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旸
摘要:從惠州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來看,發展觀光旅游并不具備很強的優勢,而開展會展旅游具有巨大的潛力,這就為開展工業旅游提供了一些契機與思路,即進行工業旅游與會展旅游的深度融合。在產業鏈視角下,對惠州市工業旅游與會展旅游的深度融合進行了可行性分析,結果表明,客戶動機、時空鏈、企業鏈、價值鏈和供需鏈等方面,都具備良好的融合可行性。
關鍵詞:產業鏈;工業旅游;會展旅游;融合;惠州
1、產業鏈理論
產業鏈是產業經濟學中的一個概念,是各個產業部門之間基于一定的技術經濟關聯,并依據特定的邏輯關系和時空布局關系客觀形成的鏈條式關聯關系形態。產業鏈是一個包含價值鏈、企業鏈、供需鏈和空間鏈四個維度的概念。產業鏈的本質用于描述一個具有某種內在聯系的企業群結構。產業鏈的構成要素包括節點和產業聯系,產業鏈上的節點包括生產商或企業、中介結構、研發機構、規制機構、消費者等。
2、工業旅游與會展旅游的產業鏈
2.2 工業旅游的產業鏈
一般而言,產業是由國民經濟中生產、提供同類或存在替代關系的產品、服務的企業構成的聚合體,產業是生產力發展和社會分工的結果。工業旅游產業的形成,實質上是產業分化的結果,工業旅游產業的母體,通常是隸屬于第二產業的工業企業。原工業企業經過充分發育,為了擴大影響力和競爭力,逐漸開始出現部門及職能的分化,我國傳統政治體系下的政企不分,進一步催生出企業獨立的接待部門,工業旅游業務逐步開展。工業企業的職能分化、游客的廣泛參與、旅行社的業務拓展使工業旅游業務不斷壯大,兼具第二、第三產業特征的工業旅游產業便在社會分工的主導下誕生了我國工業旅游產業初步形成,其依附性還比較強,并沒有真正從母體產業中分化出來。從橫向角度看,工業旅游產業主要由開展工業旅游業務的眾多工業企業組成。從縱向角度看,工業旅游產業鏈條較傳統旅游產業鏈條短,利益相關的主體主要包括游客需求催生的旅游線路和產品設計企業、業務開展依賴的旅行社等組織。
2.3 會展旅游的產業鏈
會展業和旅游業面對共同的服務對象(參展商,參會者、觀眾)取長補短,逐漸結合形成了既服務于旅游者又服務于會展參與者和觀眾的會展旅游。因此研究會展旅游應建立在會展產業鏈和旅游產業鏈兩個系統架構上。圍繞會展活動參與者,會展產業鏈和旅游產業鏈單向相互延伸,以服務會展旅游者為核心,形成了會展旅游產業鏈的主鏈。
根據會展旅游的活動過程,將會展旅游產業鏈的生產分為五個環節。
(1)會展活動的策劃與申辦是會展旅游產業鏈的核心環節。該環節主要掌握在主辦方,或受主辦方委托的專業會議/展覽組織者手中。會展旅游的形成依賴于展會活動帶來的大量人流、物流和資金流,有吸引力的展會是會展旅游形成的核心要素。
(2)會展活動的組織是會展旅游產業鏈的關鍵環節。會展活動的組織在整個產業鏈中扮演著“樞紐”的角色,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并溝通產業鏈各環節的關鍵部分。
(3)會展活動的招展、招商是會展產品的銷售環節。該環節決定了策劃、組織等環節成本的回收和盈利狀況。招展是指將展位及展會現場的服務出售給參展商。招商則是通過廣告宣傳吸引會展觀眾。
(4)會展活動的實施是會展旅游產業鏈實現價值的最終環節。會展參與者到達會展現場后,一次完整的會展活動才實現。實施環節是會展產品與受眾見面的關鍵環節,會展參與者的滿意才能使展會活動持續舉辦。旅游業在這一環節中面對會展旅游者提供服務,開始發揮作用。
(5)展后觀光旅游是會展旅游產業鏈的衍生環節。該環節能進一步挖掘和創造價值,對會展旅游產業鏈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長期以來,開展有針對性的展后觀光旅游項目的開發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3、惠州市工業旅游與會展旅游融合可行性分析
惠州市的工業和商業經濟活動旺盛,與周邊城市群具有密切的商務聯系,可以吸引周邊城市大量商務、會展客源,這批客源從需求層次與旅游動機來分析,同樣也是工業旅游的重要客源?;葜菔幸园l達的石化工業、電子產業、制鞋業等制造業的優勢推進工業旅游,與商務、會展旅游可進行較為深入的融合,而會展旅游的客源又可以給予工業旅游較大的客源支持。從旅游服務的角度來看,較為成熟的自然旅游資源服務業、餐飲、酒店住宿等條件又可對融合后的工業旅游與會展旅游,提供適合各種消費群體的優質服務。從交通條件來看,京九鐵路與廣梅汕鐵路在惠州交匯;通車高速公路8條,在建高速公路5條;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至惠州只需1小時車程,廣州白云國際機場至惠州也只需2小時車程,且惠州市與這兩個機場之間有不間斷的機場巴士溝通。這些便利的交通條件對珠三角、港澳乃至全國全世界游客都具有較大的吸引力。根據產業鏈理論,惠州市工業旅游與會展旅游的融合可從以下幾種視角進行可行性分析。
