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阿玥,教授、主任醫師、博導。中日友好醫院肛腸科主任,中國醫師協會肛腸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醫師協會理事,國際肛腸協會理事,美國南加州醫科大學特邀客座教授。
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得痔瘡呢?
安阿玥:人是唯一直立行走的動物,痔瘡是人類特有的疾病。因為該病的本質是直腸黏膜下的靜脈曲張。直腸的靜脈和身體其他部位的靜脈不同,它沒有靜脈瓣膜,在長期站立或久坐后,就容易發病。另外,有部少人擔心痔瘡會癌變,事實上,痔瘡是靜脈曲張的病變,不會癌變,這種擔憂沒有必要。
必須一天一次大便才正常嗎?
安阿玥:這是公眾的一個常見誤區。所謂正常排便,次數不是絕對的指標,大便的性狀、顏色、氣味、有無異常反應、自身感受才是最主要的。我見過一個新疆老人,一輩子每周解一次大便,80多歲了,身體啥毛病沒有,這也算正常。我還見過一個病人,為了追求“定時定點”大便,便不出來就用手摳,最后導致肛裂。事實上,只有大概六成人能做到每天一次大便,所以這個問題不能教條。
如何才能達到正常排便,從而預防痔瘡等肛腸疾病呢?
安阿玥:第一,避免久坐久站,以免直腸靜脈血液回流不暢;第二,多坐硬凳子,少坐軟沙發,人陷在軟軟的沙發里,血液更不容易回流;第三,養成有便即排的習慣,既不要憋著,也不要逼著自己定時排便;第四,長途旅行時,不要吃得太多;第五,注意吃主食,有些人為了預防便秘,光吃蔬菜不吃主食,其實大便需要達到150—200毫升的體積、對腸壁形成45—50毫米汞柱的壓力,人才會有便意,如果不吃主食,大便根本形不成;第六,不要久蹲廁所,有的人上廁所看書看報,一蹲就是很長時間,很容易導致痔瘡;第七,盡量選擇蹲式便坑,蹲著大便靠的是胸腔壓力,而坐馬桶大便用的是腹腔力量,老年人不方便蹲坑,坐馬桶時不要太用力,可以稍等一下,讓大便自然排出;第八,某些藥物會導致便秘或加重痔瘡,如阿司匹林會加重痔瘡出血,部分降壓藥、抗抑郁藥等會讓腸蠕動減少,出現或加重便秘,需注意防范。
如果發生了便血等癥狀,如何進行簡單的自我判斷?
安阿玥:如果便血量小,每次10—20毫升,顏色鮮紅,多是痔瘡出血;顏色暗紅,說明出血的位置較高;便血夾雜黏液,潰瘍性結腸炎的可能性大,要及時明確診斷;便血有黏液呈魚凍狀或有腥臭味,伴全身疲乏、消瘦,應懷疑結腸息肉、結腸腫瘤,最好立即就醫。如果大便時疼痛,3個小時內能自行緩解,一般為肛裂;肛周突然出現顏色黑的腫塊,一般是血栓形成;肛周腫塊伴有疼痛、發燒,一般是膿腫。另外,大便性狀經常發生異常,如干稀交替、大便有槽印并且帶血,也要懷疑結腸息肉、腫瘤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