐在輪椅上的男人是殘疾的,可是,他們就不是殘疾的嗎?在輪椅上,我可以感覺到飛。”是的,在這樣一個充滿死亡和躁動的病態城市,誰不是殘疾的呢。林靜萍所經歷的第六病房和死亡,她身邊的那些姐妹和姐妹延展出的灰暗生活,要么是身體或生命意義上的殘疾,要么是一種精神殘缺的表征。

鬼金的《黑夜降臨在白色的墻上》正是從肉身和精神上對人生存的恐懼,對城市病態生活的揭示。林靜萍與生活、命運和人進行著抗爭,以積極的生活態度保守著自己的一絲理想,艱難卻充滿希冀地生活著。她經營著一個美容院,她要把這里打造成一個“給女人創造美的地方”。然而,隨著父親的病逝,隨著哥哥單位效益不好甚至要轉型推銷公墓時,林靜萍心理上的那個輪椅卻是空空的,上面空無一人,被鏈子鎖在欄桿上,隨時有可能會掙脫捆綁沖到大街上去。林靜萍是否能夠堅守住內心的理想主義道路,是否能夠在這個病態的城市尋找到一條向上的精神空間,留給了讀者太多的想象和自我判斷。

二、權力異化與底層困境

不可否認,當代社會離不開生存空間里的灰色規則,它們借助權、錢、色成為一個隱形地帶。在這個空間里暗藏著各種腐敗、丑惡,擠壓著我們生活的明亮部分。尤其是在市場經濟已然確立的時代背景下,權力的肆意擴張、人性的異化成為我們這個社會的普遍病癥。新時期以來,公共權力結構中的人情世態、權力運作、人事糾葛、小人物的命運掙扎,成為這個時代的社會景觀。尤其是底層社會,由于權力缺乏有效監管,權力運作的空間更為廣闊。安慶的《來蘇水的方向》和段海曉的《凍結》避開了以往官場小說所關注的高層人物的腐敗和權力爭奪,分別從底層權力網絡的鋪展和底層人物面對權力壓制的無奈兩個方面,揭示了底層權力的腐敗,著重表現在這種權力異化后,底層群眾生存的掙扎、艱難和無助。

安慶的《來蘇水的方向》里的左輪是一個善于借勢發力、善于處理人際關系、左腿殘疾的底層人物。他借助哥哥左文的職位給水泥廠拉原料,并漸漸地打通了與水泥廠的關系,與水泥廠的各個科室相處融洽,最終壟斷了水泥廠的原料供應。在左輪的心里,他哥哥在水泥廠的地位是一個可以好好利用的機會,“別人的汽車能在廠里搞運輸,我們為什么不能?人家能靠運輸發財我為什么不能?”這就是現實的邏輯。左輪非常善于打通各種權力關系,顯示出自己的遠見和精明。當他借助哥哥的職位打開了水泥廠的局面,熟知了水泥廠的關節后,“沒有動用過老大一次”。然而,就在左輪的生意越做越大時,突然平地出來一個叫張西東的退伍軍人。因為新廠長是張西東在部隊的上司,張西東自然成為新廠長培植的勢力,負責管理水泥廠原料的買進和運輸。左輪的生意逐漸蕭索下來,最終完全被張西東所控制。這就是基層權力網絡的力量,也是基層日常運轉的心照不宣的規則。與那些高高在上、地位顯赫的權力部門相比,左輪、張西東和水泥廠的運行規則,是當代中國底層社會運轉的普遍規則,它構成了底層社會的權力結構,實際上也是鄉村“熟人社會”的一個縮影,顯示了基層鄉土社會的本質。因此,雖然左輪可以把水泥廠幾個科室的科長副科長聚到一張桌子上,卻請不來他哥哥,但是,當他哥哥因水泥廠的經濟案件被查,他能夠遵照哥哥的意思去做通胖會計的工作,減輕了哥哥的刑責;當他的哥哥最終重病在身嫂子也無力繼續醫治時,左輪拿出一個寫著哥哥左文名字的存折攙著哥哥走向了醫院。圍繞水泥廠為核心構建的利益圈,其實就是一個“私人利益共同體”,它是傳統“家族利益共同體”的現代變種,但其核心仍然是一種鄉村倫理,這也應該是小說題名“來蘇水的方向”的隱含意義。

