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偉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體育課程與教學的變革和發展需要一線的教師的積極參與,教師自身的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是決定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通過分析體育教師在提高課堂有效教學的主導作用,提出體育教師如何通過課堂有效教學來解決問題的策略。
關鍵詞 體育教師 提高 課堂有效教學 策略
一、體育教師的主導作用是提高課堂有效教學前提
(一)體育教師應該關注自己與學生同步的和諧與發展。因為只有教師的身心愉悅才能帶來學生的身心愉悅,只有教師的全身心投入才能帶動學生的全身心投入。如果為了學生的身心愉悅而使教師疲憊不堪,那么,這樣的場面一定不會保持太久的。
(二)要讓體育教師從繁重的工作量中解脫出來。體育教師常常被作為學校的專任教師而委于重任,又常常因沒有作業批改任務而被加大課時量,很多體育老師常常擁有比語文、數學老師多出很多的課時,也常常擁有組織早操、課間活動和業余體育訓練的特權。
(三)體育教師要以內驅為主,努力加快自己的專業成長。體育教師在學校中是一個特殊的小群體,體育教學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而這樣的特殊性造成了學校的管理人員,特別是教學管理人員對體育教學的不熟悉。
(四)營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只有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保證教學的有效性。如果學生不喜歡老師,或者教師不愛學生,如果師生關系不和諧、不平等,教學不民主,也就會缺少師生間的溝通與互動,從而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保證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條件之一。
二、體育教師提高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
(一)體育教師要心里有學生;關注全體,尊重差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耙磺袨榱嗣恳粋€學生”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每一名老師都要把學生看成是一個發展的人、獨特的人和具有獨立意義的人,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教學中,在備課時就要對學生的情況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在課堂教學中予以體現,讓每一名學生享受到有效的教學。
(二)體育教師是要對教材進行研究。落實《課標》,合理選擇教材。有效教學直接指向學生的學習目標的達成度,教學中我們要始終緊扣《課標》,以《課標》中的要求為基準,對學生在相應學段應達到的學業程度進行衡量。在這個過程中,往往不少教師拘泥于教材,認為把教材教好就是達到了《課標》要求,新的教材觀認為,教師不應該是教教材,而應該是用教材教,這里有質的區別。
(三)體育教師以教學目標為導向,引發學生探究,激發學生積極思維。追求教學實效,鼓勵學生學業求助的行為,引發并處理學生的先前經驗和直覺,鼓勵學生提出有深度、開放性的問題,并且鼓勵學生相互回答,充分展開高層次的思維過程,做到有條理、有根據、批判性地思考,反省性地思考,力爭做到流暢性、獨到性、深刻性、敏捷性、精進性的有機統一。
(四)體育教師要關注教學細節,突出教學重點,注意課堂觀察,創設情境教學。課堂教學一定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并從人力、物力、時間、方法與過程上保證重點內容的教學與難點的突破。只有這樣,才能從根基上保證教學的有效性。創設情景,學生在跑的同時發揮著想象力,激發他們的興趣,體育課不再是單純的慢跑;投射紙飛機并用立定跳遠的方法量出距離,越遠越好,學生跳、投的能力得到加強;風云變幻,如何克服困難,從穿過障礙物的練習,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和堅強意志。
(五)體育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增強學生信心。課堂有效教學十分注重學生主動學習的主體作用,即有效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和接受學習的技巧和能力。因此,課堂教學必須建立積極的課堂環境,使學生有情緒上的安全感, 建立一個溫暖的、學生彼此接納的、相互欣賞的學習場所。依據學情差異和教學內容的不同,有效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必須以問題的難度為生命,
(六)體育教師通過生活實踐引發自身教學靈感。課堂教學是教師的創造性思維在教育方式、方法上的具體展示,在教學過程中,當教師有著明確的教學創新動機時,教師就會在教學創新動機這種內驅力的驅使下激發出教學靈感。教學靈感是師生思維在教學過程中質的飛躍,是師生思維活動處于最積極、最高漲、最富有創造性時的高峰體驗。
(七)體育教師要巧用自然資源,科學合理安排規劃場地器材,廢舊器材開發與創新。體育教師通過變化場地器材,提高課堂的有效教學,場地器材的變化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因此教師需要積極地整合與設計場地與器材。如學校斜坡,臺階等將學校的硬件設施合理的引入到體育課堂將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如校園操場上,體育教師常因上課班級多,學生人數多,場地小,教材難以取舍,就需要體育教師用腦去思考,盡量發揮每個一樣器材的作用。
(八)體育教師要注重教學過程評價,及時反饋,調控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策略主要是指對課堂教學活動過程與結果做出的系列的價值判斷行為。評價行為貫穿著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而不只是在教學活動之后?!昂煤⒆佣际强涑鰜淼摹甭犐先ニ坪跤悬c絕對,但也不無道理。要真正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要求教師必須在課堂上善于發現和總結,及時做出有效評價;同時要“師出必有名”,評價必須是建立在客觀事實基礎上的,即表揚確有值得表揚之處,批評也是如此。評價并不排斥適當的批評,而是包容與被包容的關系,批評與贊賞應相輔相成。
三、結束語
提高課堂有效教學應該成為每一個體育教師永恒的追求,但要真正實現體育的有效教學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每一個體育教師長期的努力和付出,也需要全體體育教師的共同研究和探討,因為只有體育教師的有效思考、有效設計、有效組織,才能真正實現體育課堂的有效教學。為了能讓體育老師真正做到課堂更有效教學,還應該認真學習和領會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及時更新觀念,挖掘學生的潛力,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與愛好,為學生終身體育觀的形成奉獻出自己應有的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