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衛 王曉榮
摘要:黨的十八大第一次歷史性的把“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寫入全國黨代會的報告,李克強總理分別在2014和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提出了“全民閱讀”的目標任務。這些舉措為全面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注入了強勁動力。西藏自治區政府也積極響應時代號召,結合區情,因地制宜的積極落實黨的全民閱讀戰略。本文闡述了西藏自治區實施全民閱讀戰略的背景緣由,并剖析了戰略實施的現狀及反映出來的相關問題,最后,針對問題提出了相關完善措施。
關鍵字:全民閱讀;政府行為;拉薩
1.西藏自治區實施全民閱讀戰略的緣由
1.1宏觀上,推進全民閱讀是國家發展戰略
2006年4月,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新聞出版總署、等11個部門聯合發出《關于全民閱讀活動的倡議書》,這一倡議使得“全民閱讀”概念走向全國。2008年元旦前夕,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新聞出版總署發出《關于認真開展2008年全民閱讀活動的通知》。2012年黨的十八大把“開展全民閱讀活動”首次寫進了黨的政治報告。2014年,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倡導全民閱讀。同時,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再次提出“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上述行動表明“全民閱讀”已進入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
1.2微觀上,推進全民閱讀是西藏發展所需
溫家寶總理在世界讀書日(4.23)曾說過:“讀書決定一個人的修養和境界,關系一個民族的素質和力量,影響一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一個不讀書的人和民族是沒有希望的。”可見閱讀的力量不僅關乎個人命運的發展,也與整個民族和國家的發展息息相關。
首先,實施全民閱讀戰略有利于為西藏經濟發展提供了智力和精神支撐。在戰略實施中,自治區政府攜手自治區新聞出版局和圖書館、內地各民間企業組織及各學術團體,積極為區內各地區提供不同類別的書籍和電子資料等,充實了各層人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需要;其次,實施全民閱讀戰略有利于為西藏經濟發展構建穩健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在黨和國家的號召下,自治區共建成5451個農家書屋,1700多個寺廟書屋,提前實現了國家及自治區黨委、政府確定的建設任務,充實和提高了區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最后,實施全民閱讀戰略有利為西藏經濟發展營造良好和諧的社會環境。農家書屋成了農牧民的科技幫手,社區書屋充實了人們的閑暇時光,寺廟書屋為廣大僧侶提供了精神寄托......這一切都為良好和諧環境的創建注入了積極力量。
2.全民閱讀戰略的實施現狀及相關問題
2.1西藏自治區全民閱讀戰略的實施現狀
截至今天,自治區各級政府在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整合資源、規范管理、發揮作用”的原則下,首先共建立5451個農家書屋,1700多個寺廟書屋,和130多個職工書屋;其次,自2007年實施全民閱讀計劃以來,在自治區全民閱讀活動領導小組、區新聞出版廣電局、各大書店、區外贊助企業和民間專業機構的通力合作下,每年世界讀書日都舉辦了例如“城市閱讀計劃”、“西藏書屋書香”、“書香西藏”等各類閱讀活動;最后,區內政府因利導勢,引進區內先進的科技公司(例如,湖南省青蘋果數據中心有限公司),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發布數字圖書,利用移動終端形式推廣數字閱讀,實現西藏全區無城鄉差別免費雙語閱讀,建立了一項解決西藏各族同胞閱讀難題的文化惠民工程,促進區內閱讀水平的提高。
2.2全民閱讀戰略實施中的漏洞分析
在自治區政府的大力倡導下,區內的全民閱讀計劃有條不紊的開展著,但是,在政府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也呈現了一系列問題。
2.2.1活動主體單一,缺乏多樣性
縱觀自治區主辦的各類全民閱讀活動(不論是“城市閱讀計劃”,還是“書香西藏”),幾乎都是自上而下的發起,而且多是以各類政府單位為主,其參與的其它專業學術團體、高校機構、各類出版社和民間組織較少,甚至零參與。
2.2.2活動中的科技水平含量低
