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愛萍
(渤海船舶職業學院圖書館 遼寧 葫蘆島 125105)
新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研究
成愛萍
(渤海船舶職業學院圖書館 遼寧 葫蘆島 125105)
文章闡述了新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的意義和現狀,提出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路徑,構建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模式,列出微媒體推廣中應注意的問題,并對新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前景進行展望。
新媒體;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微媒體;閱讀推廣
2014年第十一次全民閱讀調查顯示數字閱讀首次突破半數超越傳統的紙制媒體閱讀。數字閱讀是指閱讀的數字化,一是閱讀的內容數字化,如網絡小說、博客、網頁等;二是閱讀的載體、終端是電子屏幕顯示的,如kindle閱讀,手機閱讀等。數字閱讀讓讀書變得輕松、隨意,萬卷書可以全部儲存進手機或電子閱讀器里,放進口袋,成為名副其實的“移動圖書館”。數字閱讀因新媒體環境的繁榮而發展迅速。
“新媒體”被定義為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如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短信、移動電視、網絡、桌面視窗、數字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等。相對于報刊、戶外、廣播、電視四大傳統意義上的媒體,新媒體被形象地稱為“第五媒體”。隨著新媒體技術日益融入數字閱讀和信息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新媒體平臺和數字技術不可避免地對數字閱讀產生了重大影響,作為圖書館理所當然應注重數字閱讀的引領工作。
新媒體時代,微博、微信、微電臺、微書評、微小說、微電影等“微”服務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微媒體幾乎無處不在,有人稱,人類社會已經步入微時代?!拔⒚襟w”在Web2.0時代產生,被互聯網定義為由許多獨立的發布點構成的網絡傳播結構。本文對微媒體的界定是指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信息發布與共享的新型網絡傳播方式。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微媒體,為用戶提供無微不至的個性化、碎片化、多元化的信息服務,是新媒體時代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的新趨勢。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全面加強和改進高校圖書館的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是構建書香社會的一項重大而極具現實意義的舉措。高校圖書館通過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提高數字資源的利用率,與用戶建立互動機制,吸納用戶的智慧創新高校圖書館服務內涵。依靠新媒體做支撐,有利于實現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的創新發展。
目前國外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程度較高,正朝著細化的方向發展。國內部分高校圖書館已經開始嘗試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服務。但是學界對于新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的話題探討較少。截止收稿,筆者在中國知網用“微媒體”和“高校圖書館”作為檢索詞進行篇名檢索,相關論文僅有8篇,其中專論數字閱讀的幾乎沒有。從國內高校圖書館官方微博、圖書館員微博、高校圖書館主頁調查問卷、人人網、微信等渠道也可看出數字閱讀的社會普及度還不高。國內高校圖書館新媒體時代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服務還任重道遠。
3.1 打造微媒體推廣的數字閱讀新范式
高校圖書館應適應新媒體的發展,樹立充分運用微信、微博、微電臺微書評、微閱讀等微媒介新范式理念,提供人性化、個性化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服務,使數字閱讀的內容和體驗更貼近讀者需求。
數字閱讀推廣可以通過微媒體傳遞來實現。微閱讀是短消息、網文和短文體閱讀方式,閱讀內容是文字、文本、圖片、聲頻、視頻等。微閱讀可使讀者隨時隨地進行看、聽、寫,并與他人討論,不受地域限制。高校圖書館可以建立微博閱讀群,將具有相同閱讀需求的用戶聚集起來,圍繞某個主題交流討論,每個微閱讀群由一位專業服務館員負責,加強互動,了解用戶需求。專業服務館員把優秀數字閱讀文獻通過微媒介及時傳遞給師生用戶,通過用戶交流互動形成圖書館新的文化生態語境。