3.1 時空鏈的銜接融合
由于惠州市內交通便利,即便是跨越不同的城區,車程也不會超過2個小時,而主城區內的車程基本都在1小時之內,這在時間上為工業旅游會展旅游的融合提供了可行性。
會展、會議活動的籌備、招展、招商、實施、產品的銷售、展后的觀光旅游在是時空序列上與工業旅游可以有幾種銜接融合模式,在此做理論上的銜接:
工業與會展旅游招展招商→服務接待→工業參觀和體驗→會議、會展活動→簽約活動或產品的試用與購買→展后觀光旅游(可選)
工業與會展旅游招展招商→服務接待→會議、會展活動→選擇性的工業參觀和體驗→簽約活動或產品的試用與購買→展后觀光旅游(可選)
這兩種時空模式的細節操作并非時空不可交叉,在具備會議條件的工廠、企業,工業旅游過程中,還可舉辦小型的會議;或在幾天的會議、會展期間,選擇某個時段進行工業旅游活動。
3.2 企業組織鏈的融合
客戶群體、戰略管理團隊、廣告宣傳團隊、工業企業母體、旅行社或旅游服務團隊、住宿餐飲娛樂交通等支撐部門在工業旅游和會展旅游的產業鏈中實際上時常是合二為一的,即進行了自然而然的融合,而會展旅游場館展會組織服務部門、工業旅游點組織服務部門一般情況下是有所分割的。企業組織鏈的融合為工業旅游與會展旅游的融合提供了一定的可行性。
3.3 價值鏈與供需鏈的融合
基于惠州市優越的地理位置、優美的環境(空氣質量全國排名前三)、豐富的旅游資源、便捷的交通網絡、完善的城市基礎設施與齊備的配套服務體系等,在價值鏈與供需鏈的鏈條關系上,工業旅游與會展旅游具有良好的可融合性,信息流、物流、人流、資金流、服務流在工業旅游與會展旅游中可以得到良好的流通、循環、聯動與倍增,為惠州市旅游發展的區域化與國際化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可能性。
4、結論
惠州市在工業旅游與會展旅游的客戶動機、時空鏈、企業鏈、價值鏈和供需鏈等方面,都具備良好的融合可行性。在成熟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組成工業旅游與會展旅游產業鏈的若干要素中,企業、組織者、旅游經營者一般都屬于市場化的企業,而這些企業經營成功的關鍵在于它們提供的商品或服務是否能夠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和消費者的支持。所以,工業旅游與會展旅游產業鏈發展的核心在于從政府、產業、企業等層面來保證消費者獲得滿意的會展產品和旅游服務。工業旅游與會展旅游細節的融合方式需要模型模擬計算以及深入的評價工作,且在實踐中不斷摸索與改進工業旅游與會展旅游的融合方式。
參考文獻
[1]王寶恒.我國工業旅游研究的回顧與思考[J]. 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3, 160(6): 108-114.
[2]楊振. 我國工業旅游產業發展特征及組織優化[J]. 產業經濟, 2009, 140(1): 84-89.
[3]路平. 廣東發展工業旅游潛力大[N]. 廣東科技報, 2013-9-7(6).
[5]保繼剛等.惠州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2008—2020)[Z]. 2008, 07.
[4] Oppermann M, K S Chon. Convention participation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J]. Annalsof Tourism Research, 1997, 24(1): 178-191.
[5] Severt D, Wang Y C, Chen P J, D Breiter. Examing the motivation, perceived performance, and behavior alintentions of convention attendees: evidence from aregional conference [J]. Tourism Management, 2007, 28(2): 399-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