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嘉磊
摘要:天線和計算機數據處理技術,獲得了詳細、準確的現實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航測地形圖測繪方法的研究,在細化航測地形圖測繪的同時,還能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優化地形圖測繪過程,減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在此,本文針對航測地形圖測繪方法這一問題,做如下論述。
關鍵詞:地形圖測繪;航測;數據處理
前言:
伴隨著科技的進步,測繪技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測繪技術的方法和設備不斷更新,航測地形圖測繪方法被研發出來并得到廣泛運用,數字攝影測量技術成為現代測繪技術的主流趨勢,為測繪工作做出了重大貢獻。
1.工程概況
在一個12000平方公里l:5000比例尺地形圖測繪1:5000比例尺,地形圖是城市管理和建設的重要基礎工作。
1.1工作內容
應用專業軟件和系統,做好各像控點布設、測量等工作,完成區域網空三加密工作,做好DLG數據采集和編輯工作,生成DEM、DOM數字地圖,做好高程點野外采集工作。
1.2工作流程
地形圖測繪和數據庫建設涉及到更多的專業跟工序,其需要多個主要科學工作流完全配合,以此來促進每一個過程之間的聯系,提高工作效率,確保工作質量。準備工作包括數據收集和分析、組織的實驗方法、寫作技巧、詳細的工藝流程圖。
2.航測技術在地形圖測繪中的應用
控制測量是在原始的C和D級GPS網的基礎上,根據需求。在實地勘查,選擇7點稱為調查區域的部分將從每個工序的測量計算,通過網絡RTK的每個點WGS 847參數得到協調和統一的測量區域。海拔是二等水準測量控制網和加密網絡,高程基準面高程基準面已經有多個國家確認。
使用全數字攝影測量方法對3 d數據生產、圖片布局和控制點,在測試領域中,空三加密在業內人士的引導下,空三三維數據采集工作的早期階段采用的方法在外面。線劃圖作為工作基礎,實地核查來填補,最后基于測試的結果和編輯生成的了解,建立相應的數據圖書館;DEM、DOM都是在空三加密的生產匹配、編輯生成的
3.航測數據處理技術的方法
3.1數據編輯
進行回放的田間主要線版后注釋字段組合的收購和偏移量數據,海拔數據通過使用CASS2008行業(小規模)軟件的編輯、圖形數據和屬性數據證實,添加、修改、添加和刪除。
3.2 DEM.DOM的制作
匹配編輯前以特征匹配預處理特征為匹配的約束,做好模型匹配檢查與編輯工作,等高線間距選擇2.5,完成DEM、DOM制作工作。
3.3DEM檢查
1)接邊檢查
DEM生成標準采用VirtuoZ03.5立體顯示功能。檢查顯示異常的存在,在地形圖同時,看是否同意和現場,再次檢查表模型中發現的問題,找出原因,在出現問題后第一時間進行切割、編輯。
2)正射影像的生成及編輯
單一模型DEM生成后,即產生正交投影單一模式,單一模型是射影像通過檢驗變形和模糊及時更改,直到正交投影作為單一模型符合要求。圖像拼接在加密分區單元自動拼接,拼接時完成后單一測量區,由運營商使用Photoshop軟件圖像預處理的音調和顏色。整個色調一致的形象統一前的顏色,然后使用統一的顏色軟件Colorpr01.3提供統一顏色模板基于全彩色,統一顏色分配后第二次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處理。單一圖像生成調查區域的一部分,使用ImageXuitel之后。2軟件將所有圖片后轉移到切削區域調查的一部分,生成標準表正射影像圖,使用Colorpr01.3軟件塊傳輸到DOM標準圖像,檢查最后一行的情況,有問題及時處理糾正。
3.4空三加密
1)空三加密流程
根據像片分布情況及外業像控選點情況將該測區分為14個加密分區,采用了武漢適普公司的VirtuoZoAAT3.3加密軟件結合PATB—NT平差軟件完成測區的加密工作。
2)空三加密精度情況
此次原始影像為DMC數碼航攝的數據和掃描的真彩色影像,DMC加密測區不存在變形,所以無需進行內定向,即內定向誤差為0。真彩色影像加密測區的內定向均小于0.015mm,滿足規范的要求。
3.5外業調繪、補測、全野外測高
由于工程工期要求較高。外業人員在完成像控后,內業人員無法及時提供回放線劃圖,所以此次調繪采用像片調繪和線劃圖調繪2種方式進行。像片調繪除了應將像片影像顯示的信息判讀描繪出來外,對于影像沒有顯示或者影像不夠清晰而地形圖又需要表示的地物地貌要素.還需要按其形狀位置補繪在像片上。
3.6像控測量
3.6.1像控點的布設
這是控制點的布局區域網絡點方法,結合總實地測量海拔區域網絡和操作的一個秘密,為了提高可靠性的控制點。方便空三加密。在每個控制點選擇合適的位置。并提供備用控制分1-2、如果原點定位精度不高,將備用控制點的軌跡,因此,盡管增加工作的一部分,但是我可以保證空的加密成功。
3.6.2像控點的選刺、編號與整飾
作為控制點刺基于規范和設計文件,選擇目標時仔細閱讀的照片。為主,以滿足刺點目標符合要求的布局。同時也注意兼顧測量方便到達。控制點數量之前所有P一樣,刺破片路線編號號碼,件號和序列號。路線點上、下面的行號的路線,1號和序列號。
3.6.3控點的測量
選擇7點稱為測試區域控制測量。通過網絡RTK的每個點WGS 84得到協調和統一的參數。實時和快速的網絡RTK具有顯著的優勢,但缺乏必要的檢查條件下單個點可能出現嚴重錯誤,為了確保控制點的測量精度,用科學的評估方法進行審查,同時將審查成果進行記錄備案。
總結:
綜上所述,科技的發展使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發生著巨大的變革,航測理論的發展與相關技術、設備的進步使航測技術煥發出新的活力。在既有條件下,利用數字空中地形圖測繪技術,不僅能夠顯著提升測繪工作效率,還可以較好的改善測繪結果質量,較傳統模式具有先進性優勢,必將在測繪工作中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王立蕾李俊月鳳仙.GMS-5四通道云圖的自動分類及其在定量估算降水中的應用[J].大氣科學,2010,26(4):371一378
[2]文建,許健民,方宗義,等.暴雨系統的衛星遙感理論和方法[M].北京:氣象出版社,2014.endprint