圖書館還可以建立微信好友圈,通過專業、班級和教研室,獲取學生與老師的微信號碼,推送各種數字閱讀服務信息。例如建立新生用戶微信好友圈、畢業生用戶微信好友圈、校友用戶微信好友圈、教師用戶微信好友圈等,為用戶提供各種圖書館數字資源推送服務。用戶可以加入圖書館的微信群,隨時隨地了解圖書館的數字閱讀的資源與服務動態,還可登錄“我的圖書館”,查閱館藏目錄和本人的借閱歷史,享受數字資源文獻傳遞服務、科技查新服務、代查代檢和定題服務等。
微書評被譽為書山學海的導航者,以其鮮明的草根性和鮮活的生命力受到大學生用戶的青睞。微書評拓展了數字閱讀推廣服務的新范式,使數字閱讀推廣服務手段更加多元化。高校圖書館利用微書評引領數字閱讀推廣不僅能提升大學生閱讀鑒賞能力和閱讀效率,還能提升數字資源利用率。通過微書評大賽活動促進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服務的蓬勃發展。
3.2 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活動
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微媒體途徑向用戶傳遞數字資源利用培訓,掌握移動數據檢索和使用技能,掌握知識挖掘、信息推送、個性化定制技能,隨時關注用戶的意見和建議。周期性地舉行數字閱讀推廣服務講座,通過講座入館的形式進行優秀數字資源推薦活動,并通過微信、微博發布這些數字資源講座信息,引導用戶充分利用館藏數字文獻,拓展數字資源利用的廣度和深度。
高校圖書館可以以校園文化節為契機,通過微信、微博面向全校用戶舉辦別開生面的數據庫宣傳推廣活動,就館藏數字資源的知識內容和應用技能進行演示和解讀,提供網上實時咨詢功能,與用戶互動交流;在新學期初,可通過微信、微博對不同讀者群體推送針對性入館教育,寒暑假前推送假期閱讀類目等??傊梦⒚襟w平臺的友好互動性,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字閱讀推廣活動,能最快捷實現目標任務,同時促進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的可持續發展。
3.3 促進數字閱讀微媒體個性化服務
如果說將電子書等數字閱讀資源通過網絡載入手機、PSP、平板電腦、電子書閱讀器等移動終端設備,實現了隨時隨地的移動圖書館數字閱讀新媒體服務,使用戶可以跨越時空進行數字閱讀的話,微媒體服務則是優化新媒體服務朝著精細化發展的產物,也為數字閱讀個性化服務提供了嶄新的平臺。當讀者不再被手機功能、wifi、流量等移動上網功能所束縛時,微媒體平臺的個性化服務功能就會突出。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微媒體的個性化服務并不單純是傳統服務內容嫁接在微媒體平臺上進行的,它不僅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快速、便捷、主動開展數字閱讀新媒體服務,還能基于大數據分析提供讀者個性化服務。高校圖書館讀者可以利用微媒體進行問題咨詢,獲得自助或人工解答,高校圖書館館員也可通過微媒體平臺向用戶推送數字閱讀內容、回答咨詢問題。
將用戶的興趣愛好、專業特點、研究方向等進行分析研究是為用戶提供優質個性化數字閱讀新媒體服務的必要途徑,為用戶建立個人圖書館主頁,開發用戶個性化數字閱讀系統,設立“我的數字圖書館”服務,為用戶提供專門的系統界面和超級鏈接,提供個性化數字閱讀微媒體服務平臺,用戶可以查詢館藏目錄和各種信息、讀取數據庫等所需數字閱讀微媒體服務的全部信息,通過E-mail、微信、微博、QQ實現與圖書館互動。
對網上數字資源進行篩選、分類、標引、評注,建立統一的檢索平臺。對來源于不同媒體的數字資源進行整合,建立統一的界面,進行跨庫檢索,實現數字閱讀資源展示、搜索、導航、咨詢、推薦等個性化服務。開展個性化數字閱讀全天候自助服務。用戶根據自己的需要,利用數字閱讀新媒體服務提供的設備和資源,自行查詢、檢索、瀏覽和利用的自助服務。用戶可以通過電腦操作臺、網絡查詢臺,完成圖書信息瀏覽,實現用戶自助閱讀、自助借還書、申辦新證、網絡續借、自助掃描、自助打印、自助繳納超期罰款等。高校圖書館通過自助數字資源數字閱讀新媒體服務,拓展數字閱讀新媒體服務空間和服務內涵。
3.4 拓展數字閱讀微媒體服務功能
對讀者來說,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服務最大的功能是便捷,對圖書館來說,是縮短了圖書館與讀者間的距離。有效利用微媒體平臺,拓展微媒體服務功能和服務水平是高校圖書館進行數字資源微媒體推廣可持續發展的法寶。
比如,開辟真人圖書館空間。真人圖書館涵義是圖書館將真人豐富的生活經驗和隱性資源與用戶分享。傳統真人圖書館通常把擁有不尋常人生的真人邀請到圖書館與用戶面對面溝通來完成“圖書”的閱讀,這種實體真人書常常會引起用戶心底深處的共鳴,讓用戶對真人書的獨到魅力感同身受。利用微媒體,真人圖書館可以改變為線下實體真人圖書館與線上移動真人圖書館共存的模式。將某受媒體關注的人在微博上所發表人生經歷、經驗和感悟鏈接在圖書館微信好友圈里,或通過微信招聘特定內容或特定用戶群體受用的實體真人圖書,并將真人圖書內容發布于微信好友圈里,某群用戶參與評論,互相間的思想交流與碰撞及其理念共享,此時線上移動真人圖書館就實現了。通過微信組織實體受眾用戶群體交流,從而實現實體真人圖書的數字閱讀與共享。
