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瑜,符秀華,李蔚然,江新華
(安徽省淮南衛生學校,安徽淮南232007)
淮南市養老服務機構老年護理人員現狀及需求調查
陳瑜,符秀華,李蔚然,江新華
(安徽省淮南衛生學校,安徽淮南232007)
目的了解安徽省淮南市養老服務機構老年護理人員現狀及需求。方法以淮南市多家養老服務機構270名老年護理人員為調查對象,采用自制調查問卷進行老年護理人員現狀及需求調查。結果淮南市老年護理人員年齡偏大,學歷層次偏低,養老護理員證書持有率低,專業培訓需求強烈。絕大多數養老服務機構支持職業院校開設老年護理專業,希望老年護理專業畢業生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及能力。結論職業院校應以我國快速老齡化的現實情況為契機,加快老年護理專業建設,培養充足的實用型老年護理人才,促進我國老年護理產業大力發展。
養老服務機構;老年護理人員;人才培養模式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步伐加快,許多大中城市已整體進入老齡化狀態。據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安徽省淮南市60歲以上人口已達到31.8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13.7%,已超過發展中國家10.0%的“紅線”。目前,我市擁有養老床位8 130余張,遠不能適應老年護理需求。而專業養老護理員隊伍人才稀缺,阻礙了老年護理行業的發展。因此,大力發展老年護理行業,加快培養老年護理專業人才迫在眉睫。本研究旨在了解淮南市養老服務機構老年護理人員整體情況,為開設中職老年護理專業,設置老年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提供現實依據。
1.1 調查對象
針對淮南市多家養老服務機構270名從事老年護理工作的人員進行調查,包括市直公辦養老服務機構1家,5區1縣(田家庵區2家、謝家集區2家、八公山區2家、潘集區2家、大通區2家,鳳臺縣4家)多家老年公寓、敬老院、老年護理院,以及醫院中的老年病科(淮南市第一人民醫院老年病科、淮南市新康醫院老年康復科)與民辦養老服務機構。
1.2 調查方法
1.2.1 調查內容查閱相關文獻資料,自行設計“淮南市養老服務機構老年護理人員現狀與需求調查問卷”,具體內容包括:老年護理人員年齡學歷等基本情況;職業資格證書持有及職業培訓需求情況;開設老年護理專業的必要性、對老年護理專業畢業生知識與能力的要求等。
1.2.2 調查方法采用信函和電子郵件相結合的方式,由被調查者自行填寫調查問卷。仔細核查回收的有效問卷,進行統一編碼,然后將數據錄入計算機,應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1 老年護理人員基本情況
結果顯示,淮南市老年護理人員普遍年齡偏大,以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為主(占70.0%),其中51~60歲者占41.9%;同時,護理人員學歷層次偏低,沒有大專及以上學歷人員,中專學歷人員僅占22.2%,大部分為非正規專業學歷的其他人員,專業知識和技能匱乏(見表1)。

表1 淮南市老年護理人員基本情況(n=2 7 0)
2.2 養老護理員職業資格證書持有和培訓需求情況
在調查的270名老年護理人員中,持有養老護理員職業資格證書的僅占14.1%,參加過短期養老護理相關培訓的占39.3%,而接近一半的人員既無養老護理員職業資格證書,也無養老護理相關培訓經歷。因此,有93.7%的老年護理人員希望能參加養老護理相關專業培訓,獲得老年護理專業知識,從而取得養老護理員職業資格證書(見表2)。

表2 淮南市老年護理人員職業資格證書持有和培訓需求情況(n=2 7 0)
2.3 養老服務機構對開設老年護理專業必要性的認識及對畢業生知識能力的要求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93.0%的養老服務機構支持在職業院校開設老年護理專業,培養高層次老年護理專業人才(見表3)。他們認為,為了讓老年護理專業的畢業生具備相應的知識能力,應該重視專業基礎、專業技能、德育、人際溝通、人文、管理、養老政策及法規等多方面知識的學習(見表4);應具備老年護理、老年生活照料、病情觀察、應急處理、基礎護理操作、人際溝通、健康評估、健康教育、管理等多種專業能力(見表5)。

表3 養老服務機構對職業院校開設老年護理專業必要性的認識(n=2 7 0)

表4 養老服務機構對老年護理專業畢業生的知識要求(n=2 7 0)

