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潤忠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縣級交通管理體制中存在的問題和弊端,并在分析的基礎上提出改革縣級交通管理體制中存在的問題的對策以實現縣級交通事業的長久發展。
關鍵詞:縣級交通;管理體制;問題與對策
一、縣級交通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
(一)縣級運輸部門統籌協調功能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在縣級運輸體制的發展過程中,2011年各縣市根據國家以及省交通運輸部門的具體要求,基本上編制了“十二五”規劃。規劃將公路、水路、城市交通以及物流等納入到縣級交通運輸的整體規劃之中。各行業根據自己的行業要求,從本行業、本部門出發制定政策、編制規劃,進行宏觀調控。這樣各行業、各監管部門各自規劃、建設和運營的模式,缺乏部門之間有效的銜接,各種運輸方式之間缺乏有效配合。這不利于按照綜合運輸體系的發展要求對縣級交通運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統一縣級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形成全縣統一的交通運輸市場,難以形成統一、高效的交通運輸體制。既使在部分縣域各部門以及各行業融入到了全縣交通運輸統一規劃之中,但是由于管理體制等原因,縣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難以監管公路、海事等部門的工作目標,形成了“管得著的看不見,看得見的管不著”的局面,出現了監管層面的缺失。
(二)執法部門難以做到依法行政。在人情社會中,公路交通執法部門在進行依法行政的過程中受人情因素干擾難以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執政。在縣域交通部門的管理過程中,存在著人情關系復雜,執法工作難的現狀。例如在交通管理的過程中,依法扣留的車輛。相關涉事人員,通過招交通局相關負責人員、甚至是政府相關領導,就可以很快將扣留的車輛取走,導致縣域交通管理部門執法難。除此之外,部門領導親屬依靠裙帶關系,客運市場欺行霸市的情況在所多見,擾亂了縣域交通運輸行業的正常經營,這一方面引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不滿,另一方面為不利執法人員形象的樹立。
(三)權責不統一。縣級交通部門權責利不統一,不對等縣交通運輸局是縣政府主管轄區交通運輸事務的職能部門,其職責范圍涉及到多個領域、多個層面,縣域內無論是省道還是水路交通那一方面出現問題,縣級政府部門都需要首先問責縣級交通主管部門。在縣級交通管理運輸部門管理范圍以及管理權限上,由于縣級交通部門都是實行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機構,導致了可縣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對省道和水運事務管理、監督不到位。在部門縣域不同的交通主管部門相互推諉責任,存在著好事搶著辦,難事無人辦的現狀。目前,縣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責任大、權力小,無法對縣域交通進行有效的監管和管理。
二、縣級交通體制改革的對策建議
(一)建立統一的交通部門管理體制實現“大部門制”。目前,由于縣域交通管理主管部門各行其是,彼此之間缺乏有效的協調,導致縣域交通管理缺乏統一性和規范性,導致了交通資源的嚴重浪費。因此,統一對城市道路運輸和城市交通進行管理。建立統一的交通主管部門可以負責交通運輸事業的宏觀決策、市場監管、公共服務以及綜合協調。統一的交通主管部門主要有四大功能。首先是宏觀決策職能,包括限于交通發展站略和發展策略的制定與修正,縣域交通法規的起草、制定。要堅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嚴格交通運輸行業行為,破除人情關系對依法行政帶來的阻礙。其次是縣域交通公共服務,包括限于交通基礎設施,縣域交通運輸產品服務、縣域交通公共信息服務以及公共安全服務等等。再次是縣域交通市場監管智能,包括交通建設以及交通運輸的市場準入以及市場行為的監督和檢查。最后是綜合協調的能力,其主要包括了縣域交通運輸方式的綜合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突發公共交通事件處理與協調;交通安全與交通環保相協調等諸多領域,諸多層面。
(二)優化交通運輸結構。對當前的縣域交通體制進行改
革,推動交通運輸事業的快速發展,要努力實現對縣域交通運輸事業的統籌規劃,對交通運輸基礎設施進行合理的規劃。在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中要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優勢,統籌全局,使各種運輸方式能夠進行有效銜接,發揮各種交通運輸方式的整體優勢,使縣域交通運輸體系能夠高效率的運行,能夠有效節約各種社會資源,優化縣域交通布局。對縣域交通結構進行有效優化,能夠有效利用縣域與的土地資源,滿足縣域交通運輸事業集約化發展要求,建立現代化的交通運輸體系。除此之外,要對現代交通運輸行業進行職能優化,將各種交通運輸方式進行用以管理,協調分配。
結語:加快推進縣域交通體制改革是當前縣域交通管理工作的重點,各縣域在進行交通體制改革的過程中,應該以國家關于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精神作為指導,利用當前改革的大好時機,加快推動縣域交通管理體制改革的進度,針對縣域交通體制改革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要及時作出針對性的措施以確保個改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 劉世春.關于交通運輸管理體制改革問題的幾點思考[J].交通運輸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
[2] 文宏、張德寶.當前我國交通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目標趨勢[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