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澤英
貴州省人民醫院,貴州貴陽 550002
近年來,接受血液透析患者的人數不斷增加,血液透析患者病情極為嚴重,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常常出現放棄的念頭。病人消極的心理,對治療帶來極大的不利,要提高患者依從性,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疾病,心理護理干預是關鍵。該研究對2012年2月—2013年5月,該院收治的120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護理情況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隨機選擇該院收治的120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將患者分為兩組,即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有60例患者。研究組60例患者,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齡 16~80歲,平均(65.81±10.43)歲;對照組60例患者,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齡16~78歲,平均(65.66±10.21)歲。所有患者均符合入選標準,即未出現意識障礙及無精神病病史,智力正常,在醫院接受治療,均進行時常3個月以上的血液透析治療,根據患者的情況,每周進行透析兩次或者是三次,所有患者在透析過程中,均未出現出血以及感染等現象,在知情的情況下參與該次研究。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給予60例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進行常規護理治療,既包括日常的生命體征變化觀察護理、保持病房舒適環境護理、給患者清除分泌物護理等。在此基礎上給予60例對照組患者心理護理治療,具體護理方法如下。
1.2.1 對患者進行心理測評 開展心理護理,第一步是對患者進行心理學測評,掌握患者的心理情況,此時使用SCL-90自評量表,每一個患者都會得到一份自評問卷,由患者自己獨立完成問卷的填寫工作,測評中有抑郁、恐怖、焦慮、強迫癥、精神病以及人際關系敏感等項目組合而成,對陽性項目、陽性均分進行分析,從而對總體進行評價,評價結果分數越高則代表患者的病情越嚴重。在測量之前,患者需要查看問卷上的說明,在現場完成問卷工作,填寫完畢之后,立馬回收,醫護人遠對患者的問卷做綜合分析[1]。
1.2.2 與患者保持良好的關系 現如今,在護理工作中常常出現病患糾紛現象,對護理工作與病人的治療造成了不良影響,為了避免此類現象的發生,需要護士與病人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護理工作才可順利開展。因此,護士每天要主動與患者聊天,傾聽患者的心聲,至少交流2次/d,談話的時間至少為20 min/次,在聊天過程中,注意語言要親切和藹,對患者起到鼓勵開導的作用,掌握患者的心理情況,針對性的進行心理護理。在交談的過程中,讓患者了解到自己的病情并非自己所想的那樣,無法治療,積極配合醫生,按時進行透析治療,就可以緩解癥狀,生存下去。可以列舉成功案例的方式來鼓勵患者,讓患者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疾病。其次,在維持性血液透析護理工作中,盡量安排護理技術精湛的護理人員來負責工作,因為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病情十分嚴重,護士常常陪伴病人走完生命中最后一段路程,技術精湛的護士進行護理,可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贏得患者的信賴,患者的生活質量也會因護士優質的護理而有所提高。
1.2.3 和病人家屬建立起友誼的橋梁 護理人員與患者家屬保持良好的關系,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療具有積極的意義。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屬心理壓力巨大,不但要面對了患者隨時離開自己的可能,還要面對沉重的經濟壓力,由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情嚴重,治療時需要巨額的醫療費,對普通家庭來說都是一筆巨大的開支。而患者自身也感覺到愧疚,若是家屬在患者治療的過程中,家屬不給予精神上的支持,患者很難堅持下去[2]。此時,護理人員和與患者家屬保持好聯系,讓家屬了解家屬的支持對患者的重要性,大部分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所產生的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多是家屬所造成,因此,在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不但要重視對患者的護理質量,還需要重視與患者的關系。護理人員與患者的家屬保持良好的關系,為患者營造一個和諧的環境,護理人員與患者家在交談過程中,注意語氣,采用熱情的態度進行交談,對存在經濟困難的家庭,護理人員要耐心傾聽家屬的傾訴,學會換位思考,對家屬表示理解,在交談過程中安慰患者的家屬,說話語言不可對家屬造成刺激,贏得患者家屬的信任,這樣才可讓患者積極配合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護理人員對家屬存在的困難表示理解與同情,家屬信任護理人員之后,會主動積極參與護理工作,聽從護理人員的指導,與護理人員共同對患者進行護理[3]。在護理中,家屬與護理人員共同為患者打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實現人性化護理,例如,在患者的病房中安裝溫馨的窗簾,營造溫暖的感覺,在病房中安裝飲水機、微波爐等,方便使用,讓患者感覺像在家里一樣。
1.2.4 不同心理問題患者的護理方法 進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常常存在各種負面心理,例如焦慮,由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情嚴重,患者需要在透析治療中維持自己的生命,不僅感受到疾病所帶來的痛苦,還存在恐懼感,焦慮心理必然存在,當患者產生焦慮心理時,護理人員可向患者講述治療的方法,并通過講述成功案例的方式來樹立患者的信心,消除患者心中的恐懼[4]。其次,患者還產生抑郁心理,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由于長期處于治療的過程中,與外界接觸比較少,甚至是已經遠離了親朋好友,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無法參予任何社交活動,時間一長則會出現抑郁。此時,護理人員要與家屬相互合作,與患者聊天、溝通,家屬鼓勵身邊的親朋好友來醫院探望患者,避免患者產生被拋棄的心理,在治療的過程中,根據患者的情況,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讓患者參與一些戶外活動與戶外康復鍛煉,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從而消除患者的抑郁心理。另外,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還會出現依賴心理,主要原因是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行動不方便,大部分時間是由護理人員或者是家屬照顧,時間一長,患者便習慣于別人照顧,存在自己無法生活自理的錯誤思想,從而產生依賴心理。此時,護理人員要開導患者,讓患者積極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鼓勵患者不要對治療失去信心,做自己可以做的事,對疾病有幫助,或者是在家屬的協助下去完成一些生活瑣事,例如吃飯、梳頭、穿衣服等,患者可以自己完成這些事之后,感覺自己可以減少家人的負擔,對生活由充滿了希望。
