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覽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48777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9%。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7.0%,二季度增長7.0%,三季度增長6.9%。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9195億元,同比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197799億元,增長6.0%;第三產業增加值250779億元,增長8.4%。從環比看,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8%。
近日,自治區黨委、政府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和中央紀委工作安排,把派駐機構全覆蓋作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的具體舉措來實施,積極推進自治區一級黨和國家機關派駐紀檢機構全覆蓋,確保黨內監督沒有例外、不留死角。
自治區紀委相關人員告訴記者,自治區紀委日前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要求,向自治區黨委辦公廳、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政法委,自治區人大機關,自治區政協機關等部門和單位新增設了7個歸口派駐紀檢組,監督32個部門和單位;同時對原有派駐機構進行改革調整,監督52個部門和單位,從而實現對自治區一級黨和國家機關派駐機構全覆蓋。
自4月全國公安機關開展“獵狐2015”專項行動以來,內蒙古共抓獲各類外逃人員11名,其中緝捕歸案8名,勸返3名。“獵狐2015”行動期間,在公安部的協調下,自治區公安廳提請國際刑警組織對7名境外在逃人員簽發紅色通報。此外,自治區公安廳配合自治區紀委和檢察院6次進行專題研討,共商追逃對策。同時,加強與在逃人員親友聯動,勸返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從自治區旅游局獲悉,在國家旅游局組織開展的中國“百佳十強”旅游商品遴選活動中,自治區旅游局推薦的13項內蒙古特色旅游商品中有4項榮獲“百佳十強”旅游商品稱號,其中,《夢回遠古》皮雕藝術花瓶系列榮獲中國“十強”旅游商品;燙畫《牛皮燙畫拖鞋》、工藝品《會唱歌的馬頭琴》、皮雕《銀鑲嵌馬鞍》榮獲中國“百佳”旅游商品。
日前,記者從自治區農牧業廳了解到,今年內蒙古又有3個村被認定為中國最美休閑鄉村,分別是包頭市達茂旗黃花灘村、巴彥淖爾市杭錦后旗民建村以及興安盟扎賚特旗永興村。
據了解,為進一步推進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保護我國傳統村落和特色民居,農業部開展了中國最美休閑鄉村推介活動。開展中國最美休閑鄉村推介活動對于帶動農民就業增收、拉動國內消費、建設美麗鄉村、傳承農耕文明、保護生態環境和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2014年的推介中,內蒙古興安盟烏蘭浩特市胡力斯臺嘎查和阿爾山市林俗村以及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公田村3個村入選。
自治區財政投入2800多萬元,扶持全區36個養老服務業項目建設。
今年以來,面對下行壓力加大的經濟形勢,自治區財政系統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要求部署,在加大本級財政投入的同時,積極爭取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同時統籌并協調利用福利彩票公益資金和金融部門貸款等資金,支持全區養老服務業發展。此次投入的資金,主要對社區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居家養老服務站、家庭服務平臺、社會集約化居家養老平臺、銀齡虛擬養老院等建設項目進行重點扶持。
從自治區人社廳獲悉,截至9月底,內蒙古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23.39萬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01.69%,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6%,低于控制目標0.4個百分點,保持了就業形勢的總體穩定。
今年,內蒙古加大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力度,啟動了“基層就業萬崗行動”“高校畢業生萬人創業行動”“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計劃”,高校畢業生已實現就業或落實就業去向10.06萬人,完成年度計劃的77%。實施農牧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1至9月,實現轉移就業247.28萬人,完成年度任務的101%。幫助582戶“零就業”家庭中589人實現就業。
記者從國家民委獲悉:“十二五”前4年,國家和地方對民族自治地方累計投入扶貧資金1130億元,民族八省區貧困人口從3917萬人下降到2205萬人,減少1712萬人,減貧率為43.7%;貧困發生率從26.5%下降到14.7%,降幅為11.8個百分點。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扶貧開發取得了顯著成就。
今年前10個月,二連浩特海關監管進出境中歐班列56列。
據了解,前10個月,二連浩特海關監管進出境湘歐班列1列,共39車,貨物全部為無水氟化鋁;鄭歐班列出口37列,共1631箱,回程班列18列,共698箱,主要貨物為窗簾、玩具、燈具、染色布、離心泵、服裝、輪胎等,主要運往國為德國、芬蘭、波蘭、俄羅斯。
自中歐班列經二連浩特海關后,該關按照“專人專崗、專門窗口、24小時預約、最快速度驗放”的原則為班列提供高效優質服務,保證集裝箱班列順利通關。在班列從鄭州發出后,由其代理公司向二連浩特海關提前進行預約,在班列抵達后優先辦理轉關、通關手續;對班列相關業務實行24小時全天候辦理,對于夜間班列,指定專人加班予以驗放,確保班列全天候通關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