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群
(中國人民銀行林口縣支行,黑龍江 牡丹江 157699)
截止2014年12末,林口縣共有農民專業合作社243個,星級農民專業合作社10個,占全部農民專業合作社的4.12%。其中種植類192個,占全部農民專業合作社79.01%,其中星級農民合作社8個,占種植類農民合作社的4.17%;養殖類22個,占全部農民專業合作社的9.05%,其中星級農民專業合作社1個,占養殖類農民合作社的4.54%;農機類18個,占全部農民專業合作社的7.41%;其他類11個,占全部農民專業合作的4.53%,其中星級農民專業合作社1個,占其他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的9.09%。專業合作社社員總數為8206個,其中種植類6625個、養殖類440個、農機類349個、其他類792個,分別占專業合作社員總數的80.73%、4.63%、4.25%、9.65%。其中農民成員個數為8047個,占全部專業合作社總數的98.06%,其中種植類6606個、養殖類380個、農機類349個、其他類712個,分別占農民成員個數的82.09%、4.72%、4.33%、8.85%。土地流轉入專業合作社的面積為6118畝,全部是種植類,養殖類都是以一家一戶為單位進行養殖,農機類基本上都是以農機具入股,其他類中基本上都是已現金形式入股。農民專業合作社政策性農業保險覆蓋情況基本是零。
截止2014年12末,林口縣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金融機構只有一家,獲得貸款支持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也只有二家,占種植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的0.82%。累計發放貸款250萬元,貸款余額為50萬元,同比減少125.75萬元。
由于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型的少,我縣共有農民專業合作社總個數為243個,真正能運營的能達50%左右,再加上農民專業合作社資產少,達不到貸款條件,滿足不了專業合作社擴大再生產的資金需要,而金融機構近幾年來發放的都是農戶聯保貸款,基本上沒有“龍頭企業+合作社+社員(農戶)”、“合作社+社員(農戶)”農業生產組織模式,金融機構共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發放貸款大約在近3億元左右,利率為8.7%、10.656%、1458%,期限為一年。
目前林口縣金融機構只有農村信用社為龍爪鎮紅林村林口縣紅林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提供金融服務。該社2009年組建,注冊資金500萬元,截至目前,該社發展社員230戶,占全村戶數的75%,2012年被國家權威部門授予“中國紅樹莓第一村”稱號。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基地+社員”模式運營,為社員實行生產、技術、管理、服務、銷售“五個統一”服務。合作社為社員統一購置苗木,統一栽培品種,全社主栽費爾杜德、哈瑞太茲,按照歐盟有機食品技術標準生產和管理,制定統一的技術規程,配套應用程控微噴,合作社為社員提供全程技術指導服務,由合作社協調龍頭企業統一銷售,統一使用“紅林之莓”品牌,實現了紅樹莓產業規模化經營,標準化生產,品牌化銷售。目前種植樹莓1500畝,盛果500畝,非盛果1000畝,畝產收入7000~10000元左右。龍爪鎮信用社2013年給社員貸款400萬元,都是通過五戶聯保貸款形式得到的信貸支持,2014年以專業合作名譽貸款200萬元,現已全部還清。
一是農民專業合作社突出融資需求主要是擴大經營規模,如龍爪鎮紅林村林口縣紅林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主要購進設備、果盤和擴建冷庫。
二是農民專業合作社融資主要是用于購進種子、化肥和農藥等生產資料。農民專業合作社資產不足,難以滿足抵押貸款要求。
三是貸款利率太高,難以承擔。
四是農村信用社實行了新的貸款方式,實行農戶互保,授信額度普遍低于上年同期。去年農戶貸款基本都在5~10萬元左右,今年按照新授信計算方法,農戶貸款額度基本在3~5萬元左右,很難滿足農戶資金需求。
一是引導金融機構轉變觀念,加大調研力度,結合自身信貸方式,按照2013年中發1號文件關于大力支持發展多種形式的新型農民合作組織,加大新型生產經營主體的信貸支持力度要求,創新金融融資方式和金融產品,擴大農民專業合作社信貸支持力度。
二是加強扶持力度。政策上的扶持是推動農民合作社發展的重要動力。根據中央、省、市的各項惠農政策,各級財政用于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專項資金要及時撥付到位,在稅收優惠上,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銷售的農民產品,應按規定減免稅收。
三是結合縣域實際,金融機構加大金融產品及服務創新。各家金融機構要根據自身信貸方式,結合農民專業合作社特點復制出符合“龍頭企業+合作社+社員(農戶)”、“合作社+社員(農戶)”的模式,來拓大信貸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