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軍
【摘 要】閱讀是一種體驗,也是一種感悟,它富有“個性”和“魅力”,更是一種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本文結合新課標的要求,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與體會,談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及其能力培養與提高的方法,僅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能力提升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在閱讀與鑒賞“教學建議”中特別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的多重對話,是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過程?!币舱缬膶W家高爾斯華綏所說:“讀書是治療我們高度機械化時代所固有的標準化和簡單化的良藥。讀書能擴大我們對別人的生活、性情與需要的認識;書籍能絕妙地幫助人走出自‘我的圈子?!痹谏龑W考試的壓力下,學生無奈被禁錮于狹窄的教學課堂,一方面僵化、呆化的理論知識輸入占據了“統治地位”,學生自主性完全被剝奪;另一方面堆砌成山的書本和練習題“綁架”了學生的思維,造成想象力、創新能力缺乏等弊端。閱讀教學不僅是拓展學生眼界、豐富課堂內容的必然要求,也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途徑。本文將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探討如何發揮語文閱讀的基礎性作用,以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
1.背景分析,提高理解力
閱讀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的基本任務是豐富知識、發展智力、塑造品格、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在閱讀能力訓練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聽說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要想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走進文章,走進作者的心境,真正地與文章融為一體,達到感同身受、自我閱讀的效果。在學習毛澤東的《沁園春·雪》時,為了加深對詩詞的理解,學生需要聯系創作背景:這首詞寫于1936年2月,當時國家的形勢正內憂外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毛澤東面對嚴峻的形式,一句“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則展現了偉大的抱負和戰勝一切的信心,氣勢磅礴。學生只有進入特定的時代以及詩詞所營造的意境,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詩人的情緒和思想情感。
2.激發聯想,培養創新力
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往往將自身獨一無二的生活體驗和思想觀念融入到文本中,從而產生不同的化學反應。閱讀的開放性和自由性特點為學生進行閱讀“再創造”活動提供了可能性,以聯想和想象為催化劑的閱讀不僅能夠愉悅學生的身心,洗滌心靈的塵埃,而且還能夠調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個性化閱讀、創造性閱讀,即將自己的理解融入到文本的解讀中,并借助想象的翅膀,從中得到新鮮的感受和獨到的見解。
依舊以《荷塘月色》一課為例,文章第四段分別從荷葉、荷花、荷香、荷波和荷韻五個方面,展示了月下荷塘的美景。作者極盡修辭之能事,將荷葉比喻成舞女的裙,將荷花比作姿態嬌媚、神情羞澀的女子,賦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甚至運用通感的手法將嗅覺和視覺感受巧妙地融為一體,使讀者全方位地感受月下荷塘的優雅和寧靜。作者極富想象力的描寫不僅有助于發散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聯想、使人浮想聯翩,而且還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創新能力。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可以向學生播放課文的錄音,伴以抒情、安靜的輕音樂。學生可以閉上眼睛,隨著文字的流動自由地展開想象,并在腦袋中形成具體的畫面。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談一談自身的感受,或者通過畫畫的方式將自己想象的畫面記錄下來。
3.深入挖掘,培養審美力
如在學習《荷塘月色》一課時,教師首先可以要求學生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分別從“心情變化”和“游蹤變化”兩條線索出發來探尋文章的脈絡,以抓住關鍵詞語,理出作者游蹤,探究作者情感路線。我們可以發現全文圍繞“頗不寧靜”這一心情展開的,為排遣不寧靜,作者沿著“家——小路——荷塘——家”這一條線路進行散步。經過這一梳理,行文自然是一目了然。接著,教師可以挑選重點語句進行鑒賞,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比如文章第五段,作者細致刻畫月光,以表現月色的迷人,特別是一系列傳神的動詞(如“瀉”、“浮”、“洗”、“畫”等)更是生動形象地再現了月光映照下荷塘美麗的景色。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結合語境分析這些動詞的特點,如“畫”字有“人為”動作含于其中,仿佛有無形的手在展紙描繪“倩影”,寫出了投在荷葉上的月影之真、之美。通過對字詞的賞析,不僅可以體味作者寫景的高明手法,而且還可以提高鑒賞能力、培養審美情趣。
最后,教師要重新回到整篇文章中去,實現認識的升華。學生重新回到文本中,不免會提出這樣的疑問:一夜暢游,作者是否真的找到了心靈的寧靜?
總之,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必須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帶領學生徜徉閱讀世界,從“感知”到“理解”,從“泛讀”到“精讀”,逐步推動學生由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過渡。但語文閱讀教學任重而道遠,新課標的實施給我們的語文閱讀教學帶來了挑戰,更給了我們前進的依托和方向,作為語文老師我們應以更積極的態度和不甘平庸的創造精神,不斷實踐不斷探索,不斷總結規律,在教學方法上開疆辟土,真正將新課標的精神真正溶入到每一節課中,使語文閱讀教學更具有藝術性,使我們的學生真正能從中領悟到語言的魅力,思想的內蘊,人性的光澤,使他們得到真正意義上的進步。
【參考文獻】
[1]李其芳,李相來.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芻議[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2年11期
[2]余化之,肖金唐.淺析高中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J].中學語文,2013年12期
[3]張春三,章壽明.對中學語文閱讀教學能力提升的幾點思考[J].語文教學通訊,2013年06期
[4]萬成瑤,許之明.語文教學中現代文閱讀能力的培養[J].江西教育,2014年02期
[5]江果兵,龔左苊.語文教學中現代文閱讀能力的培養[J].教師博覽,2015年11期
(作者單位:江西省樟樹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