表5 養老服務機構對老年護理專業畢業生的能力要求(n=2 7 0)
3.1 老年護理人員學歷層次偏低,年齡偏大,專業知識技能薄弱
我國的養老護理產業發展滯后,老年護理專業人才培養起步較晚。目前,我國老年護理人才無論是從質量還是數量上都無法滿足社會需求。同時,由于老年護理工作勞累,待遇較差,社會地位較低,無法吸引專業人才就業,導致老年護理基層人員隊伍的發展動力不足。淮南市養老護理員基本情況跟全國其他城市基本一致[1,2],從事養老護理工作的人員多為學歷層次偏低、年齡偏大的城市下崗職工和農村務工人員。他們為老年人提供的護理僅限于一般性的生活照料和醫療護理,這跟專業知識技能不足有關,這也導致其無法及時對老年人身體、心理和社會狀況進行全方位評估,不能為老年人提供全身心的照顧與支持。養老護理工作是一項需要耐心的繁重工作,部分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生活依賴程度較高,不僅要照顧其基本生活(比如喂飯、穿衣、處理大小便等),還要為其提供相應的醫療護理,這對護理人員的體力和精力提出了極大考驗。而現有老年護理人員年齡偏大,體能下降,勝任該工作存在一定難度。同時,隨著年齡增大,記憶力減退,學習能力逐漸下降,再加之老年護理人員的學歷層次本身偏低,因此學習專業知識技能更是難上加難。
3.2 養老護理員證書持有率低,培訓需求強烈
我國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中就規定:包含養老護理員在內的90個職業人員,需經過培訓并取得相關職業資格證書后才能就業上崗。而淮南市持有養老護理員職業資格證書的護理人員僅為14.1%,遠未達到預期要求。同時,調查發現,雖有39.3%的護理人員參加過相關培訓,但培訓內容主要為生活照顧知識、常見老年疾病護理、老年人安全知識,而對于老年人心理護理、康復護理、急救護理等知識涉及較少。部分老年護理人員即便培訓了相關理論知識,卻由于學歷水平低、知識領悟能力差,導致理論知識實踐化程度低,直接影響老年護理工作質量。調查數據顯示,93.7%的護理人員希望能有機會增加老年護理專業知識技能,對專業培訓的需求非常強烈。通過訪談我們得知,由于老年護理工作的特殊性——工作時間長、強度大,因此一次性擠出幾天甚至更長時間進行專門培訓較為困難。因此,筆者建議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培訓模式,比如可采用分批、分層次培訓,針對不同層次的護理人員制定不同的培訓內容,既避免造成部分護理人員的重復培訓,又能防止部分護理人員由于專業能力不足而未能完全掌握更深層次的護理技術[3]。
3.3 養老服務機構對實用型老年護理人才需求量大
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養老護理產業發展。但由于老年護理專業人才匱乏,使該產業發展步伐遲緩,養老服務單一,仍處于低層次發展水平。由此,養老服務機構充分認識到開設老年護理專業的必要性,對職業院校開設老年護理專業支持度很高,希望通過系統的老年護理教育,培養出更多實用型老年護理人才,提高服務機構的專業化水平,從而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更專業的養老護理服務。通過養老服務機構對老年護理人才應具備的專業知識能力調查結果來看,老年護理專業的畢業生除了具備老年護理專業知識外,還應有足夠的人際溝通、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從而具備包括老年護理、老年生活照料、病情觀察、應急處理等全方位的專業能力。實用型老年護理人才的定位是:既能給予老年人基本的生活照料,又能對老年患者病情進行觀察和判斷,及時進行應急處理;既能跟老年人進行有效溝通,給予心理護理,又能為老年人提供營養指導、康復指導等專業知識。而目前大多數從事養老護理工作的人員沒有經過系統的專業學習,僅靠簡單的崗前培訓或其他養老護理培訓,是無法與之相比的。因此,培養實用型老年護理人才迫在眉睫,既能提高養老服務機構的層次水平,更能盡快突破老年護理事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促進我國養老護理產業快速發展。
綜上所述,我們應以我國快速老齡化的現實情況為契機,充分認識我國養老護理產業的發展現狀與需求,調整老年護理人員的年齡及學歷結構,提高其福利待遇及社會地位,積極推進老年護理專業開設,大力培養實用型老年護理人才,提高我國老年護理產業的專業化水平,促使其更適應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步伐。
[1]羅均麗.重慶市中職護理專業(老年護理方向)人才需求調研報告[J].科學咨詢,2013(22):42-43.
[2]曹梅娟.養老服務機構護理人員現狀調查[J].護理研究,2008(36):3299-3301.
[3]黃菲.遼寧省養老機構護理人員培訓現狀及需求[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2(32):570-573.
R192.6
A
1671-1246(2015)17-0112-02
2013年安徽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中職老年護理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G13295)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