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濤
(江蘇省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江蘇 南京 210000)
20世紀以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劇,在城市化給人類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也帶來諸如原始自然生態系統萎縮、生境破碎化及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如何平衡城市的經濟發展需求與生態的自身需求,營建一個“天人共榮”的城市空間是目前中國城市開發建設亟待解決的問題。寧德市背山面海,生態資源豐富,隨著國家戰略的實施以及地方發展的強烈訴求,如何在快速發展經濟的同時,保留住“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城市轉型發展階段不可回避的問題。
1.1 地形地貌豐富多樣。寧德地處洞宮山脈南麓,鷲峰山脈東坡,東面瀕臨太平洋,中北和中南部又有呈北東——南西、西北——東南走向的太姥山和天湖山兩條山脈,構成沿海多山地形。主要特征是地勢西北部高,東南部低,中部隆起,地貌類型多樣,以山地為主,丘陵地次之,兼有平原、盆谷和灘涂;地表切割強烈,水系相當發育,溪河縱橫交錯,水和水能資源豐富;海岸線蜿蜒曲折,港灣眾多而深浚,島嶼星羅棋布。
1.2 生態環境質量良好。寧德市生態環境質量總體良好,在全國沿海城市中居于前列。全市森林植被覆蓋率高達65.8%,有較強的大氣凈化能力。降水量大,水資源充足,上游水體污染少,水質好。海域水體環境容量大,灘涂濕地資源充足、物種豐富。大部分水體達到國家二類標準或三類標準,大氣達到國家一級或二級標準。

圖1 寧德市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及森林覆蓋圖
2.1 龍頭企業奠定的發展基礎,重點產業集聚效應逐步顯現。寧德市冶金新材料上游引進的項目均由國內不銹鋼龍頭企業和臺資企業投資建設。這些企業在寧德投資建設的不銹鋼項目具有起點高、規模大、技術先進、機制靈活、效率顯著的特點,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初步形成了不銹鋼產業集群。這些企業還在國外購買、開采紅土鎳礦,直接利用在印尼、菲律賓等國擁有的優質鎳礦資源,為不銹鋼上游產業發展提供了原料保障。
2.2 領先技術增強了產業競爭力。寧德引進的大型冶金新材料上游項目普遍采用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RKEF工程流程,單位產品污染物的排放量低于其他的同類產品,對推進我國鎳鐵合金及不銹鋼產能的升級換代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2.3 港口資源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寧德具有良好的區位交通優勢,冶金新材料所在的漳灣臨港工業片區、福安(灣塢)臨港片深水岸線資源豐富,同時又臨近高速公路、鐵路,有利于紅土鎳礦等原材料的進口、運輸,降低了不銹鋼產業的物流成本。據設計估算,與建在內地的項目相比,每噸礦石可以節約近100元的陸運費用;并且寧德市地處東南沿海,距離印尼、菲律賓等紅土鎳礦產地相對較近,和北方港口相比,每噸礦石可以節約3美元左右的海運成本。
3.1 冶金新材料產業剛起步。截止2012年,寧德冶金新材料產業以鎳鐵、鉻鐵等原料冶煉為主、深加工為輔的冶金新材料產業發展格局,目前引進60萬噸鎳鐵合金和3.75萬噸鉻鐵的生產能力,冶金新材料產業起步較晚技術研發力量有待提高,產業鏈不完善。
3.2 深加工規模企業的支撐作用不夠,產品檔次不高、種類少。規模決定著企業經營管理的范圍和邊際,規模企業發展勢頭良好,對整體發展起到明顯的支撐作用,可以帶動地區相關產業的發展,從而獲得有利的競爭地位。寧德市冶金新材料深加工的規模企業支撐明顯不足,其企業數量和規模偏少,深加工量少,種類少,技術含量低,沒有真正的拳頭產品,高技術含量產品缺乏,難以做大做強,這對企業乃至整個地區的發展都是相當不利的。