安慶的《來蘇水的方向》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小說所表現出的殘疾人內心的痛苦和生存的焦慮。作為一個殘疾人,左輪與正常人的生活相比更為艱難,無論是就業還是婚姻,更容易碰見各種障礙,更容易被人瞧不起,更缺乏生活的尊嚴。對于左輪來說,不僅只有一條腿,而且長相也不好,“臉龐過寬,鼻子過于上翹,像一顆臭蒜”。他只能通過買拖拉機跑運輸,掙回一座房子,才能找到老婆。左輪的哥哥和嫂嫂也瞧不起左輪,尤其是嫂嫂,趾高氣揚,完全不把左輪放在眼里。也正是因為左輪對于自身的殘疾有著強烈的自尊,在內心里特別害怕別人瞧不起他,所以他出人頭地的愿望就越為強烈。關于左輪為什么要將供應原料的生意越做越大,左輪的那一番話頗有深意,他說:“其實,就是圖個痛快,就是要用一條瘸腿走一走自己的路。你走了自己的路,這樣的路才會平坦,沒有不平的感覺?!币舱且驗樗S護自尊,他的所作所為就更為張揚,更想在別人眼里成為一個“人物”:他把摩托車換成夏利,賠錢賣掉夏利換上桑塔納;天天接受別人的吃請,唱歌跳舞,甚至有時一個月進了28回歌廳,生活糜爛得稀里糊涂;給小姐的小費出手大方,還包養了珠珠,連家也不回了……左輪的張揚恰恰是為了擺脫別人對他的鄙視,揭示了作為殘疾人的左輪內心的尊嚴需求。

段海曉的《凍結》說的是機械廠機關干部付建新為調動農場妻子的工作,結束夫妻兩地分居的狀態,卻屢屢受挫的故事。當付建新的妻子終于有單位愿意接收時,付建新去農場辦理工作調動時,農場趙副處長卻以人事關系凍結為名,拒絕辦理相關手續。趙副處長因為手里把持著人事權,因而這一權力成為他腐敗的催化劑。正如阿克頓在《自由與權力》里所說:“歷史并不是由道德上無辜的一雙雙手所編織的一張網。在所有使人類腐化墮落和道德敗壞的因素中,權力是出現頻率最多和最活躍的因素?!迸c趙副處長關系不錯的同鄉老齊給侄女辦工作調動時,趙副處長也沒有給他客氣,老齊為此義憤填膺:“那小王八蛋六親不認,只認錢!我小時候看著他長大的,小時候他不小心坐到油鍋里是我把他背到醫院的……”

在面對那些制度設置中的“有權人物”時,底層群眾的話語就顯得異常邊緣和無力。當朋友和父親得知后,提醒付建新要給趙副處長行賄。然而,付建新一方面老實本分,實在不懂得如何向趙副處長進行疏通關系。另一方面,付建新的生活也很拮據,妻子懷孕也沒有什么可以補充營養,疏通關節的錢實在拿不出來。付建新在朋友杜軍的建議下只好天天去釣魚。小說用了大量篇幅寫付建新和朋友杜軍釣魚,使得行賄和釣魚成為小說充滿互文性的敘述文本,正如杜軍所說,釣魚的學問大了。一來釣魚可以貼補家用,也好攢點錢替燕子的工作調動行賄趙副局長;二是通過釣魚改善自己的內心境遇,而后者恰恰是最為重要的。付建新整天生活在日?,嵤?、調動工作、妻子懷孕、父母催促等各種煩惱之中,尤其是辦理調動手續處處碰壁的屈辱和自尊,讓付建新已經很疲憊了,他需要一個地方可以讓他平靜一下。釣魚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可以修身養性開葷。正如五家渠申請建市好幾年仍然沒有動靜一樣,付建新為妻子辦理工作調動也跑了七八回,也沒有一點動靜。因此,付建新慢慢喜歡上釣魚——小人物在面對權力阻礙時的渺小,個體處于社會的邊緣狀態而產生的內在焦灼和緊張感,通過釣魚得到了暫時性的解脫。