使用癥狀自評表即SCL-90對患者的心理情況作測評,此表有90個癥狀,對每一個癥狀進行分級,分為5級,計算出總分,總分的高低表示患者病情的輕重,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病情越嚴重。均在患者入院前與護理之后進行測評,分析問卷數據。
該研究采用SPSS17.0為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來表示,采用t進行檢驗。
經過心理護理的研究組患者消極的情緒得到緩解,生活質量明顯提高,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負性心理均得有一定的改善。在SCL-90評分上,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相比,研究組患者SCL-90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表1 護理后研究組與對照組SCL-90各因子分測評結果分析[(),分]

表1 護理后研究組與對照組SCL-90各因子分測評結果分析[(),分]
組別 軀體化 抑郁 焦慮 恐怖 人際關系敏感 神經病性研究組(n=60)對照組(n=60)1.72±1.031.64±0.341.60±0.531.65±0.331.56±0.351.79±0.201.83±1.241.90±0.341.95±0.511.85±0.231.87±0.431.81±0.21 tP 4.1320<0.054.0901<0.054.0821<0.054.0613<0.054.0524<0.054.0615<0.05
在維持血液透析疾病的治療中,患者常常出現各種不良反應,而且進行血液透析,所花費的醫療費用比較高,患者長時間住院治療,給家庭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在治療中看一些醫療器械,或者是自己的病情一天天惡化,難免會產生焦慮、抑郁以及恐慌等各種心理。患者這些負性心理在治療過程中,若是得不到改善,則會影響患者的治療,誘發患者產生放棄治療,甚至是輕生的念頭,此時,良好的心理護理是關鍵。
在治療過程中,患者的情緒與生活質量息息相關,護理人員要提高護理質量,首先要對患者的心理情緒進行詳細分析,掌握患者誘發不良心理的主要原因,再根據患者的心理狀況,采用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開展護理。血液透析這個詞對普通人而言,都具有恐嚇力,為了使患者配合護理工作,消除恐懼心理,在護理前,護理人員可向患者講訴關于透析方面的知識,讓患者明白血液透析治療原理,在治療過程中,會發生的不良反應,在實際透析中,患者出現不良反應時,由于患者對這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就不會驚慌,并以樂觀的態度去面對新的生活[5]。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出現的負性心理比較嚴重,護理人員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在護理之前,使用測評表對患者的心理情況做測定,測評量表示臨床上常使用的一種醫療器具,可掌握到患者是否存在心理障礙,以制定護理計劃。該研究對2012年2月—2013年5月,該院收治的120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護理情況進行分析,結果發現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患者表現最顯著的癥狀為抑郁癥,改善抑郁癥的有效方法就是進行心理護理干預,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研究組患者經過心理護理干預之后,SCL-90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在軀體化、抑郁、焦慮以及神經病性上的評分分別為 1.72±1.03、1.64±0.34、1.60±0.53、1.79±0.20,對照組患者在在軀體化、抑郁、焦慮以及神經病性上的評分分別為 1.83±1.24、1.90±0.34、1.95±0.51、1.81±0.21,研究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優于對照組。吳春蘭等[6]在《心理干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理健康的影響》中提出,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態,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韋美丹等[7]在《心理干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理狀況的影響》的研究中發現,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經過心理干預之后,抑郁、焦慮以及癥狀自評表的評分,均顯著下降,這與該研究結果相符,由此可見,心理干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療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該研究中,經過心理護理干預的研究組患者,在生活質量上明顯優于對照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是一個比較特別的群體,在治療過程當中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情緒,做好心理護理工作,可直接影響到患者的身體狀況與生活質量[6]。護理人員要不斷提高護理技術,進行良好的心理護理工作,并指導家屬如何開展心理護理,共同與患者面對疾病,樹立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質量的同時,改善身體狀況。綜上所述,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護理干預,對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況具有積極的意義,值得在醫學界中推廣使用。
[1]侯永梅,胡佩誠,王梅,等.心理干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影響的隨機對照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43(2):265-273.
[2]林春芳.心理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0,21(35):73.
[3]黃世萍,汪祝琴.維持性血液透析遠期并發癥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中國醫藥導報,2010,7(19):125-126.
[4]侯永梅,胡佩誠,王梅,等.心理干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影響的隨機對照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165-273.
[5]陽康麗.100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特點及護理對策[J].中國醫藥導報,2010,7(19):133-134.
[6]吳春蘭,袁利,陳永華.心理干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理健康的影響[J].護理研究,2005(5):415-416.
[7]李美秀,李小琴.臨床護理路徑在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學,2010,11(l):106-107.
[8]陳亞民.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2,12(18):1699-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