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烈
摘 要:農業生產力的提高需要緊抓農業科學技術,農業作為我國的基礎產業,它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農業的發展涉及到的方面比較多,最基本的一方面就是建立健全基層鄉鎮農技推廣體系,因為發展農技推廣體系也是一個強大農技推廣隊伍過程,是讓科學技術走進農村以實現農民增產增收的過程。筆者將在本文中簡要的探討農業科技推廣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應對措施。
關鍵詞:農業科技推廣;問題;防范措施
作為支撐國民經濟建設和發展的第一產業,農業對于國泰民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農業是國民經濟最基本的物質生產部門,是其他產業發展的基礎條件,是國民經濟發展所必不可缺的前提條件。農業的地位不僅僅是關系到國內經濟和民生還關系到我國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農業的地位如此重要,那么如何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則越來越受重視,農業科技作為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則需要得到大力的推廣。現階段,如何提高農民經濟收入、穩定基層農技推廣機構,提高科研工作人員的職業素質是農業發展過程中比較凸顯的這幾大問題。農業科技推廣是將農業科研教育和農民之間的,以及政府機構和農民之間的連接紐帶,關系到農業結構調整,農業區域經濟發展和農業經濟的提高。但是就現在的農業科技發展的情況來看還有很多的阻礙因素:資源投入不足,市場的制約和推進現代農業建設不完善。筆者將在下文中簡要的分析其應對措施。
一、我國農業科技推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新技術推廣體系不夠完善、推廣經費不足。(1)農業科技推廣體系不完善。農業科技的推廣要從分析市場的走向和具體的實際情況,分步驟的進行有效的推廣。推廣體系會隨著不同形式的變化需要不斷的完善:新形勢下依舊使用舊的推廣體系就會導致推廣進程中斷,體系紊亂以及推廣人員分散的情況;一項新型的科學技術通常是綜合了多種不同的專業技術,也就是說不同的專業部門之間的聯合是十分緊密的,但是,過去的農業科技推廣部門通常按專業分為種植業、畜牧獸醫、水產、農業機械、經濟管理等五大類,這種分類方式不利于新技術的全方位實施。(2)農業科技推廣經費嚴重不足。西方農業發展比較好的國家對于農業科技推廣方面的投資每年都能夠達到農業生產總值的0.6%,而相比較之下,我們國家的該項投入卻不及0.2%。雖然說用于全國的農業科技推廣投資金額是每年都有所增加的,但是真正能夠用于推廣的經費卻始終不能滿足需求,其主要原因還是農業科技人數的增多而造成的成本增加和經費的下發過程中出現占用和克扣的狀況。(3)農業科技推廣經費使用效率低下。推廣費用的使用效率不達標,一方面是原有的研發和推廣費用在下發的過程中被占用或者是克扣,一方面是因為我國農業科學技術推廣過程中涉及到的投資項目渠道比較多,投資可能出現重復多次的現象,由此導致農技經費不足的問題。
(二)農技推廣人員和農技接受人員的自身素質影響。(1)農技推廣人員專業結構不合理、整體素質不高。新型的農業科技推廣是向著多樣化、智能化和現代化發展的,在新科學技術不斷涌現的情況下,農業科學技術推廣工作隊伍也需要相應的進行知識技能的培訓和進修,以便滿足推廣工作中的需求。但是目前的推廣隊伍中還有近四成的人員在中等農業專業學歷以下。加之,由于推廣經費長期不足,所以應該為員工提供的培訓和進修機會都比較少。(2)農民的文化素質制約了他們對新技術的接受能力。