三、鄉村教育與文化陷溺

當大量農村青年走向城市,當鄉村社會不斷在城市化進程中趨于解體時,鄉村自然成為作家們所共同關注的表達領域。鄉村文明的失落、鄉村秩序的瓦解是近年來作家們普遍的焦慮敘事。鄉村教育無疑承載著鄉村文明和鄉村秩序的建構功能和社會責任,然而,尤其是近些年來,鄉村教育的萎縮、落后性和重視程度成為一個普遍的社會問題。李學輝的《獨唱》和楊鳳喜的《π》共同指向了鄉村教育的失落,以及傳統的鄉村教育模式對人們內心產生的極為復雜而深刻的影響。

李學輝的《獨唱》選取了不同時間段巴小營小學的發展進行斷面講述,勾勒出了巴小營小學從弱到強,再從強到弱的發展過程。作為巴小營小學教師和校長的二叔,本來是區長的通訊員,按照正常的邏輯,他如果跟隨區長會有一個很好的上升空間。但是當他聽說要在巴子營最偏僻的巴小營建小學時,他毅然決定到這所小學去教書。在謝絕區長的挽留后,二叔就這樣來到巴小營這個平實無味的地方,自己動手修草房,砌泥桌,上課只有一套課本,學校內外雨天一窩泥、晴天一土炕。二叔就這樣一個人帶著七八個學生開始了教書生涯,并扎下根來。讓二叔感到高興的是,鄉村小學的學生越來越多,于是學校不得不擴建。一間草房的小學擴建成6棟12間的教室,還有8間教師宿舍;教師隊伍也擴大了,有三名回鄉青年和一個女知青。這時候學校教師像二叔一樣,充滿激情和理想,有著80年代知識分子固有的啟蒙憧憬。當我進城上學后,二叔仍然是一心撲在了學校上,不讓其他老師假期看校,而是讓他們多休息,開學后能專心教書,自己獨自承擔了看校的任務,而且不拿一份報酬。然而,學生的統考成績落在了第三名之后,這讓好強和倔強的二叔十分氣憤,并將怒火發泄在寒假回家的我的身上,讓我不要看閑書,不要聽“草人”將故事。二叔深知學生考試成績下滑的原因:“要腳踏實地,踩在磚上的感覺和地上的不一樣。沒磚地時,老師教得認真,學生學得認真;有了磚地,心倒不踏實了。……不接地氣了?!钡酵诵菽挲g后,二叔甚至還找到教育局長,表示自己還想再干幾年,只拿退休工資。當我參加工作,二叔邀請我去參加他們的教學樓竣工典禮和學生的畢業典禮時,學生卻越來越少了,“幾十個學生被圍在中間,像玉米行中長出的豆子,可憐巴巴地抬頭挺胸。能容納六百多人的教學樓聳天而立,把幾十個學生壓迫成米粒般大小?!蠈W的學生還不如校園里飛的麻雀多”。六年級只有一個畢業生,當這個畢業生聲情并茂地讀著致母校的畢業感言時,其他學生則神情漠然。

