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軍 張文譯
(1.海裝飛機辦,北京 100071;2.中國船舶工業系統工程研究院,北京 100000)
航母機載導彈安全性影響因素分析
張學軍1張文譯2
(1.海裝飛機辦,北京 100071;2.中國船舶工業系統工程研究院,北京 100000)
航母機載導彈是航母艦載機戰斗力的保障,是航母戰斗力的重要指標之一。然而機載導彈作為大型火工品,其使用過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對于艦載設備和人員的安全存在威脅。歷史上曾出現過多次由于機載導彈而引發的安全事故,每次事故所造成的損失都是十分慘重的。本文結合歷史經驗分析了影響機載導彈上艦安全性的各項因素,并給出了機載導彈上艦安全的相關建議。
機載導彈 安全性 航空母艦
艦載機是航空母艦戰斗力的一個重要標志,而機載導彈是保證其戰斗力的關鍵。與此同時,機載導彈也是一把“雙刃劍”,它既是航母戰斗力的重要保證,其安全性也可能對航母本身以及艦上人員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因此,保證機載導彈在航母上各個流程的安全性是至關重要的。
二戰以來,美國是擁有航母數量最多的國家。在長期的航母作戰和訓練使用過程中,美國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同時,在多年的實戰過程中,發生過多次重大的安全事故,其中與彈藥相關的事故所帶來的教訓尤為深刻。
1966年,在將照明彈運回“奧里斯坎尼”號航母右舷的照明彈備用存儲室的過程中, 艙門上的轉柄卡住了1枚照明彈上的拉桿,觸發了照明彈。慌亂中有人將其扔進了照明彈存儲室,導致存儲室內650枚鎂照明彈被點燃并引發火災。大火持續了3.5個小時,從15號肋骨一直燒到102號肋骨,并蔓延到機庫,燒毀了6架飛機,導致 44人死亡。
1967年,“福萊斯特”號航母上發生了一次更為嚴重的火災,大火由1架停在飛行甲板上的F-4“鬼怪式”戰斗機意外發射的1枚“祖尼”火箭彈引起,這枚火箭彈擊中了另1架A-4“天鷹”攻擊機的油箱,引發爆炸,燃油泄漏在飛行甲板上并迅速燃燒,引發附近燃油箱和彈藥爆炸,3.81cm厚的飛行甲板被炸開了好幾個大洞,最大的洞約6.1m× 4.88m。共有21架飛機損壞,7枚炸彈爆炸,炸彈碎片在機庫中到處可見,有134人死亡,另有300人受傷。
1969年,美國“企業”號航母上,飛行甲板上1臺噴氣發動機啟動裝置放置不當,其熱氣排放口直接對著“祖尼”火箭彈的掛點,發動機啟動裝置排出的熱氣引起“祖尼”火箭彈走火,導致火災。此次火災總共損耗了151400 L的飛機燃料,火災覆蓋了飛行甲板的整個尾部,28人死亡,343人受傷。
1981年,美國“尼米茲”號航母,1架“徘徊者”著艦過程中沖進了“雄貓”機群中,大火使“響尾蛇”、“麻雀” 相繼走火,造成了14人死亡,42人受傷,11架飛機被毀壞。
這四次航母安全事故,共造成了220人死亡,709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達15億美元。美國歷史上由于各種原因曾發生過多次航母重大安全事故,而其中多數都與航空彈藥或機載導彈相關,每次事故造成的損失都十分慘重。上述典型的安全事故可見,一旦彈藥安全系統失效,導致彈藥發生爆炸,就會造成災難性的后果。
陸基機載導彈在使用過程中主要包括轉運、貯存、裝配、掛機等四個典型使用流程,而艦載機在此基礎上還需要經歷補給流程,其他使用流程與陸基導彈基本相同。因此,航母機載導彈的主要使用流程包括補給、轉運、貯存、裝配、掛機。
