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仁
“城市是一種心靈的狀態,是一個獨特風俗習慣、思想自由和情感豐富的實體。”著名的社會學家羅伯特·以斯拉·帕克說。對中國城市來說,給居民提供一個生活和工作的場所已經不是問題,城市應有更為深遠的追求——成為市民感知幸福的共同體。
2015年的中國城市,哪些市民感受到自己所在城市帶來的幸福?
近日,《瞭望東方周刊》聯合中國市長協會《中國城市發展報告》主辦的“2015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活動”落下帷幕,相關調查結果已經出爐。成都、寧波、杭州位列前三甲。
總排名
本次調查中,一個重要的部分是通過受訪者對“自身所在城市”城市幸福感受的各個方面進行評價。這部分調查內容相對主觀,特別是由于各地受訪者對自身所在城市形象的“期望值”不同,可能對不同城市之間衡量的標尺會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甚至“變形”。但此種“變形”在客觀材料申報和大數據采集環節中進行了較大程度的修正。
根據公共調查、抽樣調查、大數據采集和材料申報四部分數據的匯總,以及加權統計結果來看,2015年最具幸福感城市前20位的依次是:成都、寧波、杭州、南京、西安、長春、長沙、蘇州、上海、北京、深圳、廈門、重慶、珠海、佛山、無錫、南通、大連、紹興、中山。(附圖1)

調查方式
此次調查活動歷時兩個月,即2015年8月1日至2015年 9月30日,采用公共調查(包含網絡調查和微信公眾號調查)、抽樣調查、大數據采集和材料申報等4種方法進行。其中,通過公共調查和抽樣調查的方式,測量市民對于自己所在城市各個具體方面的感受,包括對于人情、賺錢機會、交通、生活便利、醫療衛生、教育、治安狀況、環境等這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具體因素;大數據采集則通過與第三方合作,在其數據庫中采集與幸福感有關的行為數據;材料申報則由城市自行申報。
從統計結果看,在參與調查的樣本中,男性占了絕大多數,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為68:32,符合性別調查要求。
從受訪者方面看,大部分受訪者在城市中居住的年限達到10年以上。
年齡分布上,25~35歲的人數最多,達到37%;36~45歲的人數占53%;45~55歲的人數占比為7%;55歲以上的只有3%。
從學歷分布來看,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占了絕大多數,達到83%。
從職業分布來看,來自企業的受訪者比例最大,達到31%,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傳媒的受訪者緊隨其后,比例分別達到25%和16%,其他依次是經商、學生和其他人員。
從婚姻狀態上看,參與調查的民眾中,未婚者超過半數,為55%。

住房
近年來,由于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迅猛,住房問題已經隨著房價的上漲變成百姓最關心的話題之一,影響著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住房問題,既是經濟問題,也是民生問題,因此百姓的關注度最高。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對于當地住房現狀幸福感程度最高的城市前十位是成都、寧波、長春、杭州、西安、南京、長沙、蘇州、紹興、珠海。(附圖3)
物價
在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物價方面,受訪者對當地物價感到幸福程度的城市中,寧波居榜首,成都、杭州分列二、三位,緊接著是長沙、西安、長春、南京、蘇州、中山、大連等。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依舊在物價方面,讓城市居民有壓力,未能給居民帶來明顯的幸福感。
城市交通
隨著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機動車保有量急劇上升,交通需求迅速增長,城市交通已經成為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判斷標準之一。
那么,在城市交通的滿意度方面,哪些城市較為突出?調查結果表明,在對當地整體交通狀況幸福感受上,成都、寧波、杭州名列三甲,長春、西安、南京、長沙、蘇州、大連和珠海列居前十。(附圖4)

醫療
2015年進入醫改的第六個年頭,五年的醫改歷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建立全民覆蓋的醫保網絡,逐步健全基層醫療衛生體系和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以及全面推開的基本藥物制度等。
2015年也是全面深化公立醫院改革的一年。這一年,100個地級以上城市推行了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
城市居民對這些醫改新政的感知度如何?他們如何評價自己所在城市的醫療服務,以及醫療的便利程度?在這個指標上,本次調查結果顯示,上海、北京和成都獲得較高的滿意度,分列前三;其次是南京、西安、長春、長沙、蘇州、寧波和杭州。上海、北京擁有一流醫療設施和醫護人員,得到了大多數被調查者的認可。(附圖5)
生態環境
在當地空氣、水質、道路干凈程度以及綠化、山水等方面的幸福感受度上,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為杭州、寧波、成都、南京、西安、蘇州、長春、長沙、上海和南通。
在對當地氣溫及天氣舒適度方面,居民認為較為幸福的城市中排名前十位的分別是:成都、寧波、杭州、南京、長春、西安、長沙、蘇州、上海和紹興。(附圖6)
安全感
治安狀況,一頭連著千家萬戶,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發展,是社會和諧發展的晴雨表。本次調查中,城市治安狀況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調查結果表明,對于當地整體的治安狀況感到幸福的城市中,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依次為北京、上海、成都、寧波、杭州、南京、長沙、蘇州、西安和長春。(附圖7)
調查結果同樣顯示,在文明執法方面,市民較為滿意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南京、北京、西安、杭州、長春、長沙、蘇州、成都和寧波。

