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福彬++祁向文++王剛



摘 要 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是鄉村旅游合作社持續運行的內在保證?;诮洜I者參與合作社的內在需求,立足經營者加入合作社的驅動力、經營者與合作社之間的收益分配關系,以及收益構成等,利用委托代理理論,構建了鄉村旅游合作社的利益分配機制。認為經營者收益包括經營收益和分紅兩部分,經營收益的分配比例是利益機制是否合理的關鍵。通過對利益分配機制內涵的分析,從利益分配機制的關鍵點、多種利益分配方式融合、政府加強利益分配監管、對經營者績效進行監測、多種資源投入參與利益分配等方面提出促進利益分配合理化的建議。
關鍵詞 鄉村旅游 ;合作社 ;利益分配機制
分類號 F592.7
200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正式頒布實施后,鄉村旅游合作社在全國各地得到普遍認可。鄉村旅游合作社是按照市場機制,由鄉村旅游經營者自愿結成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組織[1]。合作社將村鎮內分散的鄉村旅游經營者組成一個整體,改變以往“一家一戶”的傳統經營方式,通過集團化發展,即可以解決經營者之間相互模仿、惡性競爭的矛盾,也有利于對村鎮內各類旅游資源的合理開發,打造鄉村旅游“精品”,促進本地鄉村旅游產業持續發展[2-3]。
目前,中國鄉村旅游專業合作社主要以“農家樂”服務中心、農家樂協會、旅游服務公司、農家樂聯合社等形式運作[4]。從全國來看,鄉村旅游合作社的發展尚處于探索階段,各地發展也不均衡,北京、海南、遼寧、云南、四川和山東等省市發展比較成熟。處于探索階段的鄉村旅游合作社,如何激勵經營者加入合作社、如何提高經營者資源投入的收益率、如何規范經營者的經營行為等關鍵問題亟待解決,解決的關鍵在于設計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讓經營者參與到鄉村旅游合作社后能獲得更高、更穩定的收益回報。
1 經營者參與鄉村旅游合作社的主要需求
1.1 減少同行的激烈競爭
目前,鄉村旅游中產品同質性是引發經營者激烈競爭的主要原因之一[5]。加入村鎮鄉村旅游合作社是避免彼此競爭對自身收益的影響的必然選擇。加入鄉村旅游合作社后,可以在合作社的統一規劃與協調下,進行旅游產品和服務的設計與創新;在合作社統一運作和管理下,按照統一標準,規范經營;可以有效減少彼此競爭,從而更好的滿足旅游者需求。
1.2 有效提高資源的收益率
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提高資源投入的收益率是鄉村旅游經營者的內在追求。專業合作社把獨立經營的經營者聯合起來,提升了經營者在市場上談判地位和風險抵御能力。加入鄉村旅游合作社后,經營者可以在合作社統一采購的服務下,獲得質優價廉的原材料;同時,合作社成員之間資源投入上的互補性、服務上的相互協調,也可以提高資源投入效率[6]。此外,通過經營者之間的深度合作,延伸鄉村旅游產業鏈[7],打造鄉村旅游的名牌,進一步提高資源的附加值。
1.3 提高與相關組織間的合作
參加鄉村旅游合作社,經營者可以更容易的獲得政府的支持和幫助,爭取到更加有利的政策資源。同時,加入鄉村旅游合作社后,經營者可以更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有效處理相關申訴和舉報。此外,合作社內聯合起來的經營者可以與旅游社、媒體等組織進行更加充分合作,將自己的旅游服務信息更好傳遞給游客,有效提高市場營銷和旅游形象塑造的效果。
2 鄉村旅游合作社利益分配機制設計
鄉村旅游經營者參加旅游合作社的根本目標是減少獨立經營的運作風險,保證預期收益實現的穩定性,同時,通過合作社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獲得更高的收益回報。經營者能否獲得更穩定、更高的收益,除受外界環境影響外,更取決于合作社的經營戰略和利益分配機制[8]。構建科學、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不僅可以保證經營者獲得公平的利益分享,更有助于發揮合作社經營優勢,為收益目標的實現提供保障。
3 實現鄉村旅游合作社利益分配合理化的對策
經營者加入鄉村旅游合作社的根本需求是減少自己獨立經營的風險,提高收益回報的穩定性。構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則是吸引經營者積極加入合作社、并嚴格遵守合作社制度的重要基礎。利益分配機制的關鍵使合理設置經營者與合作社之間的收益分配比例,從而保證經營者與合作社相互之間有效配合。
3.1 明確利益分配機制的關鍵點
設計鄉村旅游合作社利益分配機制的關鍵是要處理好以下3個主要問題:第一,要設立科學的資金投入準則,以保證鄉村旅游經營者的資金投入與合作社的管理服務相匹配;第二,合作社與經營者之間的利益分配比例要保證經營者經營投入與合作社提供的服務相匹配;第三,設定利益分配比例,需要綜合考慮合作社規模與發展階段、經營者的實力、經營者風險規避意識、經營者努力程度,以及鄉村旅游市場變化趨勢等因素。
3.2 對經營者績效進行準確監測