巴小營小學由盛而衰的變化,正是當下鄉村教育發展所面臨的問題。鄉村教育的凋敝成為一個無法阻止的社會現象。一方面,在經濟大潮里,人們只注重追求物質而對教育并不重視,一些家庭出于急功近利的考慮,往往讓孩子輟學外出打工,緩解家庭的經濟壓力。同時,教育在改善農村家庭的經濟條件方面似乎并沒有發揮非常明顯的作用,反而使得一些家庭變得更加貧窮。因此,在畢業典禮上,稀稀落落坐著的60多個學生“神情漠然,似乎這個畢業的學生與他們毫無相干”。鄉村教育不僅沒有得到家長的重視,甚至連當地政府官員也聽之任之。二叔將學生的畢業典禮看得非常重要,邀請我參加,并讓我找幾個記者,然而,原定鄉鎮領導最終因為陪上級領導督查工作而不能出席,這與當初巴小營小學發展過程中領導的支持形成強烈的對比。另一方面,隨著大規模的農村居民蜂擁進城市,鄉村的人口越來越少,相應的學生自然也越來越少。而且隨著優質教育資源向城市集中,使得“農村人口還未完全城鎮化,農村學生上學已率先擠進了城市”。這正呼應了這篇小說以“遏制大班額和根絕跨區域上學”的會議的開篇,強調了教育資源分布的不均衡。多重的因素導致二叔所在的巴小營小學學生人數急劇減少,新來的老師都走向了城市,對鄉村的教育表現出漠不關心:“周一早晨九點駕車到校,周五下午四點多就回城了。”可以想象,像二叔這樣還堅守著這個偏僻鄉村小學的教師也將隨著他的徹底退休而消失。二叔只能成為鄉村教育的獨唱者,給曾經熱情昂揚的鄉村教育一個孤獨的背影。雖然這篇小說寫的只是巴小營小學,但作者的筆端無疑是指向了整個鄉村教育,尤其是偏僻鄉村的教育問題。鄉村教育的出路何在,鄉村青年的出路何在,鄉村教育在今天的時代命運何在,是值得深深思索的。

楊鳳喜的《π》也是一篇關注鄉村教育的小說。不過《π》反映的是鄉村教育模式對學生心理產生的巨大陰影。董明亮是學校里的優秀學生,班主任馬孝先老師對他寄予很高的期望。因此,當其他同學嘲笑、戲弄董明亮時,班主任馬老師只是懲罰那些同學,而對董明亮卻網開一面。直到董明亮因不堪同學的欺負動手打了其他同學,馬老師也沒有對他進行體罰,而是讓他背誦圓周率小數點后的129位數??墒牵R老師考慮到升學考試在即,不能以此打亂了董明亮備考的心理,并沒有讓董明亮背誦圓周率。這引起了受懲罰同學許月生母親的不滿,上門討要說法。董明亮的父親也認為兒子能夠背誦,而馬老師卻不讓他兒子背誦,覺得面子上過不去,于是主動要求馬老師讓他兒子背誦。可是馬老師最終還是沒有讓他背誦。這件事在董明亮的內心產生巨大的陰影。最終考試成績非常不理想,根本就沒有達到錄取分數線。在姐姐董月亮和馬老師的共同努力下,喜鎮中學給了董明亮一個機會,那就是在村子里當眾背誦圓周率。董明亮一直背誦到369位,并因此獲得了喜鎮中學的錄取通知書。

與李學輝的《獨唱》所不同的是,楊鳳喜的《π》對鄉村教育的揭示是內在性的。它通過一次教師并沒有執行的善意懲罰,從心理層面上較為深刻地揭示了鄉村教育模式對學生成長所產生的影響。董明亮在“八天前”就準備好了背誦圓周率,然而馬老師卻一而再再而三地沒有讓他背誦,即便許月生和董明亮的父親強烈要求馬老師讓他背誦。這事件在董明亮的心里成為一個難忘結,以致他考試時將作文“一件難忘的事”寫成了圓周率,并且寫到了小數點后329位,這直接導致了他的落榜。鄉村教育對所謂優秀學生的偏愛和學生成長過程中自尊的敏感,是導致董明亮落榜的重要原因。而當鄉村教育將董明亮能夠背誦圓周率當作一個“少年天才”,并且在鳳城文藝晚會上當著許多領導的面進行了電視表演時,我們也可以料想,進入喜鎮中學的董明亮一定也常常因為能夠背誦圓周率被學校作為一種特長,成為優秀學生的代表,甚至進行各種表演。然而,這個“少年天才”最終并沒有考上大學,而成了一個擺攤賣水果的小販。圓周率成為改變優秀學生董明亮前途的致命一擊。董明亮的人格在鄉村教育中進一步受到擠壓,也正是鄉村教育對某一特長的無限擴大和過分張揚,使得教育的方向發生了偏離。因此,成為水果攤販的董明亮與其他攤販所不同的是,他不招徠顧客,只是低頭看漫畫書,搗鼓數字,買彩票,連做愛時都在背誦圓周率。董明亮的失敗,是對鄉村教育的一次拷問,也是對教育過程中對學生特長過分追求甚至產生異化的一次警醒。

