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娜
(中國人民銀行宜昌市中心支行,湖北 宜昌 443000)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支付結算基礎設施、支付方式、支付服務手段也在發展。以城鄉為重點,大力積極推動和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是人民銀行近幾年來的重要工作。雖然在農村全面開通營業網點大、小額的支付系統,普及了ATM機、POS機及其他新興電子支付業務,但是農村的現金結算量仍然很大。通過分析支付工具及其優勢,找到制約農村地區推廣非現金支付工具應用的因素,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具有現實意義。
在農村地區嚴重缺失ATM機和POS機,信息網絡建設滯后,金融機構營業網點萎縮,是非現金支付工具不能有效推廣的重要因素。并且配套服務設施不夠到位,使非現金支付工具在農村地區非用武之地,也體現不出非現金支付工具的便利性。
非現金支付工具交易是以交易雙方的信用為支撐,通過銀行賬戶之間劃賬實現交易資金的轉移。由于農民群眾缺乏對金融知識、對金融機構運行控制機制的了解,因此農村民眾無法理解非現金支付工具交易為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性。農村民眾不愿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的另一個原因是,對非現金支付工具的可靠性、及時性等產生擔心和疑慮。
使用者需要有較高的理解力和操作能力才能使用銀行卡、電子支付工具,因為這些支付工具通常采用自助的方式。票據的填寫、簽章及轉讓對使用者有讀寫認知能力的要求,因為在填寫這些時有嚴格的格式要求。但是農民群眾的文化素質總體偏低,非現金支付的流程繁瑣、操作復雜,所以農民群眾無法掌握非現金支付工具的使用方法。
對于收入較低,掙錢較為困難的農民群眾難以接受在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每年都要收取的工本費、年費和服務費等費用。
隨著非現金支付工具的普及,網上支付、移動支付的安全受到了威脅,并且針對非現金支付的犯罪率也在不斷上升。普通老百姓難以防范犯罪分子的詐騙行為,媒體夸大了對犯罪事件的報道,農民擔心和憂慮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的安全。這些都是阻礙推廣非現金支付工具的因素。
各金融機構根據本地區的情況,加大投入,抓住推廣重點,配置相應的金融服務設施。國家要加強扶持力度,采取優惠政策對開拓農村市場的專業收單機構進行鼓勵。通過政府和市場的力量,改善農村地區非現金支付工具的使用環境。
在農村地區推廣應用非現金支付工具需要整體規劃,并結合縣域的經濟特點,創建示范縣。提高銀行卡在農村的覆蓋率,改善農村地區的支付環境,方便農村地區實行非現金結算。
對于農村地區的中小企業,可以采用上門推介的方法,倡導在業務資金往來,發放工資福利等方面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對普通的群眾,在人群密集和人口流動大的地方運用傳媒工具,采用大眾喜聞樂見的方法,進行生動形象的宣傳。以此糾正農村群眾對非現金支付工具的偏見,加強人民群眾對非現金支付工具的了解,并在潛移默化中接受非現金支付工具。
各金融機構為了長遠的利益考慮,為了盡快大范圍的普及非現金支付工具,金融機構應采取優惠措施,降低使用成本。針對農村群眾收入大多都不高,在賬戶資金的存量少的情況,金融機構應實行免收小額賬戶的管理費用。
不法分子經常在農村地區使用假幣,使農村地區嚴重的受到假幣的危害,因為農村地區的驗鈔設備較少,農民群眾無法鑒別真假幣。推廣非現金支付能夠減少現金的使用,很大程度上能夠杜絕假幣在市面上流通。老百姓早已對假幣深惡痛絕,將反假幣宣傳活動與推廣非現金支付工具相結合,有利于向農民群眾推廣非現金支付工具,群眾就會積極的去了解和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
犯罪事件時有發生,農民群眾對非現金支付工具避之不及。所以要加大宣傳力度,使農村群眾學會如何有效的防范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的風險和全方面保障資金安全,消除農民群眾對非現金支付工具的擔心和顧慮。培養農村群眾良好的使用習慣,提醒群眾加強管理使用密碼、印鑒等,群眾要按照規范,正確的使用。普及非現金支付工具出現問題如何采取正確措施的知識,讓農民群眾在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不在擔心支付工具出現問題。
城市居民已經接受了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因為非現金支付更加方便、快速、安全。居民出行游玩不再需要攜帶大量的現金,一張卡就能解決支付問題。并且非現金支付使交易更加透明,有效的遏制違法行為的出現。但是在農村地區的推廣仍然是困難重重。非現金支付工具在農村的普及不僅為農民群眾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也促進了農村地區向現代化發展。解決影響在農村地區推廣和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的問題,是各金融機構面臨最大的問題。
[1]李雨帆.關于農村地區非現金支付工具推廣工作的思考[J].時代金融,2011.08.30.
[2]張璟霖.非現金支付工具在農村地區推廣路徑研究[J].中國市場,201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