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骨關節炎是手外科醫生比較常處理的一種疾病,當骨關節炎引起的疼痛影響日常生活以及保守治療無效時,常需手術治療。目前手術治療方式主要包括關節融合和關節置換,但關節融合減少了關節的活動度,而關節置換則受不同植入物、復發率、術后并發癥、經濟因素等方面影響。
來自印度的Arenas-Prat醫生針對目前的情況提出一種新術式,即對患側掌指關節行去神經化。該方式操作相對簡單,術后恢復時間短、無需植入物、不影響關節活動度以及握持力,且有效減輕疼痛、再發率較低、術后并發癥較少。相關結果發表在2014年出版的Techniques in Hand & Upper Extremity Surgery雜志上,現將其介紹如下:
適應證:骨關節炎引起的疼痛明顯影響日常生活且保守治療無效;
禁忌證:無明顯禁忌證,除了掌指關節已存在嚴重的畸形。
患者仰臥位,患側手臂臺面支撐,臂叢麻醉,在手背掌指關節處行一5cm長縱切口,深達伸指肌腱,暴露拇長伸肌腱等(圖1)。將皮膚及皮下軟組織分別向尺側和橈側剝離1.5cm,此時感覺神經關節間分支從指背神經分離開來。注意剝離背側皮瓣時緊貼腱旁組織和伸肌腱帽。
圖1:手部背側觀,顯示指背神經及其感覺性分支同時還有第一二手指的切口。
手掌向上,行Brunner切口暴露A1滑車。辨認出指神經,將其從關節內間隙(可通過插入皮下針來定位)分別向近端和遠端剝離1.5cm,從而分離所有的感覺神經關節間分支。
如果是針對第二至第五掌指關節平面的手術,則將A1滑車縱行打開,使屈肌腱向尺側回縮,從而暴露手掌深部韌帶的近端邊緣,在關節囊上方迅速定位。在這一平面,將橈側骨間肌向橈側偏移,直至觸及尺神經深支的感覺神經關節間分支,該分支位于屈肌腱深部的橈側、內附肌的淺部,在靠近A1滑車的近端分出分支進入關節囊的掌側跟外側(圖2)。
圖2 手部掌面觀,顯示打開的A1滑車和向尺側回縮的屈肌腱,以及尺神經深支的感覺性分支、偏移的指神經(為顯示清楚已經去除蚓狀肌)。
該分支小到不易辨別,但是通常不注意情況下地分離就足以損傷它,特別要注意關節囊的橈側部位。這個區域集中了掌骨頭、頸橈尺側的邊緣部分,以及關節內間隙,可通過依次插入皮下針來界定該區域。通過對該區域使用兩極鉗進行燒灼,可進一步確保整個去神經化操作的效果。
關閉切口上敷料,患者可出院。兩周后拆線以及開始逐步活動患手。
來源:丁香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