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琪 殷 婕
(華南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 廣東廣州 510631)
基于國外智慧校園的大學生學習方式變革的研究
張潔琪 殷 婕
(華南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 廣東廣州 510631)
近年來,許多國家都致力于智慧校園的構建,我們通過對國外智慧校園案例的分析和總結,剖析現階段國外智慧校園的現狀以及提出有關大學生學習方式變革的啟示。
智慧校園 大學生 學習方式
自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后,國外便開始基于“智慧地球”下的智慧校園的探索,現已有比較完善的理論模式。關于智慧校園的創建,主要是以從網絡、IT基礎設施、數據中心、云服務器托管等方面進行構建,為師生學習、生活提供技術、資源支持。[1]本研究對智慧校園國外發展現狀進行了梳理和總結,如表1所示:

表1 國外智慧校園項目研究
通過分析國外具有代表性的智慧校園研究項目,梳理優秀經驗,并結合文獻中有關的研究內容,本研究總結得出基于智慧校園環境的學習具有以下特點:
(1)智能化技術輔助教師教學、學生學習
通過智能化的系統,教師教學更加全面,學生更加自主、創新地學習知識。教師可以更加全面地關注學生的發展,學生可以自由方便地進行學習。
(2)智能化管理系統全面覆蓋校園
通過云平臺、物聯網等技術,構建智慧校園管理系統更加智能化,人性化。智能化的系統方便老師管理學生、維持課堂秩序、全面關注學生的發展動態,同時也方便學生隨時隨地進行學習。
(3)基于云搭建資源平臺,學習資源豐富
共享、可以靈活配置的教學資源平臺使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獲得更多的資源。這取決于許多地區建立了共享機制,令學習、教學資源更加豐富,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獲得其他地區的學習資源,老師可以獲得更完善的教學資源。
目前國外關于智慧校園的研究以學生的生活方面為主,其中英、美等國家較先研究校園社區服務方面,側面反映智慧校園影響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下面是幾點關于智慧校園環境對學習方式的影響。
(1)智慧校園環境時刻影響大學生的學習方式
智慧校園促進大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是從教學資源、學習資源等方面進行的,將知識材料共享,質疑以及形成和自由選擇支持的深度個性化的設計為自適應系統[4],對學習者學習有所幫助。
(2)數字化學習環境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20世紀90年代起,許多國家建立了數字校園。在2010年,許多國家提出了智慧校園,數字校園由此轉換為智慧校園,所以數字化學習環境也是智慧校園構建的基礎環境。在許多文獻中也表示數字化學習環境對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具有非常大的影響。
日本教育工學振興會于2007年根據日本政府發布的“IT新改革戰略”的規劃,主要內容包括:全國學校的教室ICT環境與教學的融合,學校配備ICT專員并開展校內管理研修,利用e-Learning系統以家庭學習擴展學習機會。通過這種數字化的學習來使學生更加適應數字化環境,從而改變他們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習。
(3)智慧校園的建設和學習者的學習方式緊密相關
Dagmar El Hmoudova在他的研究中提出在智慧校園下使用什么學習方式由數字環境下影響,特別是在計算機語言課程中。[5]西方學者通過研究學習者的學習方式變化,從而對智慧校園的建設進行修正。從傳統的學習方式的研究獲得了元素被改編成電子學習系統,以支持個性化協作學習(PCL)的網上學習環境。
(1)有關智慧校園環境下大學生學習方式變革主要針對智慧環境對大學生學習方式的影響。智慧校園的前身是數字化校園,它的注重點在于數字化的構建。
(2)智慧校園環境改變常規教學模式。智慧校園是對于學生的整體的學習,學生的協同合作制度,實時遠程學習;評估,交互和網上資料,學生學習風格分析,管理,其他資源等方面進行構建,區別于傳統教學模式。[6]
(3)對學生本身可視化的變化進行分析,可得出學習方式的變化。智慧校園通過培養學生的自主性,豐富學生遠程交流學習的經驗,智能化教學,平等化學習等方面進行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式。
[1]湯濤.“智慧校園”在香港浸會大學(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3-19.
[2]麥可思,劉誠城.智慧校園不是童話,http://blog.qq.com/qzone/ 622007726/1392620680.html.
[3]蘇孝貞.韓國信息和通信技術的智能學習,http://sc.sina.com.cn/edu/ zthd/2013-10-28/160131811.html.
[4]Nuzulla Mamat,Norazah Yusof.Learning Style in a Personaliz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Framework(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3,Vol.103.
[5]Dagmar El Hmoudova.The Impact of Learning Style Dimensions on Computer-based Key Language Competences Testing(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3,Vol82.
[6]Dr.Benjamin Hirsch.Smart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n an Intelligent CampusEnvironment.http://www.ankabut.ae/cms/tinymce/plugins/imagemanag-er/files/pdffiles/aumjan12/Dr._Benjamin_Hirsch.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