四、精神還鄉與詩意飛翔

在閱讀了一篇篇反映社會癥狀而讓人感到沉重的小說后,這一期的四組散文和一組詩歌,為我們提供了一種詩意的閱讀體驗。這些散文詩歌或是對現實生活的理性思考,或是對于精神的向往,或是對于往事的回憶,或是對于人生病痛的親身體驗。它們從不同的方面,切入了當下生活的主題。

郭文斌的這組散文《黑板是畫的心想事成》是對人生的多層次思索,指向幸福、快樂、內心、理想、境界。他的《生命就像一個黑板》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人生態度,他認為我們人生本身就是一塊黑板,黑板上的畫不過是一個假象,但是我們卻往往執著于最開始畫的那幅畫,因此我們的生活就有著太多的痛苦?!缎牧吭酱竽芰吭酱蟆氛劦氖侨松拇缶辰纾骸巴ㄟ^把可能的財富可能的體力可能的智慧給別人,終將拓展自己的心量。終有一天,你的心量會大到跟天地同頻共振的程度,那么,你便擁有了天地精神?!彼U述自己主編《黃河文學》時所定的三條底線:“第一,辦一份能夠首先拿回家讓自己孩子看的雜志;第二,辦一份能喚醒讀者內心溫暖、善良、崇高和引人向上、向內的雜志;第三,辦一份能夠給讀者帶來安詳的雜志。這是我的辦刊理念,也是我的創作理念?!痹谝粋€日漸世俗、消費當道、物質至上的時代,似乎我們談論理想、人生、境界顯得與世格格不入。然而,郭文斌對理想和情懷的堅守,讓我們肅然起敬。

魚禾的散文《地圖》敘述了自己對地圖的迷戀,卻又超越地圖本身,最終將筆力聚焦到梁溪家大山里的石屋。作者對地圖的迷戀,使他能夠整個下午看地圖,能夠準確說出地圖上的標記、畫出某一區域的形狀、用泥巴捏出地形……作者甚至認為“一切都可以用地圖來描述”,并以數字和歷史來驗證他的這一觀點。有意思的是,他用地圖的方式闡釋歷史,顯得非常獨特。他認為歷朝歷代在他的大腦中就是一幅曲別針般的地圖:“非信史時代在曲別針的左端,呈現為模糊的扇形。到了先秦,扇形收縮為清晰的直線,由左而右,直到南北朝。只是三國時代地勢降低了,三國有如一塊盆地……”正是對地圖的迷戀,作者通過衛星地圖觀察自己所在的縣城、村莊和自家的屋頂,最后將目光落在一個叫做卓羅砣的低山上的一座小石屋,這座屋子也因朋友梁奚經常出入引起了作者的注意。作者最終從一份1970年的名冊中找到了答案——梁奚的父親死于1970年作者所在的縣城所展開的一場秘密的政治清查。在那本秘密的清查名冊里,有兩千多人被列入“清除階級隊伍”的范圍。這座小屋子在作者的心里于是也有了一個地圖的標記。由此,魚禾的散文《地圖》實現了現實與歷史、地圖與人生雙重書寫的統一。

龐余亮的散文《膽結石》娓娓道來像“拉呱呱”一樣陷入對母親的回憶之中。在父親去世后,年邁的母親拒絕去城市里生活,而是喜歡在有她照片的墻下捻派不上用場的線砣;她每天都堅持要“窩鬏”,即使發了心臟病醫生讓她剪掉,她也沒有同意;她喜歡拉呱呱和看喪事,和過去有過隔閡不說話的稻香大娘關系密切,并為“信耶穌”的人辦后事“省錢”而羨慕不已;她不罵父親了,甚至開始懷念父親的聰明、勇敢和能干;她自己買布料給自己做“寢”,高高興興地試穿、曬寢;她吩咐兒女在她火化前帶一瓶麻油,治療火化時燒湯的傷口;在給父親移墳時,母親關心父親的碑文上有沒有她的名字以及名字的顏色。整篇散文表現出母親晚年生活的豁達通透,對死亡的樂觀,而越是通達樂觀,越讓人感到凄涼,越讓子女感到愧疚,正應了母親的那句話:“十個兒子不一定能養一個媽媽”。作者因此陷入“疑似膽結石”的疼痛,一種思念母親的疼痛,只是夢境里疼著疼著就醒了。