養老
人口老齡化是當今世界各國普遍面臨的一個重大社會問題。中國也不例外:中國老齡人口已經超過2億人,預計到2055年,占總人口的比例將達35%。人口老齡化問題將成為中國城市迫在眉睫的新挑戰,養老問題成為人們最關注的焦點之一,也是考量一個城市發展是否協調發展的標準之一。
調查數據表明,居民對于養老狀況感到幸福度較高的前十名城市是:杭州、南京、成都、寧波、西安、長春、珠海、蘇州、佛山和長沙。(附圖8)
生活節奏
生活節奏的快慢是城市居民幸福感較明顯的一個指標,越來越多的人如今開始崇尚慢節奏的生活。
本次調查發現,對自己所在城市的生活節奏感到幸福的城市中,北京、上海、廣州等生活節奏較快的城市均未擠進前十,而成都的悠閑生活得到了當地人的認可。成都在這個指標里名列榜首,緊隨其后的寧波、南京、杭州、成都、西安、蘇州、長春、長沙、大連和中山則依次組成了第二梯隊。
人情味
而在城市人情味的感受方面,調查數據則顯示了另一種結果。調查顯示,人情味最濃厚的城市中,排名前十位的依次是:長春、寧波、南京、杭州、成都、西安、蘇州、長沙、北京、上海。(附圖9)
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是為滿足社會公共需求、維護公共利益,由政府直接提供或由政府提供保障的公共產品和服務。改善公共服務是21世紀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直接關系民生幸福,也是我國建設服務型政府的主要內容。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市民對城市公共服務質量滿意的前十名城市是:上海、深圳、北京、成都、寧波、長沙、長春、蘇州、西安、南京。(附圖10)

購物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技術的進步、競爭更為激烈的商業環境以及可選擇活動的增多,市民購物對于便利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烈。而豐富的商戶商品數量,便利的購物條件,高性價比的消費,均可讓城市居民具有較高的幸福感。調查結果顯示,對購買各種生活產品的便利程度感到滿意的前十位的城市有:上海、成都、北京、杭州、西安、南京、長春、蘇州、長沙和寧波。
而在對自己所在城市文化體育設施,包括餐飲設計、娛樂設施的便利度等方面,評價較高的前十名城市依次為:寧波、長沙、杭州、成都、西安、蘇州、南京、北京、上海、珠海。
城市的包容度及開放度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在飛速增長的同時也伴隨著大規模的勞動力遷徙和流動,“孔雀東南飛”的遷徙路線和特征非常明顯。外來人口大規模流向大城市和發達地區,為流入地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外來人口的幸福感,主要體現為城市對流動人口的包容度和開放度。本次調查數據顯示,寧波、成都、杭州、長春、西安、南京、北京、蘇州、上海和長沙對該項指標具有較高的幸福感。
在城市文明度的感受方面,調查結果顯示,以下城市居民的幸福感較為明顯:成都、北京、杭州、南京、西安、寧波、上海、長沙、長春和蘇州。(附圖11)
教育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影響社會發展的大事。對城市而言,能否提供較為均衡的教育資源,是衡量市民滿意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當地教育所感受到的幸福程度,也是城市幸福度的重要指標之一。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對學校質量、教學質量較為滿意的前十名城市是:北京、上海、南京、杭州、長春、西安、長沙、蘇州、寧波和成都。(附圖12)
歷史及傳統文化
在對當地歷史、傳統文化等方面,有哪些城市感到滿意呢?調查數據顯示,對自己所在城市的歷史、傳統等感到幸福的前十名的城市依次是:南京、北京、西安、杭州、寧波、長春、成都、蘇州、上海和長沙。
個人發展
城市的經濟發展有助于增加城市居民的幸福感,但人們的幸福感在相當程度上并非取決于財富因素。國外研究表明,當一個國家中大部分人尚未解決溫飽時,發展經濟能提高國民幸福度;但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其關聯度則會減弱。
調查結果顯示,對當地發展感到滿意的前十個城市依次是:深圳、上海、北京、寧波、西安、南京、蘇州、長沙、長春和杭州。
城市提供的就業機會與賺錢機會,和城市居民的幸福感息息相關。在就業與賺錢機會方面,城市居民幸福感程度較高的城市是上海和北京,然后依次為深圳、南京、西安、長春、長沙、蘇州、成都、寧波。(附圖13)

而城市居民的個人發展情況是被調查者選擇生活城市的重要因素之一,該指標與賺錢機會有較高的相關性。調查結果顯示,對個人發展感到幸福的前十名城市是:北京、上海、深圳、蘇州、南京、西安、長沙、成都、杭州和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