3.5 優化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管理模式
高校圖書館應統籌規劃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活動方案,可設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委員會、用戶代表數字閱讀推廣團隊。確定每場重大的數字閱讀推廣活動主管部門、參與部門、責任部門等,努力使數字閱讀推廣活動取得最佳的效果。高校圖書館攜手各方力量共同舉辦數字閱讀推廣活動,科學合理地推出內容豐富的數字閱讀推廣活動。通過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微信好友圈、微博群、QQ群相互交流、探討、研究,制定一個數字閱讀推廣方案。高校圖書館舉行數字閱讀推廣籌劃會議,用戶代表數字閱讀推廣團隊和各相關部門分別持數字閱讀推廣方案參會,會間共同探討交流數字閱讀推廣方案,高校圖書館通過群策群力確定最終數字閱讀推廣執行方案(見圖1)。
3.6 構建圖書情報聯盟實現數字閱讀資源共享
攜手高校圖書館、公共圖書館、科研院所資料室、文化館、博物館等,構建區域性圖書情報聯盟,加強區域數字資源保障體系建設,借助微媒體進行數字資源文獻傳遞共享,做大做強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功能。

圖1 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管理模式
通過構建網絡社區辦起“網絡圖書館”,開設網絡聊天室、網絡白板、網絡視頻會議、網絡尋呼中心等,在網絡上通過文字、圖像,語音和視頻與圖書館互動。通過微信、微博將具有相似需求的閱讀群體用戶創建微信好友圈、微博群,通過對用戶知識交流分享,實現知識資源整合與增值。通過各種群體的網絡互動,形成一個圍繞網絡信息集聚的良性生態網絡,有利于提升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的社會效益。圖書情報機構聯盟可以通過共享課題咨詢及專題報道等形式實現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拓展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領域,還可以根據用戶的需要,開展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
4.1 提升館員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服務能力
改變傳統的封閉式服務模式,結合實際,充分激發全體館員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工作的積極性與創造性??梢酝ㄟ^高校圖書館網站、微信、微博等途徑向廣大館員傳遞業界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的最新理念,教育館員利用新媒體創新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途徑更好地服務用戶。引領全體館員學以致用,將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創新理論應用在實踐領域。高校圖書館需加強館員運用新媒體創新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工作學習,將微媒體推廣觀念內化進服務意識,外化為具體服務行動,比如使用網絡語言宣傳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工作等。創新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服務的有效評價機制,合理運用競爭機制和激勵機制,逐步建立健全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各方面的具體制度,實行柔性管理、自我管理和內在管理,規范全體館員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服務工作的管理,使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管理工作規范高效運行。
高校圖書館應努力構建打造新媒體時代創新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學習的長效機制,樹立“學用結合”的理念,把學習的知識引入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工作實踐,通過微信、微博的使用培訓不斷激發每個館員的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熱情,推動新媒體時代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的發展。
4.2 加強數字閱讀引導工作