葛芳的散文《映在鏡子里的花園》漫步在博爾赫斯的城市、街道、公墓、花園之中,尋找著生活的無數種可能。博爾赫斯是“作家中的作家”,他的寫作影響到世界各國作家,在中國作家心目中具有精神導師的地位。他的作品“帶來一個神秘的、夢幻般的、繁殖和虛構的世界,在真實和虛幻之間,找到了一條穿梭往來的通道,并不斷地往返,并獲得神奇的閱讀感受”。葛芳的這篇散文正是在布宜諾斯艾利尋找這位作家的一次精神還鄉之旅,她在異域情調中感受靈魂的飛翔,試圖將“將鏡子里映射出的物象鐫刻在記憶中……讓所有不可企及的意念絮絮叨叨地根植到大腦皮層,盡管只是瞬間,也將與神靈依存”。

徐澤的詩歌《風往一邊吹》用詩歌的語言和意象揭示著社會的陰暗和生存的焦慮:主席臺坐滿的謊言,暮色的荒涼,沉寂的村莊死人比活人還多,城市里一群瘋子把落葉當錢數,流浪的狗和人,因貧窮而蓋著草薕子死去的親人……村莊的孤獨和荒涼,人性的黑暗和扭曲,城市的冰涼和瘋癲,貧窮的無奈和堅守,共同構成這個世界黑暗的綿密空間。雖然嬰兒目睹著這個渾濁的世界,“渴望春水的人,都干死在路上”,但是詩人還是留下些亮色和希望:故鄉的心是亮的,早晨的村莊是干凈的,窮人命硬心卻是暖的。

(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出版機制轉型與新時期文學的市場化生產研究”(項目編號:15CZW052)和江蘇省教育廳青藍工程資助項目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南京財經大學新聞學院)

(責任編輯:田振華)

主站蜘蛛池模板: a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试看| 国产经典三级在线|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三区五区| 国产在线97|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 在线观看无码a∨|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99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日韩欧美中文| 草草线在成年免费视频2| 日韩国产综合精选| 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在线看片AI| 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久久人妻xunleige无码|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999精品色在线观看| 亚洲熟女中文字幕男人总站| 色婷婷丁香|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小视频| 天堂成人av|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中国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日韩激情成人| 国产浮力第一页永久地址| 国产精品污视频| 欧美狠狠干| 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久久美女精品| 色偷偷一区| 黄色网页在线观看| 扒开粉嫩的小缝隙喷白浆视频| 在线五月婷婷| 免费一级大毛片a一观看不卡| 国产AV毛片| 亚洲五月激情网| 日日拍夜夜嗷嗷叫国产|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91丝袜在线观看| 日韩久久精品无码aV| jijzzizz老师出水喷水喷出| 国产高清不卡| 东京热av无码电影一区二区|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全午夜免费一级毛片| 日韩欧美国产三级| 久久精品娱乐亚洲领先| 自拍亚洲欧美精品| 国产精品蜜芽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国产免费a级片| 国产1区2区在线观看| 98超碰在线观看| 九九九国产| 国产微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啪啪网| 麻豆精品在线视频| 福利一区三区| 亚洲欧美不卡| 999在线免费视频|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免费网站成人亚洲| 国产内射一区亚洲| 国产精女同一区二区三区久|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一区|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r| 欧美在线国产|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h网站在线播放| 色悠久久综合| 成人中文字幕在线| 久久黄色影院| 欧美伦理一区|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免费国产高清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