自治區在各地區建立的農家書屋和寺廟書屋等,其中每個農家書屋累計配備了993種、2760冊(盤)出版物;每個寺廟書屋配備了472種、1052冊(盤)出版物和10個書架。其中,也配備了方便查閱書籍的電腦設備,但是,有些設備只是擺設,聘用的書屋管理人員技術水平有限,導致設備沒有用武之地。再者,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閱讀群體偏向于數字化閱讀方式,對紙質化閱讀方式提出了嚴峻挑戰。
2.2.3活動日期固定且集中,缺乏連續性
資料顯示,自治區在實施全民閱讀計劃時,一般聚集在每年的世界讀書日開展各類倡導讀書的活動,而在平常的時間里,只有各類學校和少數的書屋才會開展讀書周、月及讀書比賽活動,其全民閱讀的普及性和宗旨大大降低,缺乏連續性。
2.2.4活動地點固定,缺乏靈活性
自治區都在各地建立了各類書屋(寺廟書屋、社區書屋、職工書屋等)以及聯合橄欖公社將于今年在拉薩市設立的“城市閱讀小站”,一般都選取固定場所,雖然固定場所是綜合人口密集度、方便性及可行性各種因素,但是,開展方式還是過于單一。
3.完善全民閱讀戰略實施的相關建議
3.1堅持政府引導的同時,積極吸收民間、市場中的各類主體
倡導全民閱讀具備有利于傳承文明、有利于建設學習型社會、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有利于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有利于經濟的發展等現實意義。在此過程中政府承擔著引導、監督、控制等重要的職責,但并不意味著政府所有的事情都親力親為。可以積極引進各類企業進行贊助;可以和出版社、學術界聯手舉辦;;可以讓民間專業團體代辦......。
這些借力行為,既能減輕政府的壓力,又能帶動市場的活力。可以讓一切有意向、有實力、有共贏意識的團體參與進來,通力合作,共同完成這一戰略。
3.2適度增加全民閱讀實施戰略中的科技含量
由于自治區地理環境和經濟水平的局限,區內開展全民閱讀計劃難免不受影響,使得紙質閱讀方式占據主要位置,但今年世界讀書日自治區不僅為廣大書友送上萬冊圖書免費贈送和打折購書等便利活動,也讓書友們體驗到了全國首個藏漢雙語數字閱讀平臺—“雪域書貓”和衛星數字書屋的相關使用。衛星數字書屋是航天技術民用的重要成果,將數字化圖書、報紙、期刊等出版物內容通過專有的接收和存儲裝置投遞到書屋用戶終端中,用戶可以通過電視、投影、電腦等多種設備隨時閱讀和觀看。“雪域書貓”作為全國首個藏漢雙語數字閱讀平臺,將在全區常年免費開通,上萬種圖書供隨時下載、隨時閱讀。
3.3合理安排活動時間,體現持續性
自治區政府除了每年的世界閱讀日積極推廣閱讀活動外,也應該學習地方和學校的做法,例如國家把每年的12月作為讀書月,自治區政府可以廣征民意,每月設立各種具有月份特色的讀書活動;可以聯合圖書館和各級學校設立各類讀書賽事;可以聯合各企業和工廠,設立“讀書致富”的各類比賽。以周期性的讀書活動提高全民閱讀率,建立推廣全民閱讀活動的長效機制,促進這一活動的可持續性。
3.4在固定活動地點的基礎上,增加流動性
自治區建立的各類閱讀活動場所具有普遍的穩定性、固定性和統一性。面對民眾的各類需求,區內各供應主體可以根據不同需要,細分宣傳方式。例如,流動性圖書館既可以滿足城鎮需要,也可以解決落后地區的讀書問題;在西藏居民日常生活常去的各類茶館也可設立書屋,讓人們體味不同環境的讀書樂趣;可以嘗試在不同的繁華地段設立現代化、年輕化、個性化的書屋,給予不同的讀者各種閱讀盛宴。
4.結論與展望
閱讀,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世界觀,可以改變一個民族的精神狀態,可以改變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的高低。雖然我國的全民閱讀概念還未生成,地區間的閱讀消費高低明顯,但隨著我國政府采取各種力量,日益提高其戰略地位,相信閱讀的力量終將為我國各地區經濟的發展提供不可估量的助推力。
參考文獻:
[1]朱永新.《閱讀與中國教育改造》[J].今日教育.2009
[2]鄧瓊.《實施全民閱讀戰略中的地方政府責任研究—以衡山縣為例》[D] .2014
[3]王賓.《站在國家戰略高度看全民閱讀》J.芒種.2013
[4]毛娜《農家書屋建設緩解群眾“看書難”問題》.西藏日報.2014
[5]李子 孔繁秀《西藏農家書屋工程建設現狀調查于對策研究》[J].西藏發展論壇.2012
[6]肖濤《西藏自治區啟動“西藏書屋書香”全民閱讀活動》.西藏新聞網.2015
[7]湯更生、朱鶯《全民閱讀活動的背景、特色與推動》[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3
[8]葉劍鋒《全民閱讀:學習型社會中的國家戰略與政府責任》[J].領導之友.2010
[9]唐定海《推進我國全民閱讀的策略研究》[J].新世紀圖書館.2007
[10]朱丹《全民閱讀現狀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2011
[11]徐東明、李子《農家書屋工程在西藏新農村建設中的實踐與思考》[J].西藏科技.2012
作者簡介:丁衛,女, 西藏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政府經濟管理
王曉榮,女, 西藏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政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