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衛生保健將成為未來醫療的主力。在未來,荷蘭全科醫生基層醫療守門人的角色將進一步加強,他們將被賦予更多的責任?;颊咚胁惶珡碗s的疾病都將更多地交給全科醫生來解決。”荷蘭衛生、福利和體育部部長席佩斯女士曾在中荷衛生研討會上如是說。
全球醫療三大轉型趨勢
在研討會上,席佩斯部長總結了全球醫療領域的三大轉型趨勢。
第一,患者在醫療照護方面的獨立性需求增強。許多患者,尤其是慢性病患者,更傾向于在家接受醫療照護、康復治療和慢病管理。這一趨勢要求衛生信息化和醫療科技的創新與發展,從而幫助這些患者實現他們的需求。
第二,初級衛生保健將成為未來醫療的主力。不論在荷蘭還是中國,初級衛生保健的服務重點正在更新、服務內容正在增加、服務范圍也正在不斷地擴大。荷蘭實行全科醫生首診制,全科醫生是基層醫療的守門人。如果沒有全科醫生的允許,除非遇到非常緊急的情況,患者是無法轉診到綜合醫院去看病的。在未來,荷蘭全科醫生基層醫療守門人的角色將進一步加強,他們將被賦予更多的責任?;颊咚胁惶珡碗s的疾病都將更多地交給全科醫生來解決,同時還會讓執業護士配合,予以患者照護服務。
第三,醫院的定位也正在發生變化。區域性的綜合醫院,以及與初級衛生保健相關的護理中心,將越來越側重對病人提供基本照護和慢病康復的服務。而少數對醫療技術要求較高的疑難雜癥則由??漆t院來解決和治療。醫院的這種治療重點的變化要求醫院在建筑設計、結構運行等方面也要隨之發生變化。
未來醫療開啟機器人模式
對于大多數人而言,“機器人醫生”(the robot doctor)聽起來像是某部恐怖科幻電影的片名。但它卻是未來醫學的一個核心組成部分。
1、診斷數字化
由于電子病歷(EMR)信息可通過云端訪問,醫療保健相關工作也開始向線上轉移。診斷走向數字化意味著預測和預防醫學時代即將到來。通過記錄微小的體溫變化,或檢測病毒的初期癥狀,傳感器很容易讓消費者在生病之前好好照顧自己。
但目前這項技術尚處于初期發展階段,需要更多的創業者來進一步挖掘其潛力。你可以通過密切關注該領域的趨勢和創新來幫助重塑醫療市場的未來。要做到這一點,可以與當地大學展開合作,看看能否從中得到啟發,或參加一些培訓項目,如Start Up Health Academy。
2、服務個性化
物聯網(IoT)將把支持預測醫學的設備,與把患者健康與其生活方式結合在一起的產品連接在一起,將來這一趨勢將變得很普遍。由于數據越來越易于訪問,設備變得越來越智能,創業者可以輕松地將這些新技術與患者體驗相結合。
因此,創業者應專注于數據的獲取和分析,并掌握最新的技術動態。總之,要在革命到來之前積極投資數據。
3、健康更優化
預測性數據解決方案的發展將催生出能夠獨立完成健康護理任務的設備和機器人。當前,已經有一些原型產品走進醫院。例如,Aethon公司開發的Eve機器人已經走進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療中心,可運送病毒樣本和醫用品。
要進入該市場,創業者最好先在這方面接受教育和培訓。 Codecademy和Coursera等就提供類似的培訓課程或項目,而且通常為免費服務。將接受教育與最新的趨勢動態相結合,為將來的成功奠定基礎。
4、合作廣泛化
能與研究人員、醫療健康機構和其他行業廠商合作的創業者,將成為改革的引領者,在市場上找到突破口。
與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和創業者網絡建立起聯系能夠帶來極大的合作威力。芝加哥Matter等孵化器在這方面表現突出,能把創業者與大企業、研究機構和投資者緊密聯系在一起。要想在該領域創業成功,要盡可能參與到這樣的環境中。
5、醫生數據化
醫生已經在使用計算機和其他高科技設備來提升醫療護理工作。由于數據越來越廣泛,越來越個性化,且越來越易于訪問,這將對醫生診斷疾病和治療患者的方式帶來革命。
例如,彼得·迪曼蒂斯(Peter Diamandis)博士領導的創新機構X Prize Foundation拿出了1000萬美元來支持“三錄儀”(Tricorder)的開發。三錄儀是電影《星際迷航》中的一個萬用工具,能感知周圍環境,對人體進行掃描以檢測病患等。迪曼蒂斯預計,該設備有望在未來五年內研發成功。
能適應和接受新技術,為醫生提供最新的診斷工具,這樣的創業者就會充分利用數據革命所帶來的優勢。
大家可能會注意到,這五個方面有一個共同點:數據。企業只有掌握了數據,才能強化自身的創新能力。抓住技術優勢所提供的機會,你就會成為這個時代的創新者。現在重新再談前文的“機器人醫生”,你是不是覺得不再那么不可思議了?
來源:健康界
中國數字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