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瑛 (諸暨市中醫醫院外科,浙江 諸暨 311800)
壓力性潰瘍一旦形成,不僅加重患者病情,并可間接引起患者的死亡〔1〕。本文探討引起壓力性潰瘍相關因素及護理對策。
1.1一般資料 2006年1月至2012年11月我院內科、外科、婦產科等老年住院患者2 637例,男1 247例,女1 390例;年齡60~94〔平均(67.56±7.22)〕歲;住院時間7~89〔平均(19.34±5.23)〕d。
1.2方法 將發生壓力性潰瘍患者作為觀察組,按1∶2選擇無壓力性潰瘍患者作為對照組;參考相關文獻〔2,3〕比較兩組年齡大小、性別構成、文化水平、體質指數(BMI)、心理反應、營養狀態、住院時間、照顧者關系、預防壓力性潰瘍相關知識掌握程度、是否手術、季節、是否合并糖尿病等。
1.3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t檢驗、χ2檢驗和Logistic多元回歸分析。
2.1單因素分析 發生壓力性潰瘍41例(1.55%);年齡大、文化水平低、BMI高、不良心理反應、營養不良、住院時間長、陪護工照顧、預防壓力性潰瘍相關知識缺少、手術、夏季節、合并糖尿病等11個因素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表1 壓力性潰瘍發生單因素分析結果
2.2Logistic回歸分析 壓力性潰瘍知識缺乏、營養不良、不良心理反應、合并糖尿病、陪護工照顧是影響壓力性潰瘍的獨立因素(P<0.05),見表2。

表2 壓力性潰瘍發生相關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隨著年齡的增大老化的皮膚軟組織新陳代謝率低,皮下脂肪和皮脂腺減少,皮膚透過性增強,保護性反射遲鈍,對外界的敏感性減弱,從而不易早期發現問題以致形成壓力性潰瘍〔4〕,使得老年人成為壓力性潰瘍發生的高危人群〔5〕,本文發生,與文獻報道一致〔6〕,本文Logistic回歸分析避免各因素間的交互作用或干擾造成的假象是影響壓力性潰瘍的獨立因素,包括:①壓力性潰瘍預防知識缺乏。如果患者或家屬缺乏壓力性潰瘍護理知識,未能充分認識到預防壓力性潰瘍的重要性,不懂得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患者翻身時,未避免拖、拉、推等動作,增加皮膚與床單的摩擦力與逆行阻力,造成皮膚擦傷發生壓力性潰瘍〔7〕。②營養不良。營養攝入不足可導致皮下脂肪減少,皮膚對外來壓力的耐受性減弱、彈力纖維減少、免疫功能障礙,各種營養成分中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C、鋅及熱量的攝入不足導致皮膚更容易受損,傷口愈合更加困難,壓力性潰瘍的發生隨之增加〔8〕。③不良心理反應。老年患者病程遷延,由于應對方式存在個體差異而感到痛苦,易產生急躁、焦慮,加上兒女工作比較繁忙,探視次數減少,易產生孤獨感、悲觀、絕望等消極不良心理,中樞神經系統和神經內分泌傳導系統發生紊亂,患者的易感性和抗體免疫下降,壓力性潰瘍發生率增加〔9〕;④合并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謝紊亂,表皮層和真皮層厚度均變薄,更新遲緩;微血管循環差,周邊神經末梢痛覺減弱、導致皮膚易損性增加;⑤陪護工照顧。陪護工照顧發生壓力性潰瘍是家屬照顧的2.70倍。部分家政工因與患者無血緣關系導致護理工作敷衍了事,害嫌煩、嫌臟,不能耐心、細致照顧患者且拒絕護士的指導,不按時翻身及更換體位患者發生壓力性潰瘍的概率就大〔10〕。
建議:①強化壓力性潰瘍防治知識宣教,護理人員向患者和家屬解釋壓力性潰瘍危害性,引起家屬的重視,使其了解各種預防壓力性潰瘍護理工作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取得患者及家屬的配合〔11〕;介紹預防壓力性潰瘍的基本知識和方法,指導患者家屬如何給患者翻身及檢查壓力性潰瘍易發部位,保證患者營養狀態好,對于癱瘓的肢體給予被動的功能鍛煉,以促進血液循環〔12〕。②做好營養狀況評估,根據患者病情及消化吸收的情況,及時增加和調整營養物質的攝入,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提供合理的膳食,調整內環境平衡,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等,盡可能通過消化道提供,必要時采用靜脈補充營養,使患者有足夠的營養以促進疾病的康復,同時又避免壓力性潰瘍的發生〔13〕。③及時與患者溝通,解除其顧慮和恐懼心理,重視對家屬的親情教育,家屬給予患者經濟上的支持,心理上的安撫,生活上的照顧,讓患者在和諧的環境中調適不良心態,主動地配合治療和護理,對于拒絕翻身的患者,講明壓力性潰瘍預防的重要性,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護理〔14〕。④積極治療糖尿病,合理飲食,控制血糖。⑤強化陪護士責任心,使其主動配合,正確認識到預防壓力性潰瘍不僅僅是醫務人員的工作,而且需要患者及照顧者通力合作才能取得滿意效果,主動給予患者關心加強基礎護理,落實有效的預防措施,保證護理的連續性。
1 李小寒,尚少梅,錢曉路.護理基礎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81-2.
2 許 科.壓瘡50例相關因素對照分析〔J〕.中國鄉村醫藥,2012;19(4):43.
3 王 艷,陳慧敏,袁 芳,等.營養相關指標對老年患者壓瘡發生率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1;26(7):1-3.
4 段征征,劉義蘭.ICU住院患者壓瘡發生危險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2;27(11):43-4.
5 毛愛芬,吳玉泉,曹 娟,等.老年壓瘡57例相關因素分析與預見性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1):106-7.
6 劉金平,王冬梅.臥床老年患者壓瘡危險因素評估及護理措施〔J〕.護理理論與實踐,2011;8(10):73-4.
7 曹 珊,楊 榮,盧麗華.老年住院患者壓瘡危險因素的調查與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9;26(2B):35-6.
8 王響英,張 英,浦菊娣,等.老年患者對壓瘡知識認知度的調查分析〔J〕.醫學臨床研究,2011;28(5):954-5.
9 房海鷹,張喜峰,劉美玉.腦卒中患者合并壓瘡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導報,2011;8(1):111-2.
10 王加梅,李 燕,董華蕾.壓瘡護理新進展〔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0;16(3):239-40.
11 潘惠蘭,楊文潔,陳英娜,等.老年患者壓瘡的預防及護理進展〔J〕.當代醫學,2011;17(27):86-7.
12 賈紅霞.老年患者壓瘡預防管理的對策〔J〕.中國實用醫藥,2012;7(28):237-8.
13 毛愛麗,關 銳,丁 潔.骨科患者壓瘡因素評估及對策〔J〕.中國醫藥導報,2010;7(13):126-7.
14 侯黎莉,姚麗文.壓瘡危險因素分析與判別分析模型的建立〔J〕.上海護理,2010;1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