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勇 石 婷
(西華大學,四川 成都 610039)
新網絡環(huán)境下微博控制的維系與消解
劉 勇 石 婷
(西華大學,四川 成都 610039)
近年來微博發(fā)展迅猛,微博在給信息分享和傳播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帶來很多負面影響,如虛假信息散播、微博炒作、圍觀效應等等。文章針對微博控制的維系與消解中出現的問題,分別從完善微博控制體系建設、營造良好微博輿論氛圍、加強政府層面微博控制以及微博自身修復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議,以期對促進微博控制的維系與消解提供新思路。
新網絡;微博控制;維系;消解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fā)布的《第3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國網民規(guī)模達6.49億,全年共計新增網民3117萬人。互聯網普及率為47.9%,較2013年底提升了2.1個百分點,而我國微博客用戶規(guī)模已達到2.49億。一方面為廣大網民提供了自由、開放的言論信息平臺,給人們帶來了新的社交娛樂和生活便利;另一方面由于微博的準入門檻比較低,微博上魚龍混雜的信息容易出現虛假信息泛濫、微博謠言或炒作等現象,甚者會產生微博暴力、影響國家安全等事件。因此,必須加強微博控制,從政府監(jiān)管、法制建設、公眾參與、微博自我消解等多種渠道促進微博良性發(fā)展。
(一)政策法規(guī)不健全,對微博控制缺乏有效監(jiān)管
目前我國針對傳統媒體制定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日趨完善,但是對新興網絡的管理卻還處于初級階段,很多政策法規(guī)的制定還有空白點,尤其是隨著新媒體網絡發(fā)展的日新月異,微博技術在不斷進步,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傳統的媒體管理方式已經不適應新媒體的發(fā)展需求。當前已有的政策法規(guī)主要是針對網絡管理方面,但是對網絡主體行為的規(guī)范和引導還比較匱乏,尤其是在利益保護方面涉及甚少,微博作為以注冊用戶為主體的社交平臺,目前對其還缺乏有效監(jiān)管,要想進一步加強微博控制管理,需要在政策體系建設和規(guī)制方面多下功夫。
(二)微博商業(yè)化經營趨勢明顯,微博炒作現象嚴重
微博因為其簡單快捷的操作特點吸引了眾多大眾群體,龐大的注冊用戶數量具有巨大的市場開發(fā)潛力。因此,微博運營商開始進行商業(yè)化嘗試,但如何在用戶體驗和商業(yè)化經營中保持平衡是亟待解決的難題。一方面很多公眾關注號發(fā)的商業(yè)廣告的真實性和合法性有待查究,如不進行有效監(jiān)管,存在擾亂市場秩序的風險;另一方面隨著微博技術的提高,因為經濟利益而利用微博進行違法犯罪的案例層出不窮,導致網民的互聯網安全感嚴重不足。

正如英國一位歷史學家所說“技術每提高一步,力量就增大一分,這種力量可以用于善惡兩個方面”,微博技術給很多個人或商業(yè)機構想要利用微博出名或獲得經濟利用提供了便利,微博炒作、微博釣魚、微博造謠、微博侵犯隱私和知識產權等等事件經常觸痛大眾的神經,只有通過有效微博控制的維系和消解,才能凈化微博環(huán)境。
(三)微博控制把關弱化,權利與管理不平衡
與傳統媒體不同,微博即時上傳信息的功能使得注冊用戶可以隨時隨地上傳信息和發(fā)表言論,這給微博控制把關帶來了新問題,由于大多數的微博用戶篩選信息能力較弱,對微博熱點話題很容易引起圍觀效益,一些不實報道和言論在未經過權威部門和機構確定之后能夠迅速散播在微博中,從而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輿論壓力。另外,龐大用戶數量為微博經營帶來巨大商機,很多微博網站為了迎合用戶需求,對負面輿論控制把關弱化,造成不良影響。與此同時,權利與管理的不平衡某種程度上加劇了微博控制的弱化,目前我國對微博等新興媒體的管控一般是由政府承擔,相關管制內容也是集中在微博經營者和用戶的義務以及違反條例時所承擔的處罰,但是對其所擁有的權利的維護管理卻涉及甚少。
(一)完善微博控制體系建設,確保信息監(jiān)管與言論自由平衡