雖然在使用流程上陸基機載導彈和航母機載導彈大致相同,但是航母機載導彈的存儲和使用過程中的整體環境條件與陸基條件完全不同。相對于陸基機載導彈來說,航母機載導彈的機械環境和自然環境更加惡劣,對于導彈本身的指標要求更高。顯然,在機載導彈的實際使用的過程中,存在諸多影響航母機載導彈安全性的因素,這些因素都是機載導彈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邊界,是不可忽視和逾越的。歷史的經驗也說明,忽視安全是需要付出慘痛代價的,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應避免越安全邊界操作,防止意外情況的發生,在作戰使用的同時,更需要保障艦上人員和設備安全。
表1 影響航母機載導彈安全性的因素
由于航母艦船的特定環境,機載導彈正常使用的過程中主要涉及機械環境、氣候環境和艦船電磁環境。除此之外,由于補給、轉運、作戰等情況下,可能經歷一系列的意外情況。根據國外的相關經驗和軍標的要求,結合航母機載導彈補給、轉運、貯存、裝配、掛機等使用流程,綜合分析了不同使用流程狀態下,可能影響航母機載導彈安全性的諸多因素。詳細分析情況見表1。
根據相關標準的要求,艦船環境與陸基環境差異較大,因此航母機載導彈在正常使用和意外情況下所面對的機械環境、自然環境和電磁環境較陸基導彈更加嚴酷。由上表的分析可以看出:
(1)在航母機載導彈的整個使用流程當中,其在各種環境下,每個流程涉及多種復雜的艦用條件,對應多種不同的安全性影響因素,每一項因素都能夠影響導彈在航母上的安全性。尤其是意外情況下的各項因素,一旦發生相關意外情況,引發安全性事故的概率非常大;
(2)在影響安全性的因素中,很多因素都貫穿了機載導彈艦上使用的整個流程,可見各種因素的影響對于導彈來說并不是單一的,而是連續而復雜的,在各個使用流程下都需要考慮某種因素對于導彈安全性的影響。
因此,在航母機載導彈艦上使用的各個環節中,為確保其安全性,明確并排除上述因素在使用過程中對導彈安全性的影響是十分必要的。
通過對影響航母機載導彈安全性因素的分析,結合國外相關經驗,可以確定航母機載導彈艦上使用必須明確各個因素對與導彈艦上安全的影響,以保證機載導彈使用的安全性,并最大限度的將發生安全性事故的概率降至最低。
針對影響機載導彈艦上使用安全性的諸多因素,本文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開展相關工作:
(1)深入研究相關因素對于航母機載導彈安全性的影響。航母機載導彈在艦上使用是一個復雜的流程,當不同系統共同作業時,可能涉及更多影響安全性的因素。因此,必須明確可能出現的因素,并對相關因素進行梳理分析,量化不同因素對于安全性影響的指標,評估不同因素的安全性影響等級;
(2)劃清機載導彈艦上使用安全邊界。綜合分析對比機載導彈自身相關指標和艦船條件,明確機載導彈能否適應相關艦船特定條件;對于導彈指標中未考核的條件,需進行試驗驗證,明確導彈能否適應相關艦船條件;
(3)完善機載導彈艦上使用流程。做好機載導彈使用流程規劃,制定好各環節相關操作規范,同時做好發生意外事件的安全防護預案,從流程的角度做好控制,不超越機載導彈的安全邊界。
航母機載導彈是航母戰斗力的關鍵指標之一,機載導彈作為航母上主要的大型危險火工品,其在艦上的安全使用關系到整個艦上人員生命和其他系統設備的安全。因此,保證機載導彈的安全性是整個航母工作中不可忽視的環節。從歷史的經驗看,軍事大國為航母安全事故都付出了過慘痛的代價。本文通過對影響航母機載導彈安全性因素的分析,結合國外的歷史經驗和相關的成熟標準,闡述了機載導彈安全性工作的一些看法,應深入梳理影響機載導彈安全性的因素,劃清安全邊界,在使用過程中不超越邊界,盡量避免使用過程中的安全事故。
[1]王翔,黃毅民,文尚剛,向永.鈍感彈藥安全性評估試驗方法研究進展.全國危險物質與安全應急技術研討會論文集,360~364.
[2]王鵬翔,王兵.美國航母火災歷史及啟示.艦船科學技術,2010,32(9):133~139.
[3]李金明,安振濤.彈藥運輸環境振動特性分析.包裝工程,2005,26(3):105~107.
[4]MIL-STD-2105D. Hazard Assessment Tests For Non-nuclear Muni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