3.3 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已投產企業環境管理有待加強。(1)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目前,福安 (灣塢)臨港工業片區無污水集中處理設施,開發區配套污水管網尚未建設,園區現狀排水體制為雨污合流。寧德 (漳灣)臨港工業區的污水主要送往寧德市北區污水處理廠,但開發區無系統的排水管網,建成區采用截流式合流制。霞浦縣牙城業園區的污水廠剛剛完成環評報批工作。福鼎市龍安工業項目區已建成并運營一工業污水處理廠,建成區污水管網已鋪設。此外,工業區的污水收集應堅持“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分類分流”及“濃稀分流”的原則,即各種污水和雨水必須分別設置設施污水管網和雨水管網分別收集;各企業內的生產廢水應按清潔水 (如冷凝下水、間接冷卻水)與污水進行分流收集;對于產生不同性質的污水企業,應根據污水中污染物性質不同進行分類收集;對于排放性質相同 (相似)污水的企業,為降低污水處理工程投資和處理成本,應盡量對濃度差異較大的污水進行濃稀分流收集。 (2)廢氣治理和集中供熱;目前,國內脫硫和除塵技術較為成熟,廢氣經處理后排放濃度較低。而脫氮技術剛剛起步,建議不銹鋼上游企業應盡快開展煙氣脫氮可行性研究。上游企業一般自建熱電中心,為減少大氣污染。按照以熱定電的原則,工業區內其他企業盡量依托熱電中心,實現區域性總量控制。(3)環境管理;根據調查,已建成投資的上游企業和大部分下游企業均未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建議上游企業全面提升企業清潔生產水平,盡快進行清潔生產審核。
寧德市自然生態系統主要由山地生態系統和海洋生態系統組成,呈西北——東南走向的河流生態系統是山海自然生態系統的紐帶。寧德市在歐亞板塊與太平洋板塊長期相對作用中形成了自己的山海體系,太姥山、鷲峰山脈斜貫本區西北部和中部;中南部峰巒疊嶂,河流發育;東南部丘陵起伏,水系縱橫,交溪、霍童溪和七都溪三條水系流入東海,大金溪貫穿城區,濱海平原及港澳灘涂展布;東部直面臺灣海峽,懷擁深水避風海灣三都澳。寧德陸地生態系統以山地丘陵常綠闊葉林為基質,海洋生態系統以廣闊的深水海域為基質,形成山海復合型自然生態系統,為動物和人類提供生境,有利于增加物種的多樣性和保持生態穩定性。
規劃從地形地貌、水生態、地質安全、核心生態源、植被覆蓋等因子方面對寧德市沿海區域進行生態綜合敏感性評價。極度敏感區主要分布在支提山生態片、太姥山 -楊家溪生態片、杯溪流域生態片以及東沖半島生態片;一般敏感區主要分布在三都澳、福寧灣以及沙埕港。由于產業園區布局臨近極度敏感區,產業類型較重,環境污染風險較大,研究認為,跨越式發展是寧德市產業發展的不二選擇,也是最精明的選擇。

圖1 重要產業園區在生態綜合敏感性評價圖上的位置
隨著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的召開以及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的相繼出臺,按照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鎮化質量的新要求,城市不再唯GDP論成敗,而是以軟環境建設的優劣論輸贏,城市更多的注重歷史、文化、自然生態等資源特色,更多的關注人的生活。保護地域特色成為城市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必然,寧德市地方政府在享受GDP帶來紅利的同時,也應該讓廣大居民繼續能享受到“青山綠水、碧海藍天”。
[1]福建省寧德市冶金新材料產業園控制性詳細規劃.江蘇省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2013.
[2]胡潔.從區域規劃到場地設計—— “山水城市”理念在多尺度景觀規劃中的實踐[C].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
[3]王媛婷,涂艷.山水城市工業園區規劃模式探索——以柳州市洛維工業園區為例 [ J].規劃師,2010, (5):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