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麗媛 蔡賢浩
(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 廣西柳州 545616)
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團體心理輔導對高校留級生轉化研究
唐麗媛 蔡賢浩
(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 廣西柳州 545616)
留級學生由于巨大的學業壓力和留級帶來的挫敗感,容易出現自我認知偏差、情緒情感低落、人際關系失調等消極心理特征,從而成為心理問題的易發和高發人群。本文分析了留級學生心理特點,運用積極心理學和團體心理輔導的相關知識,提出了積極心理學視角下高校留級生轉化的團體心理輔導方案。
留級生 積極心理學 高校 團體心理輔導
留級生是指高校學生在學校規定的學年內未達到學校所規定的學分要求,按照學校學籍管理規定需留級到下一年級,跟隨一起學習和生活的大學生。留級學生由于學業壓力巨大和留級帶來的挫敗感,容易出現自我認知偏差、情緒情感低落、人際關系失調等消極心理特征,從而成為心理問題的易發和高發人群。如何從積極心理學角度教育與幫扶留級生,幫助其順利完成學業成為目前高校學生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本文分析了留級學生心理特點,運用積極心理學和團體心理輔導的相關知識,提出了積極心理學視角下高校留級生轉化的團體心理輔導方案。[1]
高校開放式的管理模式,使學生擁有更多的自主空間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留級生因中途進入新班級,與新的老師和同學缺乏的感情基礎,他們會出現厭學、貪玩、睡懶覺、迷戀網絡游戲等,很難與其他學生打成一片,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高校留級生也形成了一個特殊的邊緣群體。[2]
近幾年,留級學生人數不斷增長,而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中留級生的比例也有不斷增長的趨勢。留級學生由于巨大學業壓力和留級帶來的挫敗感,他們散漫、封閉、缺乏安全感、缺少認同感,學習沒有動力,沒有目標,沒有方向,從而成為心理問題的易發和高發人群。[3]
1.焦慮心理
內心充滿矛盾,一方面家長、老師、同學給予的壓力,帶來的緊張和焦慮感,包括家長的責罵和家庭經濟壓力的增加,老師的批評和同學的輿論壓力;另一方面又因為自身學習基礎問題,想改變現狀但卻力不從心,無從下手,導致更加焦慮。渴望上進,獲得關愛尊重和理解,但無力改變現狀,暗自下決心改變,往往不能有效實施,希望得到幫助。[4]
2.自卑心理
大學生都是經過高考選拔出來的優秀學生,一進入大學就出現掛科,甚至留級現象,這種反差會使他們懷疑自己,不相信自己,出現自卑心理。對待新集體采取消極的逃避態度,不愿意融入新集體。當看到昔日一起學習、生活的學生都已經順利完成學業,自己卻落后于人,加劇其自卑心理。
3.逃避心理
沒有找準定位,對自身當前的狀況和狀態缺乏清醒的認識。有不少留級生不愿正視已經被留降的事實,不愿從原來的生活和思維模式中走出來。他們往往報喜不報憂,不把自己現實的狀況和真實的想法告知他人。對于未來沒有目標和計劃,或沉溺于玩網游,或者睡懶覺。
4.抑郁心理。
高校留級生在進入新班級的過程中,由于各方面不適應和已經產生的自卑心理,導致情緒低落,失去往日的活力,變得無精打采,覺得自己被拋棄,產生抑郁心理。
5.自暴自棄心理
高校留級生學習成績不理想,人際關系也較差,久而久之就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導致他們自暴自棄,索性破罐子破摔,比以前更加不思上進,形成惡性循環。部分留級生本身對于大學生活沒有規劃,缺乏目標,迫于家長的要求來就讀,一旦留級,他們會表現得更加無所謂,得過且過。[5]
6.封閉心理