目前,農民的整體文化素質比較低,他們接受到的文化教育程度低,對于新的農業科學技術根本不了解,所以他們在進行相關科技機械的操作的時候會出現困難,所以農業科技的真正應用階段的操作出現不到位,由此科學技術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能夠為農村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效益也會由此受到制約。(3)農民對農業新技術的預期值較低阻礙了技術的推廣。一項新技術的研究開發投資成本一般比較高,而新技術的研發、試驗到使用的周期也不短。所以農民在面對這些高成本的新型科學技術的時候會有比較高的預期效益估計,當這種預期不能是實現的時候很多農民就會放棄對于這種技術進行投資。這種情況就在很大程度上推延了新技術的推廣。
(三)農業新技術本身的問題。(1)科研人員脫離實際,研發不注重實用性。任何一項新的農業科學技術的研發工作都要立足于實際的農村、農田等具體情況。但是很多的農業科學技術研發工作人員在研發過程中過于注重研發進程和技術推廣的速度,所以沒有進行足夠的實用性調查,沒有從基本的 “試驗—示范—推廣”流程出發。這就導致很多研究成果脫離了實際,實用性不好,農民不能很好的對其進行應用。(2)缺少對農業新技術的效果評價機構。新技術項目的出現需要廣泛的宣傳和推廣,但是在推廣的效果卻很難得到保證,一方面,可能是推廣經費不足或者是領導團隊的變動等造成推廣進行的中斷,一方面是由于農業新技術的效果評價體系的缺乏,很多技術推廣了之后根本沒有及時的跟進農民對于新技術的使用效果的反饋。由此一來,新技術的應用就無法根據實際應用問題進行相應的改進和升級,不能及時更新完善的技術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該技術對農業經濟發展帶來的利益。
二、對策
(一)加快鄉鎮農技推廣站建設。農業科學技術的有效推廣需要優秀的推廣隊伍來執行,在農業科學技術推廣過程中容易出現組織容易,而監管困難的現象,針對這樣的現象主要是要增強基層的鄉鎮農業技術力量,因為推廣都是從基層做起的,要針對每個鄉鎮組建專業技術推廣站,將各個推廣站組成一個大的農業技術推廣網絡,由此一來鄉鎮農技站就能夠為農業科學技術提供必要的工作場所、設備、試驗基地等,以此為基礎將能更好的建設農技推廣的實力。其次就是要增強鄉鎮農業技術力量,也就是說充分的利用好農業科技經費,為員工提供相應的技能培訓和進修機會,拓寬農技人員的知識領域,以此提高他們的服務水平,造就高職業素質的農技隊伍。
(二)建立技術、信息一體化服務的快速反應機制。使用現代化互聯網和通訊設備來為廣大農民服務。由于自身知識能力的局限農民對很多技術的推廣都很不了解,此時提供給他們一種快捷,有效的咨詢渠道對于快速的解決與反饋技術推廣問題很有效。農民的疑問得到及時解決也有助于排除技術推廣過程中的阻礙,提高技術推廣的效果。
(三)建立物質、銷售連鎖經營的服務機制,轉換農技推廣方式。首先,利用技術精通、經營合理、管理明確的農民,和講信譽、有經濟實力的農資公司建立松散型的連鎖經營站,用最好的品種、技術還有安全可靠的優質農資傳遞給農民,從而達到農民放心使用、增產的效果。
(四)建立新品種、新技術示范推廣網點。現階段農業科技發展迅速,品種與技術不斷更新。建立新品種、新技術示范推廣網點機制是使新產品有效發揮的最佳途徑。示范網點要設立科學、布局要合理。先進科技通過在示范點的實驗,使農民看到效益,達到學習、應用新技術獲得豐收目的。事實證明,高新技術網點示范推廣是農技推廣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且推廣投入少。?
結束語:農業技術創新包括研發、推廣、使用乃至信息反饋整個過程的創新,所有這些都同在一個循環系統中,每一階段成果的好壞都直接影響到我國農業科技的創新、農民的實際收入和農業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宋睿.我國農技推廣體系新探索[D]. 河南農業大學 2009
[2] 金鳴.加強農業科技推廣工作的對策建議[J]. 農業經濟問題. 199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