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以鄉村旅游經營者嚴格遵守合作社的規章制度,能夠按照合作社統一定價和接待標準來規范經營為前提,因此,準確觀測經營者的真實經營與收益情況是保證利益分配有效性的基礎。鄉村旅游合作社應對信息披露做出系列的、明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約定,利用自身的監督和約束力,讓各經營者的經營信息更加透明,使合作社能夠準確掌握各經營者真實的收益情況和服務行為,杜絕經營者為獲得更高利益而弄虛作假的行為。
3.3 引導多種資源投入參與利益分配
隨著鄉村旅游市場需求的變化,鄉村旅游功能越來越趨向綜合性,所需資源也越來越多元化。因此,在鄉村旅游合作社資源投入中,也應趨向多元化。例如經營者的特色建筑、田園菜畦、農產品加工設施、文化產品、自有房屋、土地等資源都可以納入合作社發展的資源投入。因此,利益分配機制也應該進行相應調整,充分考慮各類資源的分紅。
3.4 融合應用多種利益分配方式
目前,我國鄉村旅游合作社主要是在政府引導下,由村鎮內鄉村旅游經營大戶或旅游公司牽頭創辦[14]。合作社運行資金主要來源于會員入股、政府財政補助,以及銀行貸款等,其中會員入股是主要資金來源渠道。在利益分配時,合作社盈余大部分為大股東所得,很少有“二次返利”,這影響了合作社的持續發展。因此,為實現鄉村旅游合作社健康發展,在設計利益分配機制時,應在遵守《合作社法》的前提下,結合不同類型合作社的實際情況,把“一人一票”與“一股一票”,“按照惠顧額比例分紅”與“按照股份分紅”有機結合起來[14],從而提高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增強對合作社成員的投資激勵。endprint
3.5 政府加強對合作社利益分配的管理
鄉村旅游具有社會屬性與經濟屬性的雙重屬性,這就離不開各級政府的支持和管理。鄉村旅游合作社的發展同樣需要地方政府的引導和監控。其中,引導合作社構建合作科學、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是關鍵。地方政府主管部門不僅要通過制定相關的法律來規制合作社的利益分配機制,而且財政部門、農業部門、稅務部門等部門還應加強對鄉村旅游合作社的利益分配的指導、監督和審計[15],保證利益分配的合法性。
參考文獻
[1] 陽寧東,鄧 文. 農民專業合作社在鄉村社區旅游中的運用[J].農村經濟,2012(3):125-128.
[2] 劉 濤. 鄉村旅游專業合作社發展研究——基于萊蕪城嶺村和房干村的案例分析[J]. 社會科學家,2012(1):77-81.
[3] 黃 笑. 農村新型合作社的建立與鄉村旅游的發展[N]. 中國旅游報,2008-12-29(6).
[4] 胡 敏. 我國鄉村旅游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和轉型——兼論鄉村旅游發展模式的升級[J]. 旅游學刊,2009(2):70-74.
[5] 馬翀煒,張愛谷. 鄉村旅游與制度建構——以玉龍縣美泉村旅游合作社為例[J].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4):46-51.
[6] 劉宇翔. 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成員意愿與行為分析[D]. 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4-8.
[7] 柏 楊. 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農村地區旅游業的必然選擇[J]. 臨沂大學學報,2011(4):20-25.
[8] 王昌海. 效率、公平、信任與滿意度:鄉村旅游合作社發展的路徑選擇[J]. 中國農村經濟,2015(4):59-71.
[9] 何景濤. 企業知識合作機制研究[D]. 西安:西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88-89.
[10] 宋子千. 旅游專業合作社可有大作為[N]. 中國旅游報,2010-07-26(2).
[11] 黃 凱,張二靜. 鄉村旅游專業合作社的服務成效研究—以密云石塘路村民俗旅游專業合作社為例[J]. 北京農學院學報,2014(1):52-56.
[12] 孟鐵鑫. 我國鄉村旅游合作社建設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對策[J]. 江蘇農業科學,2014(3):421-422.
[13] 王西濤,邵 娟. 專業合作社旅游開發模式研究——基于三種不同類型旅游專業合作社的分析[J]. 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4(2):91-95.
[14] 馬麗巖,李 彤. 淺談農民專業合作社利益分配原則[J]. 安徽農業科學,2008(8):3 419-3 420.
[15] 鄧軍蓉,祁春節,汪發元. 農民專業合作社利益分配問題調查研究[J]. 經濟縱橫,2014(3):54-5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