留級生普遍自我封閉,把自己局限于一個小圈子中,很少與外界接觸溝通。他們拒絕進入新班級,從不主動聯系老師。留級生從內心深處把自己孤立起來,表現得異常冷漠,不信任他人,不與他人合作,自由,散漫,沒有目標,沒有方向。[6]
7.逆反心理
當高校留級生遭受不順時,很容易把現狀的不滿意推脫于周圍環境,采取敵對的態度來對待周圍的環境,把別人善意的幫助看成是對其的輕視,把老師同學的鼓勵當做嘲諷等等,總是帶著有色的眼睛看待世界,認為一切都是針對他的,和他過不去,形成逆反心理。
1.積極心理學的概念
積極心理學是致力于研究人的發展潛力和美德的科學。積極心理學的力量是幫助人們發現并利用自己的內在資源,進而提升個人的素質和生活的品質。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自我吸納的需要,這種需要會激發人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積極心理學利用這些內在資源來幫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賦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力,并以此獲得美好的生活。[7]
2.團體心理輔導對高校留級生轉化的研究
團體心理輔導即團體輔導,是在團體的情境下進行的一種心理輔導形式,它是通過團體內部成員間人際交互作用,促使成員個體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索自我,學習新的態度與行為方式,以促進良好的適應與發展的助人過程。
本研究以積極心理學理論思想為指導,采用團體心理輔導的方式,通過提高高校留級生自信心、人際溝通能力,從而達到留級生轉化的效果。本研究將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和團體心理輔導有機結合,發揮積極理論的優勢,將積極心理學倡導的理念擴展團體心理輔導的應用領域,探索并建構一種易于操作,能夠有效轉化高校留級生的心理輔導模式,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注入新的方式方法。
3.重塑自信心—團體輔導活動方案
每個人身上都兩面性,好與不好的方面,對于留級生,我們要做的是挖掘出原本就存在他們心底的健全生命力,鼓勵他們展現自己身上的閃光點,使他們每一點成績都能得到充分的肯定與發揮,從而幫助他們找回失去的自信心。[8]
團體輔導成員由留級生、成績好學生、成績中等學生組成,共15人左右。每周活動1次,每次約2h左右,共8次。活動開始前制定公約,以真誠、開放、尊重、保密、守時為原則,并簽定協約書。

活動階段活動目的活動項目活動內容團體形成相互認識根據心理學理論設計活動介紹團體輔導目標及活動安排;“記者訪問單”:成員相識;“我的心聲”:澄清個人目標;制定團體規范,保證遵守規范。促進成員之間建立信任積極人際關系復習規則;“信任之旅”:“盲人-拐杖”活動;分享討論。重新認識自己,悅納自己積極認知復習規則;“20個我是誰”:客觀認識自己;“幸福果”:感受幸福和分享快樂;小組分享討論。復習規則;暖身活動:“大家在這么”;“我的花生”:發現自己與眾不同的特點;“我最成功的一件事”:尋找自身優勢;小組分享討論。正確認識消極情緒,形成積極情緒積極情緒復習規則;暖身活動:“按摩操”;“情緒蛋糕”:正確認識情緒;4.小組分享討論。針對問題提出建設性意見積極參與復習規則;暖身活動:運動練習,一圈走;“秘密大會串”:積極參與,提出意見;小組分享討論。才藝展示,展示自信我型我秀復習規則;“才藝展示”:展示自信一面;“幸福pose”:用姿勢表達幸福;小組分享討論。總結整個團體輔導過程幸福大團圓復習規則;“放松訓練”:回憶輔導過程,印象最深的事;回顧每次団輔心得表,看到自己的成長,增強信心;告別祝福。認識自己價值,尋找自身優勢積極優勢力量團體工作
每次活動都包括一些精心設計的游戲、討論、行為演練等內容,重點放在分享討論上,而且每次活動后成員都要填寫團體活動心得表,寫出自己在本次
活動中的感受和對團體的建議。
4.人際溝通—團體輔導活動方案
在了解溝通中的語言和非語言系統的基礎上,運用團體心理輔導的方式學習溝通的藝術,包括:傾聽與同理、自我溝通、不同人之間的相處、說服與解決人際沖突等,在團體中通過與他人的互動,學習較適當溝通技巧,提升人際溝通能力。