加大對相關法律法規(guī)建設的投入力度,制定科學嚴密的微博控制規(guī)范,加強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尤其是在微博謠言傳播和違法微博操作行為上要下大力氣進行整治規(guī)范。構建技術、法律、道德三位一體的微博控制體系,確保信息監(jiān)管與言論自由平衡,重點可從以下方面著手:一方面是要優(yōu)化微博控制管理的技術手段,針對目前微博虛假信息泛濫和不實報道成堆的現象,采用先進的技術過濾手段,在保證公眾言論自由的條件下主動屏蔽不良信息和言論,凈化網絡環(huán)境;另一方面在微博控制維系的同時,還要正確處理好信息監(jiān)管與言論自由的關系,自由是法律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但如果公民的言論超越了法律界限,必須采取必要的法律手段予以制止,并遵守合理性和合法性原則。提高全民的綜合道德素養(yǎng)是營造良好微博生態(tài)的關鍵因素之一,要通過提高道德控制維系促進微博控制維系,只有技術、法律、道德三者合一才能真正提高微博控制管理水平。
(二)營造良好微博輿論氛圍,充分消解微博控制負面影響
積極營造良好的微博輿論軟環(huán)境是消解微博控制負面影響的關鍵,要充分發(fā)揮政府引導、傳統媒體以及意見領袖的積極作用,一是當微博出現謠言等不實信息的時候,政府作為行政主管部門要第一時間站出來予以澄清解釋,消解群眾的誤解,維護微博正常運營秩序。二是要發(fā)揮網絡意見領袖的正面作用,尤其是微博“大V”們擁有眾多粉絲。因此,他們的言論具有強烈的引導作用,這些微博人應該有強烈的社會責任,在與粉絲交流時積極宣揚正能量,維護良好的微博控制環(huán)境。三是要充分利用傳統媒體來彌補互聯網媒體的不足,當互聯網言論失去控制局面時,傳統媒體作為公信力較強的主流媒體,應該及時進行澄清報道,并注重加強傳統媒體與微博的實時互動,共同營造和諧的微博輿論環(huán)境。四是要大力倡導網絡文明,增強微博用戶的自律和甄別能力,在網絡環(huán)境中踐行政治文明和社會文明。
(三)加強政府層面的微博控制,以法制建設促進微博控制機制構建
一方面要通過立法明確在微博空間里的各個主體的權利和義務,明確微博輿論的道德底線和法律底線,加強對微博控制制度建設和文明建設的規(guī)范與引導,同時各級政府也要充分認識到微博控制的重要性。例如,北京市就率先出臺了《北京市微博客發(fā)展管理若干規(guī)定》,加強了對微博控制的監(jiān)管;另一方面由于微博強化了普通大眾平等的話語權,在一定程度上就弱化了政府的權威性和威懾性,面對新形勢的發(fā)展,政府需要及時轉變職能,建立陽光型服務政府,在為人民服務的同時也要加強制度建設,在突發(fā)性微博事件發(fā)生后做到及時響應,做好信息公開化、透明化管理。
(四)充分發(fā)揮輿情監(jiān)測和媒體積極作用,加強微博的自身修復
加強對微博輿情監(jiān)測可以有效促進微博控制維系,要加強對微博輿情的日常監(jiān)測,尤其是要注重對敏感事件或突發(fā)性事件的追蹤監(jiān)測,時刻與相關主管部門溝通聯系,一旦發(fā)生失控事件要及時做出反應并進行正確引導;與此同時,要根據社會動態(tài)對微博輿論走向做出可行性預測和判斷,并做好應急預案,政府、媒體、微博運營商以及用戶要相互協作、加強溝通,實現微博輿情的聯動監(jiān)測。在微博控制消解方面,主要是要加強微博的自我解構和自身修復,這也是促進微博自身發(fā)展的源動力。一方面微博要加強對不良信息的自我消解,通過開通官方網站及時對虛假信息或不實報道予以澄清解釋,或者通過當事人自我澄清以及民間辟謠等方式消解不良信息帶來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要加強微博的自身修復,在微博空間里營造積極健康的正能量環(huán)境,接收有意義、有營養(yǎng)的信息話題。
微博猶如一把雙刃劍,在給大眾用戶帶來驚喜的同時也帶來諸多社會問題,如不強化微博控制管理,憑借強大的傳播功能,新網絡環(huán)境下微博中各種負面因素將危害公眾安全。加強微博控制的維系與消解,離不開控制體系建設、政策制度支持、先進的網絡技術以及良好的行業(yè)規(guī)范和個人守則做支撐,只有突出政府作為、加強媒介和個人協作,才能有效進行微博控制。相信未來在不斷總結經驗和改革創(chuàng)新的基礎上,一定會營造一個積極、健康、和諧的微博環(huán)境。
[1] 傅海,李明遠.微博民主參與功能探析[J].當代傳播,2013(2).
[2] 黃清源.微博控制的維系與消解——傳播政治經濟學視野中的微博研究[J].前沿,2012(22).
G206.2
A
1674-8883(2015)14-0234-02
劉勇(1976—),男,四川樂山人,碩士,西華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影視傳播。石婷(1981—),女,重慶人,碩士,西華大學講師,研究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