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排毒器官,但它同時也是個“沉默”的器官,有痛苦自己忍著;可一旦向身體發出警報,往往肝臟已經受到嚴重損傷。
肝病的癥狀表現
肝病是指發生在肝臟的病變,包括乙肝,甲肝,丙肝,肝硬化,脂肪肝,肝癌,酒精肝等多種肝病。是一種常見危害性極大的疾病,應以積極預防為主。
肝病是一個逐漸惡化的過程。慢性肝炎輕、中度:典型慢性肝炎的早期癥狀輕微且缺乏特異性,呈波動性間歇性,甚至多年沒有任何癥狀。最常見的就是容易疲勞和胃部不適,容易被忽略,也容易被誤認為是胃病。
肝區不適 肝病的表現是很隱晦的,最突出的癥狀就是疲倦乏力和不思飲食。常見癥狀有脹痛或不適,惡心,厭油膩,食后脹滿或有黃疸,口干,大便或干或溏。肝區不適和肝區疼痛較具有特異性,出現此類癥狀時首先懷疑是肝病引起的,應排除外傷因素。
慢性肝炎重度及慢性重型肝炎 當患者尿色進行性加深,乏力、食欲下降越來越明顯時,提示病情惡化,尤其需要警惕慢性重型肝炎的發生。慢性重型肝炎是肝衰竭的表現,可表現為高度乏力,高度腹脹,高度黃疸以及高度食欲不振,可出現低蛋白血癥,腹水胸水,腹腔感染,凝血功能下降,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等,臨床上死亡率較高,需要積極救治。
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通常會出現肝病面容,伴蜘蛛痣、肝掌、脾腫大、黃疸等。男性患者肝硬化的臨床表現為性功能減退、陽痿和女性乳房發育。女性患者肝硬化的臨床表現為月經減少、月經失調、閉經、不育癥、性欲減退等。這些肝硬化的臨床表現日益加重,表示肝損害情況也越來越嚴重。
肝性腦病 引起肝性腦病的原發病有重癥病毒性肝炎、重癥中毒性肝炎、藥物性肝病等。肝病的早期癥狀面色晦暗:與太陽曬黑的皮膚不同,該情況面部暗淡而無光澤度。急性肝性腦病起病急驟,前驅期極為短暫,慢性肝性腦病起病隱匿或漸起,起初常不易發現,易誤診和漏診。
如何防治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主要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幾型,無論患者感染哪種病毒都會造成肝臟的嚴重損傷,因此肝病的早期防治非常必要。
甲型肝炎的預防非常重要。對兒童進行甲型肝炎疫苗的接種,甲型肝炎的發病率會下降。
乙型肝炎建議患者注射乙肝疫苗加以預防,也是唯一的途徑。感染后可能發生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新生兒時期母嬰垂直傳播感染的人9 0 % 要變成慢性,做好預防工作,可以防止這些患者感染。
丙肝早期干預可以有效防止發展為肝硬化。丙型肝炎急性感染比乙型肝炎更容易發展成慢性,發生肝硬化,發病癥狀比較輕,但是容易發展成慢性。
目前臨床上因為單純丙肝感染進展為肝癌的病例并不多見,大多是因乙肝或乙肝合并丙肝進展引起的。數據顯示,病毒性肝炎中乙肝構成比最高是86.52%,戊肝最低是0.49%;甲肝、乙肝、未分型肝炎發病率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趨勢,丙肝、戊肝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丙肝病毒(HCV)的感染率約為3%,估計約1.8億人感染了HCV,中國約有4000—6000萬人感染HCV。
肝病患者護理常規
1、做好日常生活護理和
對癥護理
防止不良生活習慣所致的并發癥,保持床單整潔、舒適和居室安靜,房間對流通風。指導合理休息、活動、飲食、營養等。
2、急性期臥床休息
恢復期可逐步增加活動,應以不疲勞為度,半年內不參加重體力勞動,定期復查1 —2 年。急性期選擇清淡飲食,忌油膩,鼓勵患者多飲水、嚴重嘔吐、黃疸明顯者,可補充葡萄糖及維生素。
3、肝病患者的飲食護理
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富營養食物,如有肝硬化傾向時,應予高蛋白飲食,蛋白質每日1 . 5 — 2 . 0 g / k g ,應避免粗糙、刺激食物,絕對禁酒。
肝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最需要做的是保肝護肝,提高肝臟的免疫力。在醫生指導下用藥,不要盲目用藥,以避免加重肝臟負擔,保護肝臟。
如何養護好“小心肝”
1、枸杞泡水
枸杞是一種藥食同源的常用中藥,具有補益肝腎、養血明目、防老抗衰等功效。研究發現,枸杞還有護肝及防治脂肪肝的作用。枸杞中含有一種有效成分——甜茶堿,它對治療肝臟疾病有效。
2、調整睡姿
側身睡是很多人通常采取的睡姿,在仰臥時很容易轉為側臥。因為肝經在人體兩側,側臥的時候,不管是左側臥還是右側臥,都能養肝氣。
因為人在側臥的時候,血自然就歸到肝經里去了,“肝主藏血”,血一歸到肝經,人體就能安靜入睡并且開始一天的造血功能了。
3、均衡營養
養肝護肝,營養師的飲食第一建議就是“均衡”,每天每類食物都要攝取,且要依很好的比例攝取。5種顏色的蔬果各有優點,比如綠色、紅色、黃色蔬果,含有葉黃素 ;花椰菜、白花菜等十字花科,是抗癌尖兵等等,用餐時可多選擇、多替換。
4、調整作息
肝臟也需要休息。保證晚上11點前入睡,11—3點是肝臟排毒調養的時間。中醫有所謂“肝藏血”,是因為肝為人體很大的器官,具有制作肝糖、儲存血液等功能,而在夜間11點開始,體內的血會流到肝來進行休養,若熬夜不休息調養,肝一定會受影響。
過勞、超時工作如今已不足為奇,但是過度勞累,往往要負出代價,甚至賠上健康。一項針對肝臟檢測異常者的生活習慣調查分析顯示,逾九成的受訪者睡眠不足8小時、工作超過8小時,而飲酒習慣者高達八成多,有七成的受訪者則有熬夜習慣。此外,包括缺乏固定運動、抽煙以及應酬頻率過高等,都是肝異常者常見的不良生活習慣。
5、調整心態
快樂的心情尤其重要。醫學研究證明,肝臟內分布著豐富的交感神經,經常感到煩躁、憂愁會直接導致肝細胞缺血,影響肝細胞的修復和再生。
所以,個人應該改變對自己和他人過于苛求、滿腹牢騷的不良行為模式,培養樂觀、開朗、寬容、放松的健康行為模式和心態。
6、喝奶制品
奶制品主要是補充人體蛋白質,以酸奶為佳,因酸奶可調整腸道菌群促進毒素排出。此外,酸奶可促進干擾素生成,可提高機體免疫體力,達到養肝護肝的目的。
7、適當運動
每天保持適量運動,并根據個人的肝功能的不同情況逐漸控制運動量。運動初期,可在不影響身體舒適度的情形下慢跑,以疲勞度控制慢跑時間。
來源:家庭醫生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