團體輔導成員由留級生、性格開朗學生、性格一般學生組成,共15人左右。每周活動1次,每次約2h左右,共8次。
每次活動都包括一些精心設計的游戲、討論、行為演練等內容,重點放在分享討論上,而且每次活動后成員都要填寫團體活動心得表,寫出自己在本次
活動中的感受和對團體的建議。
本研究,以積極心理學理論為基礎的團體心理輔導,通過團體中溫馨和諧的氣氛,成員間友好、信任關系的建立、同伴間榜樣模仿學習、活動感受的分享,促使留級生形成積極的認知理念、積極情緒的體驗、積極行為的發展,幫助留級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從而順利完成學業。

活動階段活動目的活動項目活動內容團體建設相互認識,建立關系相見歡1.“滾雪球”:成員相互認識。學會話題選擇、贊美、身體語言我們說了什么1.頭腦風暴:討論出人際溝通中的十大適宜交談話題與十大禁忌交談話題;2.用身體說話:了解非言語系統的真實秘密;3.優點包圍圈:讓成員學會夸獎別人以及贊美自己。對人際關系中的自我進行探索認識1.大家眼中的“我”:了解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品質和特點;2.朋友品質大拍賣:了解自己在人際交往中對朋友選擇的傾向性;3.真實的我:體驗情緒背后的自己真實想要表達的是什么。練習傾聽的技巧,在傾聽中學會與自己的溝通同理傾聽與同理你說我畫:體會傾聽和及時溝通的重要性;傾聽技巧分層訓練:逐級學會良好的傾聽技能;我能懂你:學會良好的同理心。團體工作了解自己的性格特點,學會不同類型的溝通技巧。不同人格類型與溝通技巧1.心理測驗:了解自己和其他成員的性格類型;2.不同性格對對碰:模擬不同性格類型的人之間的人際溝通中的沖突和問題所在;3.求同存異:練習不同性格類型的人之間的良性互動。異性之間溝通差異。了解和學會運用男女生在人際交往中的心理差異我們分別所在的火星和金星:了解男女的性格差異和不同的心理需求;星球之間的溝通故事:模擬男女之間常見溝通問題;3.說出我的需求:練習男女之間及時溝通和化解矛盾的情景。解決人際沖突學會人際沖突解決的一般方法。1.心有千千結:體會沖突和心結產生后只有用心去解才能最終恢復原樣;2.我的心情故事:模擬人際沖突情景劇;3.我是解結高手:成員群策群力解決情景劇中的沖突。我的幸福明天總結和結束團體回顧團體歷程,檢視自我成長,分享收獲,鼓勵與增加信心,處理離別情緒,給予彼此祝福,填寫團體活動成員反饋表,了解團體成員對團體的滿意度;合唱《明天會更好》結束團體。
[1]劉鵬飛,方海.獨立學院留級生心理狀況調查及相應解決對策[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4).
[2]葛萍,吳旭東.積極心理學視閾下醫學高職院校留級生現狀調查與對策分析[J].青春歲月,2015(03).
[3]周嵚,石國興.積極心理學介紹[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6(20).
[4]朱金鳳.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團體輔導對大學生自信心的促進性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4.
[5]李娟.大學生人際溝通能力訓練團體心理輔導方案的設計[J].學術論壇.
[6]荊龍,趙慧.高校留級生的心理狀況分析及引導策略[J].教育探索.
[7]王爾奇.獨立學院留級生問題分析及對策-以湖南工程學院應用技術學院為例[J].文史博覽,2015(6).
[8]任成金,潘娜娜.高校留級生群體教育管理新思考[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9(11).
唐麗媛(1987-),女,廣西桂林人,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輔導員。
蔡賢浩(1986-),男,廣西柳州人,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