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傳 于秀芹 李蘋
【摘 要】作為積極投身于推進素質教育“5+2”工程的實踐者,切身體會到想要進一步開展素質教育“5+2”工程,就必須充分挖掘社會資源,尤其是要開發與利用好家長資源,只有讓家長成為素質教育“5+2”工程的助力劑,并與學校和教師同心、同向、同行。
【關鍵詞】素質教育;家長資源;開發與利用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近年來,江蘇省泰州市教育局大力推進素質教育“5+2”工程,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作為基層學校積極投身于推進素質教育“5+2”工程的實踐者,切身體會到想要進一步開展素質教育“5+2”工程,就必須充分挖掘社會資源,尤其是要開發與利用好家長資源,只有讓家長成為素質教育“5+2”工程的助力劑,并與學校和教師同心、同向、同行,素質教育才能順利進行。
一、家長是素質教育“5+2”工程中重要的資源
主觀方面,應該說,絕大多數家長是支持和擁護學校教育的。家長在教育子女過程中所積累的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家長的學識、技術、專長、愛好,以及家長的教育意識和教育水平都是良好的資源。家長都渴望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希望孩子在學校學到知識、提高技能、培養能力、學會合作、勤于實踐、勇于創新,這與素質教育“5+2”工程的目標具有很高的一致性,這就使家長主觀上愿意參與素質教育“5+2”工程成為可能。
客觀方面,家長因為工作、生活而擁有的物質積累和工作場所是素質教育“5+2”工程豐富的資源儲備,包括家長可以支配的具備較大教育功能的物品、設備;工作場所是指可以供學生參觀、考察的場所。
二、家長參與素質教育“5+2”工程相得益彰
1.讓家長成為素質教育“5+2”工程中的“知情者”和“理解者”
學校素質教育的達成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尤其是在德育領域,學生的品德發展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過程,非常需要家校雙方教育內容的一致性。另外,學校采取新的教育措施、實施“自主學習行動”改革等都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如果家長漠然置之或強烈反對,則很難取得理想的效果。當然,家長對學校的觀念支持不是無條件的,也不是自然而然的,需要學校、教師與家長之間不斷的反復溝通才能達成。
如積極利用家長學校、家長開放日、家訪、校外輔導站、社區活動、校信通、QQ群、微信、校園網等,與家長展開多層次、多渠道、多方面的交流,宣傳素質教育“5+2”工程的目標、理念、實施過程,力爭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去引導家長,用真摯的教育熱情去感染家長,用美好的教育理想去鼓勵家長,用切實的教育行為去影響家長。使得家長自覺自愿與學校保持教育理念上的一致,成為促進學校發展和學生成長的另一巨大推動力量。學校和教師有意識地進行宣傳,其實就是引導、影響的過程,讓更多的家長了解和理解。
2.讓家長成為素質教育“5+2”工程的“支持者”和“參與者”
與家庭教育密切合作,我們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支持與配合,保持與學校和教師教育思想和行為的一致。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基本上處于被動地位,其積極性、主動性的發揮極其有限。而是不斷的創造機會,搭建平臺,讓家長參與到學校的素質教育“5+2”工程。
邀請家長參與學校的重大主題德育活動。如:十四歲青春儀式、入團宣誓儀式、三代人共圓中國夢、我和抗日英雄比童年、文明志愿者服務等,讓家長共同見證孩子的成長;家長參與孩子去敬老院的送溫暖活動,更好地培養孩子的尊老愛親意識;學校聯歡會親子同臺表演,增強孩子的自豪感等等。
為拓寬學習路徑,聘請學生家長是彌補校內師資力量不足、滿足學生發展需要、增強學生未來素養的重要保證。進一步拓展學生的學習領域,初步掌握與時俱進、與國際接軌的知識和技能,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5+2”工程“青春活力行動”、“未來素養行動”項目,如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需求以及家長的意愿,開設十字繡、理財、種植、養殖、智慧英語、足球、科技創新等社團活動項目,讓家長和孩子學習“泰微課”,構建真正的智慧課堂、快樂生活、幸福校園。
邀請家長進學校。如邀請當法律工作者的家長進學校講解法律方面的知識,邀請當交通警察的家長講解一些有關交通安全和道路標識方面的知識;邀請當醫生的家長講解一些有關身體保健和生理衛生方面的知識;邀請有攝影或收藏愛好的家長介紹有關的技術技巧,展覽自己的作品或藏品;邀請有體育特長或從事體育行業的家長擔任學校或班級運動隊的義務教練等。如果家長不善于口頭講解或為了增加講解的直觀性,可配合教師組織一些與自己的職業、興趣愛好有關的主題活動,如安排學生到自己的工作場所進行參觀訪問,利用自己的職業優勢為班級活動提供方便等。
3.讓家長成為素質教育“5+2”工程的“評價者”和“策劃者”
素質教育“5+2”工程應該注重評價與反饋。現實中,一般學校只注重活動開展,而忽視了對活動開展的評價,尤其會忽略家長的評價。家長只有親自參與了學生的活動,親自體驗到活動的歡樂,對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才會有一個深入的了解,也才能夠較為全面客觀地評價孩子在活動中的表現。
在參與素質教育“5+2”工程的過程中,家長必然會發現很多問題,可以向學校提出合理化的建議,積極設計、改進活動項目,讓家長從參與素質教育“5+2”工程的的“配角”轉向“主角”。“生活是學生的教科書”,只有家長投入其中,素質教育“5+2”工程的發展思路才能更寬,活動才能更新,開展起來才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方案制定、人員組織、活動場所、設備提供、安全保障也都十分方便,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活動的順利開展。
不過,在素質教育“5+2”工程對家長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過程中,學校和教師要杜絕利用家長的社會關系謀求學校和教師個人的私利,也要避免教師的負擔轉嫁到家長頭上。也就是說,開發和利用家長資源,要注意把握好“度”,充分尊重家長,與家長精誠合作,對素質教育“5+2”工程的實施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和“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白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