數字閱讀成為大學生的時尚新寵,中國閱讀研究會會長徐雁教授曾聲稱:大學生閱讀中缺失紙質文本閱讀,在網絡所營造的“大視界”中奔跑游走,存在閱讀內容零碎化和閱讀目標盲目化、功利化的現象。新媒體時代數字閱讀率攀升,各種文化思潮傳播,手機閱讀、網絡文學良莠不齊,容易使大學生對紛繁復雜的傳播內容難辯真偽。高校圖書館需要開設網絡媒介素養教育課程,加強數字閱讀引導工作,通過自覺學習促使大學生掌握媒介知識,提升大學生的辨別真假信息的能力,培養大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不斷提高個人媒介鑒賞能力,提高對媒介傳播的價值判斷能力,客觀看待種類繁多的數字閱讀內容,做一個正能量的傳播者。
高校圖書館需要對數字化閱讀兩手抓。一手抓監管,通過“凈網”行動建設綠色網站推廣綠色閱讀;一手抓經典推介,使更多經典作品走進用戶視野。緊跟數字趨勢,建立微博、微信圈,善用標簽,通過用戶喜聞樂見的渠道傳遞經典。
圖書館對網絡系統的依賴與日俱增,新媒體語境下各種新事物應時而生,推動閱讀形態的變革和服務范式的創新。新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的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服務為用戶提供優質便捷的人性化服務,應用前景廣闊。新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領導要高屋建瓴地對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服務理念及特色、館員隊伍建設、發展策略等進行設計,對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的管理文化和制度文化等進行整合,并對發展前景思路進行規劃。依托數字化信息網絡平臺,發揮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優勢,有效地開展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服務,提升高校圖書館在社會上的知名度和競爭力。新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依托于網絡技術、電子技術、數字技術,充分發揮圖書館特色數字資源優勢,為用戶提供的細微化、個體化、差異化的微服務,更適合網絡化生存的大學生用戶。為此,高校圖書館要身先力行,充分利用新媒體進行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服務,打造用戶求知的天堂,吸引用戶充分享受、交流與分享圖書館的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服務,使圖書館成為學術館、文化館,通過這個媒介建立起人與人之間新的文化關系。
[1]第十一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數字化閱讀首次超半數[EB/OL].[2015-01-10].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 2014-04/21/c_1110340010.htm.
[2]王家蓮.圖書館微書評應用前景探析[J].圖書館建設,2013(1):46-48.
[3]新媒體[EB/OL].[2015-01-10].http://baike.so.com/doc/ 5389242-5625822.html.
[4]王家蓮.微服務視閾下高職圖書館數字資源共享探討[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7-9.
[5]徐國良.微媒體語境下高職圖書館特色資源共享的困境與路徑[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4-6.
[6]宋海沂.區域圖書情報機構聯盟嵌入人際網絡的信息服務模式研究[J].圖書情報知識,2011(3):90-95.
[7]徐雁.紙老,書未黃[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2:99.
[8]王傳清.數字時代圖書館網絡系統危機分析及應對策略[J].圖書館,2012(2):39-43.
[9]范曉諺.信息時代地方高校圖書館開展社會服務淺探[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2):126-127.
[10]王家蓮.優化國家示范性高職圖書館特色資源共享模式探析[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3(12):34-36.
Research on Micro Media Promo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y Digital Reading
The article described the meaning ofmicro media promotion and proposed model and methods for micro media reading promotion.
new media;university library;digital reading;micro media;reading promotion
G252
A
10.11968/tsygb.1003-6938.2015038
成愛萍(1965-),女,渤海船舶職業學院圖書館副研究館員。
2015-04-09;責任編輯:魏志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