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云
(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審計局,江蘇 南通 226001)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戰略部署,吹響了新時期改革開放的進軍號。全會明確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是我們黨治國理政基本理念的重大創新和突破,既豐富了國家治理理念,也豐富了國家審計內容,同時對審計工作的推動和完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審計監督在國家監督領域發揮作用指明了方向。
圍繞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和李克強總理“要審計所有的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的指示精神,審計機關要科學謀劃審計工作,努力建設學習型、服務型、高素質、廉政高效的審計機關。《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到有關審計工作的新要求:一是加強和改進對主要領導干部行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二是健全嚴格的財務預算、核準和審計制度,著力控制“三公”經費支出和樓堂館所建設;三是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對領導干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這就要求審計機關要研究改革進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圍繞深化改革,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建議,要通過審計監督推動各級政府和部門、推動各企事業單位及個人,建立監督制約機制。
劉家義審計長指出,審計全覆蓋,是有深度、有重點、有步驟、有成效的全覆蓋,要做到審計覆蓋面“廣”、反映情況“準”、查處問題“深”、原因分析“透”、措施建議“實”。審計要將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要求體現在具體審計實踐中,必然要求將所有政府性資金納入審計監督的視野,只有不斷拓寬財政審計思路,加大對政府性資金的審計監督,才能推動更加完整的財政管理體系的建立,因此審計監督要在以下方面做到覆蓋。
一是加強對宏觀經濟體制、機制情況的審計監督,推動各項政策和部署的落實。在審計中要分析產生問題的體制機制和政策制定及其實施的原因,提出完善體制機制或政策及其實施的具體措施,或者提出問責意見。如在國有資產審計中提出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有待進一步完善:一是經營性資產組織管理模式有待進一步完善。經營性資產管理條塊分割不利于通過組織制度安排和管理運作協調來增強經營性資產競爭優勢,另外國有資產管理的決定權與考核權在主管部門,很難發揮國資辦監督指導作用。二是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建設有待進一步健全。國有資產管理雖然出臺了部分規范文件,但在資產運營、監督考核等方面缺乏制度約束。績效評價標準和激勵約束機制難以形成,不利于國有資產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目標的實現,也影響國有資產管理的長遠發展。
二是加強對民生資金的審計監督,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加大對涉及民生項目、資金的審計力度,把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現實、最直接的問題及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重點資金作為審計工作重點。如在對“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的審計中,審計人員針對資金籌集、管理、發放過程中存在的具體問題,提出了進一步規范和完善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體系建設、健全人員基礎數據適時更新動態機制、切實做好應保盡保等審計建議。
三是加強對政府重大投資項目的跟蹤審計,促進結構調整和優化。審計部門通過廣播、網絡以及送《辦法》上門等多種途徑,向房屋征收實施單位開展廣泛宣傳,詳細講解送審資料收集、整理的方式,列出詳細的送審資料清單,并根據實際統一編制征收項目財務決算報表格式,對每一張表格的填寫做了細致地說明。
四是加強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推進,促進領導有效履行職責。經濟責任審計檢查領導貫徹執行有關經濟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情況,制定和執行重大經濟決策情況。關注國有資產的管理和使用情況、政府債務的舉借和使用情況、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情況等,為黨委和政府決策提供參考依據。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要全面深化改革,就要向監督權力運行、揭露腐敗問題、促進廉潔政府建設方面深化、向“問責”方面深化,這樣才能促進黨政領導干部權力運行公開化、規范化,做到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五是探索資源和環境保護的審計監督,促進資源環境保護。資源和環境保護審計從資源保有和消耗情況、資源環境損害情況、生態恢復和效益情況等方面著手,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嘗試開展對領導干部實施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同時也要學習國外先進的資源環境審計經驗,加強涉外審計和審計國際交流,促進深化對外開放。
全面深化改革研究關鍵在于創新審計理念與方法。發揮審計的監督職能,服務全面深化改革既要做到開拓創新,也要做到求真務實。全面融入深化改革大局,必然要求在工作上開拓創新。推進審計現代化,要堅持以科學審計理念為指導,要提高在重大審計項目上的突破能力、數據分析能力及宏觀思維能力,為審計事業全面融入深化改革大局開創新局面。審計創新要有深度、有重點,審計信息化和審計整改是審計創新與務實的兩個重要方面。
審計信息化建設是完善國家治理、調整審計力量,實現審計轉型升級、科學發展的重要途徑。目前現場審計實施系統AO、聯網審計系統、SQL數據庫這三種信息化工具廣泛應用于審計的各個領域。AO較大的提高了審計工作效率,轉變了原來手工審計的模式。聯網審計持之以恒的從速度和質量的發展帶給審計諸多轉變。SQL大型數據庫允許用戶在高層數據結構上工作,在審計被審計單位的大型數據庫時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審計的發展要進一步抓好信息化工具的研究和推廣,在大型審計項目中結合實際、創新實踐。
審計整改進一步維護了審計監督的嚴肅性,促進審計成果轉化,促進審計決定和審計建議的落實,用審計成果來提高審計威懾力。督促被審計單位對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要抓好審計結果公開工作,通過規定的渠道向社會公開審計結果,使其暴露在陽光之下,為全社會共同監督整改問題提供“靶向”,以公開促公正,以公開促整改,以公開促效能,才能更有效地促進整改,使審計成果應用實現最大化。
發揮審計監督職能,服務全面深化改革肩負著人民群眾的利益,需要審計人的責任心與使命感。在今后的工作中,審計要著力揭示落實國家政策執行不到位、政策目標未實現以及嚴重影響和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要全面加強隊伍建設,使審計能力有一個顯著提高,才能為履行審計監督責任,促進“改革、反腐、發展”做出堅實保障。
[1]明確審計定位 強化審計監督.《審計研究簡報》.2013年第11期.
[2]審計監督推動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審計研究簡報》.2013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