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海新
摘要:職業教育是以培養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兼備的職業人才為教育目標,因此,職業教學理念及模式都要緊密圍繞這一目標展開。數學課是職業教育體系中的一門基礎課程,作為機械制造專業,在數學課中樹立科學教育教育的理念,就是要將理論與實際相連,重視數學實踐。本文從機制類數學課教學的內涵出發,探討機制類在數學中樹立科學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機械制造類專業;數學課;科學教育;途徑
職業教育,是人才培養指向較為明確的教學機構,側重于向社會輸送具備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技術人才。作為學習機械制造專業的有效工具,數學課是機械制造專業學生學好本門專業的重要基礎,因此,教師要正視數學課在機械制造類教學體系中的重要性,教學中根據職教教學特點,樹立起科學教育理念,實現數學課教學與專業教學的互相促進。
一、機械制造類專業數學科學教育理念的內涵
機械制造類專業數學科學教育指得是通過開展中專數學課堂各種活動,促使學生在掌握數學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強化數學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1]。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職業教育的特點,結合國家課程改革的要求,通過各種教學方式及手段,實現數學教學目標,不斷滿足職教學生對于數學知識及數學素養的要求。
機械制造類專業數學科學教育包含三個基本層次內容:一是傳授數學知識;二是培養數學情感;三是塑造數學人格。
二、機械制造專業樹立數學科學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教師確定適合專業特色的教學目標
機械制造類專業在教學上具有自身獨特的特色,相應的職業教育課程教學就要根據這一特色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作為機械制造類專業來講,不僅要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更要著重強調學生數學知識的“學以致用”,側重于讓學生在實際生產實踐中運用數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因此,在數學課的教學目標上,教師要根據專業特點進行細致化、清晰化的制定。在教材的選擇上,要結合機械制造專業課程的特點,采用《機械制造應用數學》等專業化程度較強的教學素材。
教師要對學生在機械制造類專業學習過程中急需用到的數學知識加以總結歸納,如圓的知識,正玄曲線、三角函數的運用等,在不影響數學教學整體性的基礎上,可以靈活調整教學順序,明確重點,對連貫性或應用性不強的數學理論知識,進行略講,從而在明確的教學目標的指引下,集中精力突破重難點,便于學生相關專業課程的學習。
(二)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開展情境式教學
數學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具有較高的要求,職業教育學生來源廣泛,基礎層次不一,因而僅僅依靠單純的課堂理論講解,難以使學生及時有效吸收相關的知識[2]。教師要綜合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數學舉例上,緊密結合學生的相關專業,可以將相關的教學模具帶入數學課堂中,促使學生在專業學習中在對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時,能夠有效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實現數學教學與專業教學的兩相促進。
在教學手段的使用上,可以借助教學軟件,如網絡及多媒體技術,使學生能夠直觀感受到數學知識,實現數學教學由抽象向具象的轉化[3]。在一些重要的數學知識的學習上,如螺紋測算、齒輪計算,借助多媒體教學方式,更能夠使學生明晰教學重點,總結學習規律,從而深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此外,還可以采取數學游戲的方式,吸引學生參與熱情,讓學生在游戲中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達到善教樂學的效果。在進行數學游戲的設計上,要緊密圍繞學生的專業知識,讓學生在分析、歸納時不偏離自身專業范疇,從而在愉悅的學習氛圍中,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
(三)教學組織上發揮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注重課堂討論
機械制造類專業在數學教學中注重進行課堂討論,是尊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有效體現,是在科學的教育理念指導下的有效的教學行為。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問題,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問,在學生拋出問題后,教師不要急于宣布答案,而是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提倡學生發揮自主能動性,借助自主思考或合作交流的方式,探究問題的原因,從而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知識儲備,既鞏固了原有知識,又有利于新的思維角度的形成,學生往往會產生豁然貫通之感,達到比教師代為解答更好的學習效果。
在課堂討論時,可以組建學習小組,既保證了討論的有序有效,又能培養學生的交流合作意識。機械制造類專業數學知識較為深奧,有別于其他專業數學知識,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及時矯正自身的錯誤思維,避免陷入學習誤區。教師在學生進行討論的過程中,要有效參與進去,在學生觸碰到一個重要的知識點時,教師要加以深入引導,讓學生主動探尋到問題的解決方案,學生能夠在此過程中體會到解題的樂趣,更加促進了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提高。
(四)善待學生“錯誤”,建立多樣化的教學評價體系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一定的錯誤,教師在對待學生錯誤時,要加以正確對待,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出一種民主、寬容的課堂氛圍[4]。在教學評價上,既要關注學生的數學理論知識,又要考查其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還應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體現的學習態度及情感,在理論知識的考查中要將數學與機械制造專業相結合,在促進學生掌握具體數學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專業學習中的數學思維,實現教學效果的升級。
結語:
機械制造類中專有著獨特的教育屬性和明確的教學目標,在數學課的教學上要緊緊圍繞學生專業發展,響應國家課程改革的相關要求,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及教學評價等方面實現教學的科學化、系統化,從而為社會培養出素質全面、理論與實踐技能兼備的復合型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林秀娥.多元化數學教學模式在職業中專數學課程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22):61.
[2]張兵.關于中專數學課堂教學實踐的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22):58.
[3]吳艷萍,王艷紅.拓展中專數學課堂教學的有益探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27):64-65.
[4]張玉芳.中專數學教學的理性思考[J].考試周刊,2012,(66):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